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c位出道  Q萌     

第一章:穿越到唐朝,大汤圆造访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

贞观十三年,初春时节。

新丰城外河里的冰早已融化,流动的明镜下露出平铺的沙砾。河岸上的杨柳都发出柔嫩的红条,小尖儿的叶儿受着和煦的春风的吹拂,长得有了半寸长短。从南边飞回来的燕子们,穿梭其间。

不远处就是农田,田里的麦子已经快半尺高。刚刚落过雨的缘故,土块都变得松软得很,麦子们冻在地下面的根,很快地将蕴藏的生机往上送。没种麦苗的春田也有很多人在初耕,一堆堆的粪肥像些个坟堆,农人们正光着脚,拉着耕牛在土壤上工作。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田埂上,仿佛这忙碌的世界与他不慎相干。他穿着一条灰布长裤,腰间扎着一条蓝粗布带子。常年劳作让他肩膀和两臂的肌肉棱棱地突起,脸盘子上挂着汗珠,宽宽的浓眉下面,闪动着一对深沉的眼睛,仿佛有无数的心事埋藏在心里。

他叫杨时,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就只有这一个名字。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西安,四十岁的他是某教培集团的副总裁,负责整个西安一百多所分校的运营招生、续班续费还有教师培训等,他本身能力就不弱,十年间就把西安分部做成了二十亿的盘子。

辉煌的背后总是有代价的,对他而言,996都不算什么,他全年无休,时常处理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又经常去总部出差,就连他的儿子都很少能与他同频出现在家里。毕竟四十岁的身体,无法再像二十岁的小年轻那样承受巨大的负担,因此在某个加班的深夜,杨时猝死在了电脑桌前。

他死的时候是那样的快,都无法让他反应过来。他是被牛舔醒的,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周围是一块粪堆,旁边还有没耕完的田。

一周的时间让他接受了穿越的现实,也让他不得不想一下在这个时代的出路。好在他本身就是学霸,文理双全又爱琴棋书画,再加上十年的管理生涯,他接触了太多的人,也接管了太多的从0到1的项目,这些隐藏的能力应该能让他在大唐活下去。

穿越过来后,他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他们家世代为农,他爹杨田年轻的时候也想考学,求取个功名出来,好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说读书也勤勤恳恳,但确实不是那块儿料,考了半辈子,连秀才的边儿都没摸上。不过若是继续坚持,恐怕也能出一个唐朝的“范进”,但却是没有范进的命长,杨田没到三十岁就去世了,撇下了杨时孤儿寡母,在村子里守着几亩薄田过活。

原主杨时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汉子,他娘张娘子一来觉得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儿,二来又为杨田只死读书不事家业伤了心,坚决不让杨时读书,只想着安安分分种田,置办点家业,待到一两年后娶个媳妇儿,踏实过日子就好。可这张娘子哪里知道,她儿子已经换了三魂七魄,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铁憨憨了。

杨时知道,无论是古还是今,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且古代也确实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想要在唐朝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就得先靠读书考学这条路。先有个官身,能领点工资,旱涝保收,比种地要稳定得多。至于后头再怎么办,就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吧。

“唉,没想到啊,到唐朝还得继续考学。”杨时叹了口气,前世的他也是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大学又考了硕士,没想到到了唐朝还得走老路,不过唐朝的内卷应该不是很严重吧。

杨时正想着,忽地背后有挨了一巴掌,登时要发作。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笑脸出现在眼前,张口说道:“大郎,婶子叫你赶紧回家!”

来传话的这人是杨时邻居家的小伙子,和杨时打小一起长大,名作王彪。人如其名,平日里咋咋呼呼的,这会子来田里寻杨时,也说个不停,“我听着说是吴家那边来人了,说是要让你退婚什么的!”

啥?退婚?杨时一脸懵逼,他站起身来边往家走边回忆,还是没能找到结婚这茬的印象。他索性不想了,反正到家后,什么都明朗了。

杨家是一座小小的围着柳树幛子的院子,杨时推开柴门,两只白鹅受到惊吓,拍打着翅膀跑开,雄鹅伸长着脖子,一面叫着,一面迈着方步,不慌不忙地走开,姿态倒是像长安城里的老爷们。牛圈里养着一头老黄牛,正在嚼草。

院心里放着一张没完工的木犁。上屋房檐下,摆个猪食槽,一只老母猪和五个小猪仔,在拱猪食。院子里的地还没干,泥汪汪的。一只秃尾巴的母鸡,飞上草垛,又飞下来,咕咕着带着一群小鸡仔,在泥地里、草垛里扒拉着,寻找着食物。

相比这院子里的鸡飞鹅叫,堂屋里安静极了。杨时先打发王彪回家,他独自进了屋里。因家境贫寒,堂屋也不过就是一张方桌,周围放了几张杌子。张娘子见他进来,赶紧起身招呼着他喊人:“大郎,这是长安吴家的管家大爷。”

杨时打眼望去,那吴管家生的又肥又矮,雪白的一张大团脸,两条缝般的眼睛。此时正值二月底,天还有些冷,吴管家穿了一身大毛衣服,活脱脱像一个大汤圆。

杨时忍住笑意,往前走了两步见礼。吴管家斜眼看了下杨时,也不回礼,直挺挺地坐在那里,冷冷说道:“今日我奉夫人之命前来,望你择日来城里退婚。”

他见杨时不回应,以为杨时不乐意退婚,便又说道:“我们夫人已经给小姐物色了不少长安勋贵家的公子少爷了,有新丰县县丞的公子,长安县师爷家的少爷!”

吴管家得意洋洋地说道,提起这些公子少爷就如数家珍一般,后面还不忘给杨时一击:“你也知道你们家这情况,无论如何,也配不上我家小姐的。还望你好自为之啊!”

刚听到“长安勋贵”的时候,杨时还想是哪家国公宰相家的公子。待听到眼前的“大汤圆”说什么县丞、师爷的时候,他再也憋不住笑,忙说道:“谢吴管家,我知道了,退婚这事儿不小,我得和家母再商量下。”

之前张娘子还能对吴管家以礼相待,但她听到吴管家当面侮辱她儿子,再也无法按捺住她的脾气。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没了丈夫,又不想让人轻视欺负,就得从一个温柔贤淑的妇人变成半个汉子。

张娘子破口大骂:“你们吴家嫌贫爱富,违背信义,当年可是你家老爷先提要结亲的,怎么现在又要反悔了?为了你们家小姐的名声,还要让我儿去退婚?这是什么道理?”

吴管家被这一通大骂,骂得白脸通红,又急又气,直棱棱站起来,准备出门离开。大汤圆刚挤出门,杨时就听的院里一声惨叫,原是院子里泥泞,吴管家滑了一跤,直接滑出大门外,又骂骂咧咧地走了。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自由恋爱好,退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