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海滨情深
本书标签: 现代  养生女主  青春恋爱     

第276章世纪老人

海滨情深

二月底的一天上午,于品和沈玲玲在烟台参观冰心纪念馆,这里被她称为灵魂上的故乡,这天是她逝世的日子。三岁那年,冰心随父亲到此任职海军学校校长,零八年,市府在烟台山上利用原有建筑建成了纪念馆。

纪念馆共有九个展室组成,分为五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冰心在童年、求学、爱情、家庭、写作方面的情景。历史照片80余幅,文物20 余件,书籍期刊66件,报纸5份,文献(复制品)11件,汉白玉雕像1个,铜雕像1座,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她与烟台的历史画面。

纪念馆位于烟台山公园半山腰,原址是清政府时期东海关总税务司官邸,砖木结构,四面坡瓦屋顶,四周设外廊,属于典型的英国亚洲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馆内展示和收藏了她的手稿、著作、照片以及她用过的物品,展现了她与烟台这座城市浓厚的情缘。

因为冰心是家中长女,她在《繁星》诗集中就像她的笔名一样把三个弟弟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命名为冰仲、冰叔和冰季,实际名字分别叫谢为涵、谢为杰、谢为楫。

一百年前,她的诗集首次出版时,三个弟弟都是可爱的男孩儿,今天,我们读起那些诗,三个弟弟都已永远离去,长寿的她也已离世。欣慰的是,《繁星·春水》还在,《寄小读者》还在…,而且继续铺展在我们眼前,鸣响在我们耳畔。

冰心一家在会英街的海军采办厅、海军医院、海军练营和海军学堂都居住过,每一处住所都邻近大海。她的文字记录着她在烟台的第一个家:“我记得这客厅有一副长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我开始识字的第一个长句。”

福州有冰心故居,她生于三坊七巷,当地人都说“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三坊七巷内的名人故居众多,三坊人文,七巷物华,可谓榕城的历史之源。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冰心故居实际上是一座宅院两位名人:她和林觉民,宅邸风格布置充满文人气息。许多初次到访的人对此感到不解,原来这事儿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俩人都是福州籍,并没有亲缘关系,宅院本是林家的,后来转手给谢家祖父。林觉民去世后,林家人举家迁往别处生活被谢家买下,童年时期的冰心(当时还叫本名谢婉莹)在此生活过自然不足为奇。

一些文献中提到著名建筑师也是诗人的林徽因曾在此生活过,关于这事儿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林觉民的堂兄,虽说林徽因在杭州出生,但林长民曾回福州在法政学堂任教,年幼的林徽因有可能跟随而去在林觉民家中生活过,或者是去过林觉民家。

另外,因她写过我们太太的客厅还与林徽因有瓜葛的故事,在文坛和读者中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也没个定论。她一生不慕荣华安于平易,在京西的苏州街一住就是几十年,她心里也好像没有真正舒坦的位置,时时追求的是耕耘是收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众生皆是一般相,难能无语和无求。虽然不知她是否借作品批评了林徽因,但就是真的又能怎么样,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痴人怒怨和欢喜愁情!

更让人吃惊的是,早在九九年初冰心离世后与先去世的丈夫吴文藻合葬在八达岭水关长城脚下的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一二年五月底俩人雕像上被人用红油漆写上了八个字:教子无方,妄为人表。而对逝者如此不敬的不是别人,是她的亲孙子,探其缘由与她儿子出轨离异和十一套半房产有关,真的让人唏嘘和深思!

首都冰心故居位于东城中剪子巷,她十三岁那年随家从福州迁过后在那小院儿住了十年。故居在胡同西侧一条凹进去的夹道内,根据曾任现代文学馆馆长的舒乙考证,那是一个三合院,没有南屋。如今小院大致的格局没变,只是影壁和儿童乐园没了,那里她第一批作品的诞生处,可说是一位杰出的现代女作家的摇篮。在重庆昆明和江阴也有冰心故居,前两处还有雅称,分别叫潜庐默庐,后一个是其丈夫吴家的老宅。

上一章 第275章文坛祖母 海滨情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77章铁姑娘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