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南诏令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古装     

丧事-淳王府

南诏令

处理完这些事务,天已经黑透了,李洛劳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吃口饭,门口的仆人报进来,说京城的官大人到了。

李洛劳急急忙忙地迎出来,却见一行十余人已经进了正门。

此时院子里已经掌灯,几十盏大灯笼照得院子里明晃晃如白昼一般,为首的人干瘦干瘦的,却白净得很,李洛劳虽然没有见过,但看这样子也知道一定是内监的公公,忙迎上前去,躬身抱拳行礼:

李洛劳诸位大人一路辛苦了,请恕下臣没有远迎之罪。

为首的这名太监细声细气地说:

秦公公哎,公子太客气了,老奴听说,公子也是晌午才刚回到府中,贵府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上上下下都等着公子张罗,一定是辛苦了。

李洛劳敢问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李洛劳赔笑问。

后面有一精壮汉子向前迈了一步,向着李洛劳介绍道:

杜明溪这位是内监的秦公公,在宫廷中任祠祀令,这次是受宗正府郑暮遥大人的委托,来处理淳王爷的后事的。

李洛劳秦大人。

李洛劳端端正正地行礼。

杜明溪下官是大理寺评事杜明溪,大理寺唐觉大人派下官来给秦公公做助手。

李洛劳杜大人。

李洛劳又行了礼。

这一行人以秦公公牵头,次者杜明溪,其他人都是相应的执事和护卫。李洛劳彬彬有礼地一一见过,忙往正堂中请。

秦公公笑道:

秦公公不急,不急,本监带了皇上旨意来,先传旨比较重要。

李洛劳是,请公公宣旨。

李洛劳收起赔笑,严肃地说。

秦公公往站到正堂门前上首方向,待一干人等都恭敬跪下后,才静静气,朗声说道:

秦公公圣上口谕:昔年淳王奉安为替朝廷分忧,自请平定东南,镇守南诏,远离京城,多年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朕奠定下南诏安宁富足之局面。近日惊闻淳王为人所害,朕痛失手足,大梁骤失贤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现着大理寺及宗正寺共查此案,务必将凶手绳之以法,查案诸人,可便宜行事,南诏凡官兵百姓各人,务必全力配合,凡有欺瞒、塞责之人,一律以与凶手共谋论处。淳王府诸事,由世子李清和暂时署理。钦此。

声音悠扬落下,不得不说,京城的公公们,尤其是那些有个一官半职的,都有一副好嗓子,虽说缺少些阳刚之气,但胜在气韵悠悠,声线绵长,仿佛经他们宣读出来的旨意能在空中停留更久。

此时便是如此,李洛劳俯身于地,耳间不断回响着秦公公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淳王府诸事,由世子李清和暂时署理。

淳王府诸事,由世子李清和暂时署理。

淳王府诸事,由世子李清和暂时署理。

……

他感到血倏地涌了上来,所幸此时是晚上,自己又低头俯身,不然别人一定能看到自己满脸涨红,他感觉自己的耳朵都在烧得发烫。

一股强烈的恨意在他浑身上下流窜。他当然没听错,圣旨说的就是由世子李清和暂时署理。

是世子李清和,而不是长子李洛劳!

他不相信皇帝没听说李清和涉嫌弑父的传闻,可即便他这个弟弟身上背负着杀人的嫌疑,皇帝也依然要让他来署理淳王府!

为什么?因为我不配吗?那他李清和就配吗?他除了投了个好娘胎之外,有哪一点比我强?或者说,难道就因为我不是嫡子,所以我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

种种念头纷至沓来,其实就是短短的一瞬间,李洛劳脑中仿佛已经转过了万水千山。

上一章 丧事-淳王府 南诏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丧事-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