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提灯泛舟行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周生如故  影视同人     

番外:凉雨知秋

综影视:提灯泛舟行

  我本是女娇娥,奈何做了男子进宫为官。

  我是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孤儿,父亲是中原的一个茶商,母亲是拓拔草原的牧羊女,我父母私奔到了边城,不过两年我便出生了。听母亲说,我出生在冬末,便唤名暮冬。

  很不幸,我长到十岁的时候正值天秦与拓拔开战,边城战火四起,纠纷不断……

  我亲眼目睹我父母惨死在了拓拔人的刀下,血迹斑斑点点,战场上血流成河。

  那时的我揪心般的难受,为何不将我一起杀了啊?!让我与我父母死在一处不好吗?!

  一个将军揪起我的衣领将我丢进了逃难的人群中,熙熙攘攘的逃难百姓们将我带去了中原,变相的说是他救了我,可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也没看清他的样子,只依稀记得那人被拓拔士兵刺了好几刀而瘫坐在地上,不知是死还是活,以后也见不到了吧……

  中原,这个让人更加痛苦的地方啊。

  我自打来了这里便开始以乞讨为生,乞讨,乞讨,还是乞讨。一个女娃娃罢了,差点被卖去青楼。

  半年过去了,从来都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摆脱这样的苦日子。

  直到我师父的出现,也就是陈言安,当今的内阁首辅。

  我被师父收留,但总归是一个野孩子,师父将我安顿在京城外的青山竹苑,那里山谷闭塞、鲜有人知,我深知师父苦心善良,便每日学习博识礼法,终于我拜他为师,为兄为父。

  师父年纪大了,我这个年龄的女子算得上他孙女了,因为师父说过他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孙女,我和她像极了,有空定会带我回陈家见见他那小孙女。

  这些日子里,从师父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讲真的,师父那么忙,怎会真的有时间带我回去看看?这一拖便已是两年光景,那年我十二岁。

  但也永远定格在那年寒冬。

  天庆二十七年,师父被害,陈家满门抄斩,我因身在青山竹苑而逃过一劫。

  师父死了,到死也没来得及带我回陈家。我真的是一个没有家的小孩了……

  师父将我保护的很好,世人大多不知我的存在,从此之后我改名换姓,便是林晚秋。

  从此之后青山竹苑也只有我一人,也只会是我一人生活。

  天庆三十一年,我假装男子身份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不为别的,只为师父报仇雪恨。承蒙恩师给予徒儿最快活的两年,此后,我活着只为恩师复仇。那年我十六岁。

  说真的,天下什么的我根本不在乎。我入内阁,一为恩师,也只为恩师。或许是顺道救了天下吧。

  最开始的我只是做了尚宝卿这个低下的官职,总是处处被人打压,虽身在朝中却是敢听不敢言,也许是因为我在李党和冯党之间保持中立,各方势力会时不时的拉拢我,但我并不在乎,也不理会。

  在权利的争夺下,我逐渐明白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靠近了冯党,冯期为人谨慎,城府极深。为了取得他的信任,我付出了一个无法言说的代价。

  他要将年仅十岁的女儿冯雪漫嫁于我。

  幸好,只是定了婚约,并且承诺六年后要与其成婚。

  这冯期还算是有些良心的,毕竟自己女儿年纪尚小。

  我签了婚书,呵呵,那只是林晚秋的婚书,不是我的,我一个女儿之身不可能娶她,这只是权宜之计。

  自此之后我一步步踏入内阁,不过只是做了那么多年的笔墨侍从。

  内阁小白又如何,我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一心想着登上那望尘莫及的位子,让人始料未及,爱恨不得。

  未到六年婚约之至,不知是欢喜还是噩耗,冯家小妹得病而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也不禁为这消香玉陨的豆蔻年华的女子而惋惜。

  或许因为这个因素,冯期貌似不大理会我了,我于他,不过一个棋子,想弃便弃,不必思考。

  棋子,哪怕是一个棋子,我也会是一颗有用的棋子。我在隐藏自己身份的同时还要尽心尽力侍奉他,我在朝堂里面学到的最好的东西便是察言观色。冯期很会这些,我自是也不差。

  这一世我为报仇而活,未曾想竟有一人毫无防备地闯入我的世界。那年我二十岁。

  此人便是顾北凉,锦衣卫佥事,锦衣卫指挥使宋执的心腹、下属。

  那日,他在朝堂之上为我说话,使我免受刑法。我猜不透他,却又对他充满好奇,我克制内心,本以为自此之后再毫无交集,谁曾想我与他或许有些孽缘。

  孽缘之下,许是可托付终身……

  从未听说过那锦衣卫顾北凉有龙阳之好,我不止一次怀疑。没想到,他竟早已知晓我的身份,却替我隐瞒至今。

  那些时日里,我深陷朝廷命官被杀一案中,冯期没有出手帮我,我被同僚排挤,称病没去上朝。他带着锦衣卫闯进了我林府的大门,我与他四目相对,而后我掩紧衣衫,神色慌张之中,他看破了我的身份。

  幸好,只是他一人进了我的房门。

  顾北凉当即转过身去,对未进门的手下喊道:“林大人身体不适,无法下床,林府并无可疑之处。”

  我暗自窃喜,而后叫住要离开的他:“顾大人……多谢。”

  “大可不必,我回去了。”

  顾大人慢走……

  对于那个案子,我本就难辞其咎,保不好会掉了脑袋,可顾北凉里外打点地恰到好处,在他的帮助下,我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升了官职。

