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三枝金花
本书标签: 现代  青春年华 

辗转各地

三枝金花

  大山里的一场秋收结束以后,果然所有的孩子都返回了学校,然后雨婷跟王老师他们又开始了他们的支教生活。

  这几天,王老师很烦恼,她一直在想法子看看怎么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难上学的问题。

  这天刚从宿舍起来的雨婷,突然灵机一动,然后她连忙跑去找王老师,跟王老师说“王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要是让孩子们都能寄宿到学校,那不就可以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了吗?”

  王老师一拍大腿,说“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呀?我这就去找校长商量。”

  然后她就火急火燎的去找校长商量了,见到校长之后,她激动的对校长说“校长,校长,我们想到一个好法子可以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校长也是特别好奇的问道“啥办法呀?”

  王老师说“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寄宿到学校里呀,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大大的就减少了在路上的时间”。

  一听这话,校长就连连摇手说“不行,不行,先不说没有宿舍的事,就是有了宿舍,家长们也不会同意的。”

  王老师说“为什么呀?”

  校长说“王老师,你想呀,住宿在学校,孩子们就得在学校里吃饭,吃了饭就得交钱。一提到交钱,家长们是铁定不会同意的。因为在他们觉得在自己家里面吃饭,又不花钱呀。”

  王老师听到这里,一想也对哦。要住宿就得吃饭,吃饭就得花钱。他们现在有自己的资助是可以在学校里面吃饭,但待他们走后谁又会继续为他们提供食物呢?倘若是让每个家里都交饭钱的话,这对于贫困的山区家庭来说,确实是有点不大可能。

  她想了想之后说“这些问题我来解决,我是这样想的,由我先来出资给学校建一栋宿舍楼,然后第一个月的伙食费还是由我来承担,先把计划实行起来,往后来的事,我们大家一起再想想办法吧”

  这话把校长激动的直喊王老师“活菩萨阿,您可真是菩萨心肠阿”并且千万万谢的一个劲儿的感激着。

  决定了这些事情以后,王老师召集大家开会,同大家一起商量到底该怎么解决后续的吃饭问题。

  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建议大家把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部都记录下来配上文字,写上困难,然后再发到网上,呼吁社会上各界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建议,寻找政府帮忙,帮助这些适龄儿童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可是一提到政府,校长就连连摇手,他说“没用的,他都去找过好多次,办不了。”

  王老师说“为什么呢?”

  校长说“我们的这个县是有名的贫困县,需要扶植的地方太多了,一年下来,县里的财政就那么多点,根本就轮不到他们的。”

  王老师说“那可以去市里,省里争取呀”

  校长笑说“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自己一个小小老百姓,谁也不认识。就是到了市里,省里,也不知道去找谁去阿。”

  王老师听了这话之后,主动请缨,她说这事交给她办,她要动用她的所有关系,为孩子们去周旋,周旋。校长听了之后,又是有一通感谢。自从王老师来了之后,她一直在给学校解决困难,所以校长就只剩下感谢了。

  王老师是雷厉风行的人,她一边带着雨婷为了学校各处奔走,一边以极快的速度联系了建筑工程队,很快,学校里就开工了。孩子们听说要给他们建宿舍,于是大家就在下了课的时间,自发的,力所能及的帮忙做一些事情。另外雨停他们团队也是拿起了铁秋,搬起了板砖,总之,大家上下齐力一条心,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同时发布在网上的那些文章,被大家相互转发以后,引来了社会上各界的爱心人士。他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越来越多的捐款物资,陆续的送到了山区。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呀,宿舍楼,很快就被建了起来。入住的这一天,孩子们开心的不得了,他们终于不用再为了上学,来回奔波了。一天一次的徒步上学,变成了一周一次。这无形之中就大大的提高了上学的效率。

  王老师这边也是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换来了省里的高度重视,政府为山区拨了专款,要为他们修路。这对山区人民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路修好了,不光孩子们上学方便了,也会带动山区人民的经济发展,这样一来农民的核桃,大枣,花椒等农作物就可以打开销路了,销路打开了,收入就会上去。收入上去了,大家就都不会让孩子们不读了。

  眼见着一切都慢慢的好了起来,学校里的学生也多了起来,有些辍学在家的同学,也都陆陆续续返回了校园,并且县里还给学校多分配了几名教师。

  这里的一切慢慢的都步入了正轨,王老师说也是到离开的时候了。

  离开的时候,学校全体师生给他们开了一个欢送大会,欢送大会上,校长异常激动的讲道“同学们阿,我们今天能够安心的坐在这里上课,而且能够享受到这么好的物资条件,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要感谢一个人,那么她是谁呀?”

  台下则是异口同声的喊到“王老师”

  校长喊道“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王老师上来。”

  而后王老师被大家推上了台。

  王老师上了台,平时雷厉风行的她,此时显得是那么的腼腆,她还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见她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校长说“对,我们还要感谢所有在场的每个爱心成员,谢谢他们一个个的不辞辛苦的前来为我们送温暖送爱心,谢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然后他把爱心团队所有成员都邀请到台上

  校长意味深长讲道“同学们呀,我们这个学校啊,要是没有王老师他们这个团队到来,我想我们的学校是撑不了多久的,倘若照以前的情景发展下去,我想要不了两年我们学校就会因为没有学生而被解散的,我们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那我们山里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失学,有更多想要读书的同学得走更远的路,吃更多的苦,可喜可贺的是现在终于都好了,是王老师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更是他们号召了社会上各界的爱心人士都来资助我们。才使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跟生活环境。所以说王老师他们是我们的恩人,更是我们的贵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天我们大家都应该好好的感谢他们一下,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帮助和关爱,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虽然现在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们全体师生应该向他们这个团队深深的鞠上三恭,以表我们的感恩之心”

  说完全体同学在校长的带领之下向王老师的团队,真诚的鞠了三躬。

  台上的王老师,他们也是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是帮助了别人,但同时也被大爱感动着。

  大会最后,校长请王老师讲话,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王老师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同学们,帮助别人,奉献爱心,是我们这个团队应该做的。我们做这些是不图回报的,我们只想将爱传递,只想尽自己的能力从而帮助我们所能帮到的每个人,要说目的呐,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个世界能够充满爱。”话音一落。台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停后,王老师继续讲道“最后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将来学业有成之后,一定要回报家乡,报效祖国。为我们的社会发光发热,同时也将这种爱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

  讲完之后,台下是掌声不断,经久不息。

  离别之际,孩子们围着他们,是久久的不愿散去。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们彼此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离别,不知道又到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单纯的孩子们,拉着他们的手,唉求他们不要离开,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这一站已圆满结束,他们的团队还要去往下一站,传播新的爱心。

  下一站

  他们来到了嘉峪关,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要守卫长城,长城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它的存在不仅体现了我们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也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当然,他们这次过来,不只是简单的只对文物进行保护,同时也在大肆宣传着长城精神跟长城文化。

  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之下,一边寻找遗址,修缮墙壁,一边整理信息,搜集历史。然后就是出刊物,拍视频,从而多方位的去与宣传长城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雨婷在王老师的介绍之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跟大家一同学习了平板设计,广告宣传等。

  虽说雨婷现在搞公益不挣什么钱的,但是她的精神世界确是丰富多彩的,她每天都活力满满的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她感觉这些日子她心里是特别的踏实。

上一章 婚后生活 三枝金花最新章节 下一章 见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