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剑之英雄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第二十三章

剑之英雄

多少兵拿着一管……长长的笛子,个搭个叠罗汉,组成了天罗地网,头顶上都搭了起来,拿就是个人肉做的罩子,把他们都罩在了里面。  

奏乐了。那声音真是……难听啊,难听得让人难吐,难听得令人头晕,难  

听得让人迷失自我……  

芽月一个眼神传递下去,大家立时心领神会。只有这样了。

“天殛剑!”  

“紫云剑!”  

“太虚剑!”  

“雷鸣剑!”  

“风鸣剑!”  

“旋凤剑!”  

“哼,我倒要看看你这六剑合璧有什么样的效果!”神子插着腰不屑一顾地说。  

“六剑合璧!”  

一道光柱自天到地贯通了,气壮山河。剑气合力,将黑衣兵全部冲散开  

来,强大的气流,导致附近的火势更加猛烈。

神子虽说没有像某些喽罗一样早没了影儿,但也向后踉跄了几步。  

“可恶,没想到六剑合璧威力如此之巨大,再加上一个琪月更了不得,怪不得当年称霸武林的魔教都被他打败。”神子道。  

“连六剑合璧都没有伤到他,此人有些来头!”木泽小声嘀咕。  

“六剑传人,算是我神子今天饱了眼福。不过,我这里自有你好受的!”  

“刷”的一道金光闪过,木泽大叫:“不好!长极相通,贵有神速,致密兵囊困仙锁,神仙也难逃啊!”还没说完,困仙锁已将他们牢牢捆住。

“拿来吧!”神子一掌将六剑吸去。  

“六剑传人们,我再奉劝一句,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传人们都偏过头过去。  

“嗯?那你们的宝剑,可就归我了哦~哈哈哈哈……”神子觉得这样笑海不够快活,又换了一种笑法,“活活活活活……”

无人应声。  

“那么,休怪我不客气了!”  

“痴心妄想!”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铿锵有力。  

“谁?”  

大家抬眸一望,黑衣黑袍,黑色的偌大的斗篷,银色的面罩,遮住了半边  

脸庞,只露出白皙的皮肤和乌黑如漆夜的眸子,看样子大概就十四五岁。此人耐何方神仙?

“住手!”远远的一声长喝,一道红光,一柄利剑笔直地飞来,灵巧地阻  

隔了所有玄针,并全部发了发了回去,冲向了重兵区!  

这些三四寸长的玄针,竟以发丝的粗细,横穿了前面几个来不及躲闪的黑  

衣兵的胸膛!这些黑衣武士,还未尝到千虫撕咬的滋味,便已下到黄泉见阎王老爷去了。  

带血的玄针,依旧不遗余力地披荆斩棘,越来越近地威胁到黑衣小兵的生命安全。那些小兵已经吓得两腿发软,直等送死了。  

黑幕盖过,耳旁风声思索。没死?胆颤心惊地睁开眼睛,看见神子撩起巨  

大的披风,将玄针全部兜了进去。  

“谢神子救命之恩!”齐刷刷的只剩背部。  

“你们这些吃白饭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带会给我好好表现!”  

“是!神子!”  

“我倒要看看谁的内力那么强,能把我神子的玄针偏过来?”神子转过了  

身子。

“唰”的一声,那剑直直地插在了神子面前满了鲜血的泥土上。檀香木雕祥云的剑柄,红色飘逸的剑穗,剑芯正红,剑刃闪闪发亮,光可鉴人,照出神子因愤怒而扭曲的丑陋的脸。

“琪月,快快现身与我!”神子怒喝。无人应声。  

“你大爷我没心思陪你玩捉迷藏,快出来!”  

风声飒飒,火舞萧萧。依旧是一派春寒料峭的清寒。唯独火光烈烈,照得  

人心烦意乱。  

忽然一道白影自身后一闪而过。在无旁声。  

几片尚还嫩绿的柳叶儿飘飘悠悠地落在彷熄的肩上好像也在嘲笑他。  

“琪月,这样装神弄鬼,可不是七剑传人的作风吧?躲躲藏藏的,算什么  

英雄好汉?”  

又是良久无语。  

白衣少年猛地从天而降,拔起薪炎剑,还未落地,踏一叶之力刺向彷熄:  

“宵小鼠辈,拿命来吧!”

神子一惊,连忙出法宝凝血之剑。  

词曰:  

世间尽欢颜,非得男儿洒血泪;阴阴阳阳,归去来兮,总不相宜。可怜一  

朝春残近,仲夏难为别鸟期。  

谁言男儿不知愁,血洒杀场上,恨别泪掩心。常把苦水埋,埋到终来知不  

该。斗斗斗,斗到日暮晨酣时,方知年少时地开;错错错,错到白头,谁  

言爱!  

凝固,凝固。二人对峙起来。眼睛里满是腾腾的杀气,身后的背景迅速地  

旋转起来,不论是炎炎的烈火,还是闪亮的刀枪,六剑出拳时带起的掌风,亦或是黑衣兵着惨叫倒下的背影,没有了,没有了,都钻进了漩涡里,溶化在他们身后了。现在天地间只剩下他们俩,岿然,不动。

“琪月,是我失策了,竟让你活过了今天!”

“呵,机关算尽,英雄也会有日暮归途的。”  

“没工夫和你咬文嚼字,快快投降吧!”神子抽出了……节节十八极金鞭。  

“咿呀,原来他这么急要找琪月就是为了这个呀!”达烨挖苦道。

神子恼羞成怒,大喝一声:“小的们!布阵!”  