  对我来说,他似敌似友,既帮了我,也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会爆发。

  我自是谨慎多疑,但顾北凉还是渐渐走入我的内心,我竟毫无保留地相信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性命交付于他。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说过的话我几乎都忘却了,唯独记得他这么一句:“林晚秋,你就放心将你一生托付给我!”可是……

  我这一生,不负恩师,不负天下,唯负他一人。

  每每想到此言,便心中多了个支撑我活下去的念想。

  谁曾想,我花了数年时间找到的真相竟与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宋执有关。

  我知道顾北凉是宋执的义子,也是他最忠心的手下。万念俱灰之下,我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

  我们本就无缘,相逢一场已是万幸,奈何他却是我仇人的义子,我斩断情丝,封尘我与他的情分,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与企盼。

  没想到顾北凉为了我亲自去查当年陈言安一案的真相,他主动向老皇帝请缨查案,却遭到龙颜大怒,常言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其实老皇帝并没有那么可怕,顾北凉只是被罢了官职,他一个看管诏狱的锦衣卫竟亲手把自己关进了诏狱。

  朝廷无数双眼睛盯着我,我没敢去看他,我承认对于这段感情我少了颇多勇气,自然没有像当初义无反顾进宫时的魄力。

  听说宋执人在家中,身染重病,好像也无暇顾及他的义子。

  半月后,我收到了一封信,那是宋执托人给我的。

  信中交代了宋执为明哲保身曾对李密陷害内阁首辅陈言安无动于衷,于情于理是陈言安提拔的他,他却恩将仇报,对此事置之不理。

  此事无关顾北凉,可受到惩罚的只有他。

  不久后,宋执在家暴毙而亡,顾北凉独自一人身在诏狱,那个寒冬,冷得叫人发慌。

  朝堂之上我日日伪装自己,下了朝我便谨慎行事,我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去看他,我知,他过得不好,但我看到他过得不好,更没有勇气面对他。

  天庆四十一年冬,我做了内阁首辅,年仅二十六岁的我同已是暮年八十岁的李密一同执政,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权利诱惑着我,但我并没有忘却初心,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收集李密的罪证,蓄势待发,只为这一天的到来。

  我堵上了性命,呈上宋执曾交予我的李密的罪状,与朝中同僚一同揭发李密罪行,天地昭昭,李家父子罪行累累,祸国殃民,其罪当诛!

  而后,老皇帝殡天,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我推翻了陈言安一案,为师父正了名,恩师大仇得报。

  短短一个月里发生的事,像是可以写成话本子一般多。

  听说那李密死在了寒冬腊月的街头巷尾,无人吊唁,其子李勋更是在被流放的路上饥寒交迫而亡,李家父子死得也算凄凉,那些日子里世间人人叫好。

  可唯独我却开心不起来,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想笑也笑不出来。

  大概只有顾北凉懂我吧。

  他好像也该出来了吧。

  依稀记得那年他说过的糊涂话:“放心,你就大胆去做你该做的,我来替你收场。你若死了,我陪你;你若成了,我定八抬大轿将你抬进我府中。”

  我只是佯装笑意,回了句:“故作玩笑。”

  其实我心中却是波澜四起。

  这一生,得君一人,不枉此生。

  我用了十年在内阁摸爬滚打,从名不经传的内阁小白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但我从未有过一丝真正的快活。

  顾北凉给予我的是我一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爱与欢喜,我见他便欢喜,他见我比我还欢喜,这些都充盈在溢于言表的生活琐碎,当然还不止这些,我在内阁站稳脚跟是他的功劳,我一次又一次陷入险境是他救我于危难之中。

  “我活着只为恩师。”这句话似乎有些迷茫了,我活着,为恩师;我欢喜,为阿凉。

  这一生,我最重要的两个人,遇他们,此生足矣。

  我做了不到一个月的内阁首辅便扳倒了李密,自此之后顾北凉不止一次劝我离开内阁,他话语里明里暗里都在暗示着我早点离开这个尔虞我诈的朝堂。

  我的身份被冯期识破,原来他早就留了一手,如今我的地位和权利威胁到了他,他迟早会想方设法地除掉我。

  算是如他所愿,当了一月内阁首辅的我离开了,是以一种死亡的方式离开的。

  “暴毙而亡”这个词貌似不错,死相凄惨,没人会来吊唁我。

  那日,我好像看到他哭得像个孩子,又好像看到他站在我府前骂骂咧咧地说着脏话,反正我是听不到了,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这生离死别的苦可算是让他都尝尽了。

  我想着,如今他从诏狱里出来了,以后也会官复原职,他的大好前程怎会浪费给我?

  我还是离开的好。

  江南的烟雨最是深情,我杵在桥头等着一个好像永远都没有音讯的离人归来。

  我知道他不会来,也是,当初真该告诉他我是假死的,那样他应该会来找我吧。

  果然,我这一生,唯负他一人。

  “这是哪家的小娘子,生得如此绝色?”

  出乎意料之外,我幻听了么?

  我转身,回眸一眼,便是心上人。

  “别来无恙啊,顾大人。”

  “不知这位佳人可愿与官人我一同赏那湖光春色?”

  “我自是愿意的。”

  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其实挺适合我俩的。

  “阿凉大好前程,岂能浪费于我?”

  “不瞒你说,我的大好前程便是你。”

  记天启一年春。

上一章 【周生如故】3.重新来过 综影视:提灯泛舟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周生如故】4.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