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原来我那么精分
本书标签: 幻想  傲娇毒舌  脑洞 

世界观1

原来我那么精分

人生百态,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

曾经的我在父母身边熏陶着自己的三观,似懂非懂地吸收着。曾经的我以为他们灌输给我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是真理,现在我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经验可能并不是绝对的。

做人要有骨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

我以前自以为自己明白其中含义,现在的我才发现我只是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字体只是一种记录的工具,语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表达的工具。

世间万物皆千变万化,令人难以捉摸不透啊。

以前的我以为书籍里记录的就是真理,为什么我跟着里面的知识学习。同样的书籍为什么别人能一看就懂,而我却觉得异常难懂。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明白了,因为别人找到其中的窍门。而我没找到其中的窍门,当时我整个人都懵逼了 。深深陷入自我怀疑之中,难道因为我的智商不如别人。所以别人是光彩夺目的学霸,而我的智商不够就只能是学渣。

可是为什么古人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难道能斩五关过六将的学子们智商不高吗?这可是连傻子都知道不可能,科举制度选拔贤才都是从其中挑选出来。智商高可是当官的硬件要求,毕竟大字不识一个能看懂晦涩难懂文言文嘛。做官起码要看公文吧,识字是最基本的门槛。

书籍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从中领悟到什么就得看你自己的悟性。书籍也有时效性,不能以一概全。

时代变化太大了,如果跟不上脚步。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无形之中就被淘汰了。

我觉得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性存在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确实能改变命运。

或许有人会说不读书一样活得好好的,从古到今有多少英雄豪杰不一定是才华横溢。但是,人家大多数都基本会识字甚至有的人还比别人文采斐然。

我打个比方为什么刘邦朱元璋能起义成功,而陈胜吴广却失败归根究底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除非你是上天追着喂饭给你吃的天赋异禀之人,不过王安石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伤仲永》。讲述天赋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力,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的母亲并没有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如果生在以前也算是个文化人。毕竟以前目不识丁的大有人在,她的知识量足够应对当时的大环境。

问题是时代变了,现今不同往日自身不改变。只会被世界淘汰,只是早晚问题。终生不断学习很有必要,不断自我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以前我也只是粗略理解字面上的意思,现在我深深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为何你自己的需求要向外索取,而不是向内自我供给。

明明可以自给自足,何必舍近求远。自己的命运为何不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偏偏去追寻一些虚幻飘渺的未知数。

我以前老是觉得我的父母不爱我,苦苦陷入自身内耗着。十指痛归心啊,我的手指被针扎了会很痛。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怕因为扎的不是他们。这让我想明白这一句针不扎在你身上,你又怎么会知道痛呢深层含义。

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会爱自己,她会懂得爱吗?她又不是你又怎么会知道你的需求,她不停为你日夜操劳。最后劳累过度又心生不忿,究其缘由这一切其实是她自我感动而已。

以前的我觉得别人过目不忘很厉害,而我却是记不全很差劲。这句学术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以前并不懂。现在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钻研与擅长,只是这样罢了。

人教人学不会,事教人一学就会。无论书籍是否深浅不一,或许当时的我无法理解其中奥秘。却能增加自身的知识量,不然书到用时方恨少。

上一章 经营之道5 原来我那么精分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世界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