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人疑是谪仙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作品  古代架空     

第二十二章 旧事

人疑是谪仙

二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在桥上,萧序停住脚步,扶着栏杆仰首望着天边一轮皓月,幽幽地吐了口气,道:“如你所见,我就是那个灭了神梦岛、杀了自己亲舅舅的不孝子。”

  陆蔏明白,他所在意的,那些年都离他而去,他想说几句那些年的委屈,可是一直以来,无人能懂,正如她自己一般,她也曾想要和谁说几句只有自己能懂的故事,却无从说起。

  萧序长长的睫毛眨动起来,一层雾气迅速笼罩了他清澈的眼神。慢慢的,缓缓的,雾气凝聚成两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美月似的眸子里滴出来,沿着那白玉般无暇的脸颊缓缓流淌下来,顺着他尖尖的下巴落在桥上。

  幸好街上空无一人,否则他又要忍上好几年。

  天空阴沉沉地,不知不觉,风更凉了些,分明是春季,寒气袭来却有些凉。片刻,天空落下几滴雨珠,霹雳一声,春雷又响起。倾盆的暴雨像是一股积郁在胸中已久的怒气,终于落了下来。

  一道道闪电撕裂了黝黑的苍穹,一颗颗雨点珍珠般闪着银光,然后就变成了一片银色的光幕,笼罩了黑暗的土地。

  萧序全无方才时那般的镇定,也没有那种伪装的玩世不恭,他的身体瑟瑟发抖,眼泪快速地从眼眶里流着出来,嘴巴里一个劲地自言自语着:“我阿爹……于他们有恩不是吗?”

  陆蔏看着他,看得久了,她的脸色却渐渐地变得凝重,好像内心正承受着某种不可名状的煎熬。

  她默默看着街道上的夜色,脸上再次显露出习以为常的冷淡表情。良久之后,她咬了咬牙,自言自语道:“你的爹娘都是天下最好的人,他们没错。”

  萧序闻言,哭着哭着就失声笑了出来,而他眼眶里装满的却全是泪水。缓缓道:“既然他们是世上最好的人,为何落到那个下场?又牵连……”

  他忽然说不出话了,眼珠快速地转了转,想说的话也咽了下去,陆蔏克制着心底的情绪,张开双臂,拥着萧序,顺着他的后背。

  他明白她此刻的有苦难言,就像他阿娘死在他面前时,一样的言不由衷。

  暴雨如注也变成了小雨滴答,萧序被她拥着,贪恋这一刻悉心安慰,可他知道,他们终究是天涯陌路人,便及时止损,轻轻推开了她,独自失魂落魄地向前走去。

  陆蔏在床上翻来覆去,用力闭上眼睛。想让自己睡去,但是却始终无法如愿,最后,她不得不坐了起来,透过窗户,看着窗外明亮的星空。

  好久之后。她才对着那明亮的星空喃喃自语道:“那我的阿爹阿娘呢?他们是人人喊打的大魔头?还是男耕女织的平头百姓?”

  “我猜是很了不起的人。”

  一道熟悉的声音悠悠传来,陆蔏头伸出窗外往屋顶上看去,只见萧序坐在屋顶伸着头笑吟吟地望着她。

  她纵身一跃,跳上了屋顶,那人半躺在屋顶上赏月,手里拿着一个酒壶。

  陆蔏回头一笑,如阳光一闪,刹那烟花,瞬间之灿烂眩人双目。

  萧序又恢复了以往的玩世不恭、风流潇洒,他突然向前,凑到陆蔏面前,二人鼻尖相碰,见她躲了躲,才哈哈大笑着挪开。

  陆蔏心见他仍笑嘻嘻的,忍不住扭过脸去,腹诽道:“脸色变得比那天色还快。”

  萧序道:“乔暮年都说了,过往之事不可追忆,何必徒增烦恼?”

  陆蔏一本正经地问道:“你恨他么?”

  萧序转头,看着她木然间愣了神,半晌,回过神来,点点头,道:“恨啊,恨不得将他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陆蔏未语,他喃喃低语道:“我阿爹萧闻舟,无门无派,本是江湖上一位籍籍无名的乡野村夫,因武功高强,便行侠仗义,我阿娘的事,我跟你说过的,她集万千荣宠于一身,又生的貌美,人人都以为她要嫁给哪位声名鹊起的江湖大侠,可是她却偏偏喜欢那个附庸风雅的粗人,她还总说,阿爹是这世上难出其二的君子,可是我舅舅,柳恒谌不愿意她嫁给阿爹。”

  “自从阿爹和阿娘成亲后,就没有再回过神梦岛,她跟着阿爹四处行侠仗义,舅舅很生气,他一向瞧不上阿爹,便联合与阿爹惺惺相惜的至交好友乔暮年,设了一个局。”

  当年,萧闻舟与柳眠成婚几年,依旧相敬如宾恩爱不疑,他们还有两位至交好友,也是品行高洁的君子,那年他们行侠仗义时遇见,此后无话不谈,便觉得那是上天派来的知己。

  萧闻舟和柳眠,那位至交好友池降与妻子夏南语,乔暮年,五人时常把酒言欢、促膝长谈。

  后来,柳眠有了身孕,萧闻舟喜不自胜,便与那与池降说,他妻不论生子生女,便一定要与那人之子结为连理,若都是男子,便与他们二人一样,若都是女子,便养在一起,教她们习文练字,做个洒脱的巾帼英雄,若是一男一女,那必然是要结为夫妻。

