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向少女思春
本书标签: 现代  同人 

乱码

向少女思春

我想起他 脑海里总会浮现出 那个掉了脑袋的胡萝卜厨师 我明明知道它是个胡萝卜头,却依然心有余悸,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它的特别气味。

可见这种教育方式很明显就是南辕北辙了,换种说法,就是过当保护

也同时说明———一位父亲无论是否在周遭被人们以雅名称颂斗都跟他自个儿的教育方式无关。而是跟他的老子有关,跟他没结婚之前所有经历过的事情经验再通过他仅仅能够的方式再反映到他的内心深处。然后再以他特有的形式传递给子孙后代,再让人怪罪给烂进骨头里都无法抹去的DNA。

客观而言,我们家兄弟姐妹三个,都是聪明人。但是很懒又有点傲气噢不,其实是特别傲。所以总是会以各种方式把自己一整个都给隔开。所以又傲又自卑,又无所事事又江郎未尽,又年轻又贫穷。这样的形容词,就是我的父母的一整个形容词大杂烩。跟后天而成的纹身一样,明明可以洗掉的,只要花上气力跟勇气,但是我很清楚,现在的我们都在安于现状,看起来似乎是在跟不顺利的现实生活负隅顽抗了,但事实上,只不过是另一种借口于理想主义的安于现状形式。我们太习惯被打之后直接趴下了。习惯了被误会不解释而吃哑巴亏,习惯了被欺负憋着一声不吭然后又在某个偶然的临界点突然喷发出来———pu的一声,我们的心里已经是火山爆发了,但在他们眼里,那可能只是一瓶不知什么时候忘记在角落里的早已过期的可乐,打开之后徒然浮起来的几个小泡泡,比广场上喷泉旁商贩们为了吸引小朋友吹起的洗洁精泡泡还轻,况且尝起来也无味,尤其不值一提。然后就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一个像是个矮子观场的小喽啰,以他特有的节奏挥着自己手上的任何东西(通常是筷子),就“你还…笑死我了…”…和另一个极端“别人怎么就说你呢?”还有“你是不是听错了?”等一系列让人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捡来的疑惑言论,就算之后有那么一两句一笔带过的所谓总结,也是那可怜的被扣上喜剧帽子的教育方式了 。比起他们生龙活虎的大嗓门 他们的教育方式更像是哑剧。鸡同鸭讲,风马牛不相及,毫无意义。或许我真的可以理解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影响深刻,但是他们能给胡萝卜弟妹们及时的补偿,虽说是打一巴掌赏一颗枣了,倒也算是一种“别出心裁”。可是我的感受早就刻在心里了,他们却早已忘记,或者说以自己固执的认知把它们活埋了。于是我开始在想,如果我真的是被抱错了呢?只不过我因为周遭的环境才跟她产生了相似,或许我真的是他们以一种迷糊的方式错养的,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就是男孩,他们却没办法找到他了,只好不甘心地把女婴抚养长大……如果现实真的这么扑朔迷离以及怪异,我无论如何都会原谅他们所做的一切,至少他们养我了还让我读书了。其他的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其他的,我也怪不到他们头上去。至少,我从高处跳下去的想法就会少一点,至少我彻彻底底被这个世界上我应该最在乎的人抛弃了,所以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冷漠喧嚣我都能忍受。

一颗因为校园自杀事件而悄然埋下的种子 ,而那个频繁以一种方式自杀的自己又一次次被抢救回来。

最后结语,一个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如意的女生,却因为“朋友”把家人排在了最后位。但最后还是丰腴的家底跟温暖的家人让她的个性不讨喜到极点,但其实也只是市井小民那点俗气跟菜场城管那一副“不管怎样都”的超大语气。但也许不会 ,因为总有人在寂寞中堕落,但也有人会更加坚强。因为她的家就是温暖的避风港,无论她做了什么,都有人给她兜底。

但有些人却只有一个四处往里兜风的避风港,他们往往只能寄托于一些华丽事物的表面,看起来是正常无比,却因为各种需要家人的正经时刻而总是挣扎异常,毫无安全感,就像是艘时刻处在暴风雨前夜的破船,只能随着风暴中心的转移,四处兜兜转转。而落在现实生活里,这个风暴中心就是情绪,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凶险无比,因为老旧的闸门随时都会有划开一道,玉石俱焚的风险。他们的情绪因为一直压抑,总会在某个不适时的时刻彻底达到临界点,然后因为某个偶然事件里的相似性,歇斯底里。这在他周围朋友眼里就是情绪极不稳定。而这类的“是”,无疑是给这类本需关心但过度用力的人群的第二次致命打击。

“我现在真想用棍子把你拷死”“好。”

这是她做的第三次泼妇骂街的梦了。

事不过三。

所以,这一次,她说:

“好啊,你来呀,倒了了尘缘一桩。”

而这一次,我是一片西瓜。

上一章 第十九章:一万年不变,好不好(二) 向少女思春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雾里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