重兵区启动,一群身着惨暗的黑色衣袍的小兵绕着这八个人,层层叠叠、重重次次搭起了一座人屋。  

满眼都是被风兜起的诡异的黑纱,一股郁郁阴风掠过,那黑纱竟如鼓了风饱满的风帆,恣意地张开,又如巨大的蝙蝠的翅翼,遮天蔽日般地盖来。  

阳光在这滚滚的黑暗中显得如此的虚弱无力,丝丝缕缕,只剩几条光线像冬日行动迟钝的老者,缓慢地透过黑幕照射在地面上,显得斑斑驳驳。仿  

佛一阵幽灵驾车驶风而过,就能将这残光全部驱逐甚至吞噬干净。  

八个人抬起头,仰望。

正在涂上一抹黑墨的天空,犹如宇宙的穹顶,四面八方,硕大的霜星在寒  

气森然地闪烁。  

那是他们的武器。那是一件又一件的乐器。长萧、玉琴、寒筝、琵琶……  

一律都是由骨头雕琢而成。阴森森的,幽幽地泛出一种光亮,让人不寒而  

栗——贼光。  

神子站在这人屋外围说:“琪月!南极的老头儿不仅爱兵器,还挺有雅兴,这是他的九曲阵,据说还未有人破解过。收罗了天下至哀、至念、至创的九首大曲,我没有什么厚礼相送,你们好好听听音乐吧!听完了,就是好汉!”  

话音刚落,一曲即起。音色单调,忧伤而幽怨,仿佛枫桥镇的徘徊,寒山寺的徜徉,都荡漾起来,缠绵悱恻于心间,缭缭地萦绕,如汤如泉。

“这是《悲歌》。”达烨说。  

一阵瑟瑟风过,一组柔柔的和弦入清泉般地流出,瞧瞧话国人静谧的心境,注入那一刹间鉴人的明湖。不知何时,树叶上,草尖上,石缝间,壁  

隙里,傍着清风沾着露珠,无数鬼形魅影,无拘无束,汪洋恣肆,一派的  

自由潇洒,一派的舒展自如。鬼们以轻盈无重的身体,飘荡,旋转在空气中,如风筝,如蝴蝶,如雪片,如柳絮,那舞台实在天地之间,是没有边际的。鬼的影子忽长忽短,一时间让人误以为是火的影子。火光前,他们跳跃着,扭曲着,完美地诠释了苍茫迷乱的鬼影天穹之舞。

春寒乍起,几片上个残冬苟延残喘的苍黄的柬树叶,忽闪着蜡黄的翅翼,  

如一只黄蝶,乘着风飘飘落下。不一会,黄蝶铺天盖地而来,使原来干净的天空和世界变得十分明暗。黄蝶且浮在天空并不很快落下,而是以一种  

十分缓慢的,令人觉察不出的速度在飘动。有风吹来时仿佛是真的蝶,受  

了惊动的样子,一忽闪,一忽闪地躲避着,那时,天空就出现一小块空白,但马上又被一抹深不可测的黑涂满。  

满眼尽是飘零的落叶,渗入焦枯的泥土,几近听到草木微弱的呼吸。它们  

窒息了一切的生命。  

本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却是深秋一般地沉寂。仿佛不再是山河醒冻的早春,而是飘摇萧索的晚秋时分。  

“悲歌,悲歌,悲时常枕梦柯,感落溅花合月涌,灯下把酒尽堪折。  

“壮士去,去凄凄;凄凄又凄凄,一言难言相思泪,权将苦水覆奈何。随  

波天上客……”

泪水,深深地,咽下去。其他几人,都进入了痛苦亦或是幸福的回忆。虹  琪月知道此阵非同小可,说是九歌,事实上共有十曲。第一曲悲歌乃是为渲  

染铺垫,好似一个下马威。若悲歌一关未过,则此人真正感性,精通乐  

理。其余的九首才是真正需要你去且每一样乐器都由白骨制作而成,其中都带有死荫幽谷的气息,一旦中阵身亡,立刻有小鬼来套你的魂魄过奈何桥。  

无妨,弹的一手好琴,江湖上名声虽说不及达达,但也是八面闻名,还是先将他们从梦境中拉出为上计。

九歌阵已料对手功力深厚,出曲《深闺怨》。  

飞指落弦,轻轻一拨,一组巍峨壮阔的旋律从指下倾泻而出。对曲《高山  

流水》,清奇空旷、峻峭险势、大气磅礴、气冲霄汉,酝天地之灵异,酿  

日月之精华,感乾坤之壮阔,汲潭渊之深邃,博大悠远、空灵迟绕,便是心胸坦荡,忧而不伤,休而不止,绵而不缠。比起那深闺之怨,闺中人不免显得优柔寡断,拘泥小气,怎敌的他大气恢弘。  

曲罢,人人已抗过悲歌之情。  

少歇,九歌阵搬歌拿大台,起了大曲《雨打芭蕉》。琪月望一眼芽月,一切尽在不言中。芽月天性聪慧,那里不懂得,遂取出时常携身而代的寒筝  

来。  

筝不同于琴,乃是女儿身家之器。  

琴是具七弦的器乐,较显小,声音铿锵坚定,有排有所比,听之闻之有中飘飘欲仙之感山倒海的压人气势,走音十分恢弘,含满热血男儿的不屈的魄力,筝则略带有女性的柔情与淡淡的忧伤,音色平淡而醇美,绵长而引人无限暇思,上至九天下到冥府皆。

上一章 第二十二章 剑之英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