  即便那时夏南语还并未有身孕,二人高谈阔论,妻子绣花煮酒,好不惬意。

  可他们终究是背道而驰,萧闻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这世上有许多人,披着人皮作恶,他只分善恶,杀了许多打着江湖正派人士的名头作恶多端之人,成了江湖中,人人喊打的魔头。

  乔暮年资质平平,那时却在他助力下,做了玄嵩派的掌门,他为了赢得人心,又忌惮柳恒谌的打压,便与五大派一起,打着除魔卫道的名义惩奸除恶。

萧闻舟武功高强,可群起而攻之,他无法抵挡,便让身怀六甲的妻子去苗州遥远之地躲着,还答应她,一定会去找她。柳眠于心不忍,迟迟不愿离开,他便一掌将她打晕,托付至交好友将她带离中原武林。

  他那至交好友不辱使命,将柳眠带到苗州后,便快马加鞭赶到中原,正好见到六大派围攻萧闻舟,不顾一切相助,才让他脱困。

  后来,他那位至交好友池降陪着夏南语归隐山林,再不问世事。

  乔暮年见萧闻舟还活着,便跪在他面前忏悔自己的罪孽,又告知他柳眠已死,死在去苗州的路上。

  “大哥!是池降!大嫂待你情深义重不愿离去,你托他带大嫂去苗州,可走在半路时,大嫂突然临盆,他不管不顾将她放在一户人家,便借口回来了,我不放心,一路尾随,却见大嫂她……她难产而亡啊!”

  萧闻舟闻言“腾”地站起身,怒声道:“你说什么?!”

  乔暮年跪在他面前痛哭流涕,道:“大哥,我所言句句属实啊!”

  萧闻舟急火攻心,一口血猝不及防地吐了出来。

  乔暮年深知池降带着夏南语归隐,不会再入世,便信口雌黄,而萧闻舟,念在二人至交之情,认定乔暮年不会骗他。

  他不顾内伤,一路赶到苗州,找了许久,都没有找见柳眠,伤心欲绝时,一位四岁小童递去一张手帕,萧闻舟抬头一看,那小童脸上脏兮兮的,却十分爱笑,长得也很是好看。后经打听,那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小童也很喜欢对他笑,于是,那小孩子成了他最后的寄托。

  他在苗州安了身,教小孩子本事,可每每看着小孩子一次次摔倒,又爬起身拿着剑拼命地练,他愣了神,总想起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不顾小孩子对他笑,严厉的批评他。

  自此后,萧闻舟像是变了一个人,满脸阴狠,满身杀气,他总将自己关起来练功,常年不与旁人说话。

  那日,小孩子进去看他,见他脸色煞白,额间汗珠密密麻麻的,扔下饭菜跑了过去,呼喊道:“师傅!”

  萧闻舟口吐鲜血,一把推开了小孩子,怒声道:“滚出去!”

  他心绪不宁,每次练功,都有走火入魔的迹象。

  这日,他叫来了小孩子,说道:“你如今也已经八岁了,我也有我的事要去做,待你长大,要分清熟善熟恶,万不要交友不慎,落得我这样的下场!”

  小孩子跪在他面前哽咽,道:“师傅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练功的,以后去替师傅报仇,灭了中原武林!”

  小孩子的语气十分坚定,看着萧闻舟,像看着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不舍。

  萧闻舟离开了,后来听说他去了中原,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疯了,更有人说他藏起来了,等着下一次卷土重来。江湖传言,不过是凭空猜测以讹传讹,又有几句真话呢?

  萧序的语气很平静地叙述着关于他父亲的事。

  陆蔏道:“你阿娘……”

  他满是不屑地笑了起来,随即目光望向远方,有一种说不出的释然,他道:“我阿娘没死,我们在中原的一座山上落脚,顺便打听阿爹的踪迹,后来乔暮年来了,他说阿爹回到了中州,做了十恶不赦的事,被六大派伏诛了。”

  陆蔏沉默不语,他又道:“阿娘悲痛欲绝,隔了不过三五日,六大派的人来了,是乔暮年带的头,他们说阿爹是罪人,我和阿娘也该死,一群人,杀了一个弱女子和一个四岁的小孩子。”

  怪不得他从前说过,他死在那座山,希望往生净土,所以,那座无名山,成了往生山,成了江湖中人敢怒不敢言的鬼蜮,因为他们,都亏欠他。

  萧序转过头看着陆蔏,目光呆滞地盯着她看了许久,像是透过她看向另外一个人。

  忽然,他道:“阿蔏,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话对么?”

  陆蔏转头直视着他的目光,道:“既无冤仇,何来报应?”

  萧序转过头去,像是有意躲避着她的目光,她皱了皱眉,问道:“你不是说知道我父母的事情么?”

  萧序闻言一怔,有些呛住了,咳了几声,道:“我……这件事现在并不确定,待我再查一番再告诉你不迟,不过……”

  “不过什么?”陆蔏追着道。

  萧序踌躇了一会儿,挑了挑眉,说道:“此事与乔暮年有关,路清明也参与其中,不过一个是善、一个是恶。”

  陆蔏心道:“这世上到处都是人心叵测,萧序避而不谈,恐怕没那么简单。”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 名利 人疑是谪仙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