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三字经文
本书标签: 现代 

无题

三字经文

职业教育之起源 欧美往昔无所谓职业教育,其重文艺教育,贵族教育,而蔑视工艺,盖与吾国之习俗若合符节。希腊时代,贤如亚历斯多德亦视工业为奴隶之事,为上等人所不屑为。迨中古时代,学徒之制盛行,欲习一艺之长以为谋生之计者,但须从所操某业艺师学习,亦无专设职业教育以陶冶群众者。十九世纪以后,因工商业之勃兴,工厂制之盛行,新机械之应用,工人入厂操工,无暇教其徒弟;而工艺既已浩繁复杂,亦非徒恃简单摹仿所能奏功;于是始有所谓职业教育。盖为二十世纪工业发展之新产物也。惟其为新产物,新旧冲突,常不免各走极端,其意义亦因是模糊不明,乃至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吾国自来重士而轻农工商,益以科举之遗毒,乃愈积重难返,谬见牢不可破,闻职业教育之名而不生其蔑视之心者几希。诋之者甚至仅以啖饭教育视之,识者忧之。凡事必主义正确,然后能持以坚毅,定其方针,力行不懈,推广扩充。否则宗旨不定,畏首畏尾,或趋入歧途,反其初志,欲得良果难矣。故研究职业教育,实行职业教育者,宜首先致意职业教育之正当意义。

六种职业教育之意义 时人对于职业教育之意义,各有其主观的见解,言人人殊。其实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事,其开端不自今始,亚历斯多德,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早已讨论及此。今姑概述时人对于职业教育之六种意义如左,以资研究:

(一)视职业教育为狂想有少数人士对于职业教育,初未加以审慎之研究,徒愤于教育制度改革之过于猛进,诬职业教育为狂想,或以为此乃缓和劳动与资本之计耳,不足列于正当之教育。

(二)视职业教育为狭义的实用或以为职业教育非他,不过特别种类之手工训练,或农业商业等等之训练耳。

(三)以生产与消费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之区分 或以为职业教育之唯一宗旨乃在生产;此其宗旨适与自由教育处相反之地位。自由教育则为消费之准备也。主张是说最力者为美国施讷登博士(David

Snedden)。其言曰:“自由教育固有种种不同之界说,然据作者之所见,以为欲得一最适用之界说,莫若援取社会与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或利用)之区别,用为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区别。职业教育之宗旨在养成有效率之生产者;自由教育则在养成有效率之消费者。受过自由教育之人利用众多生产者之出品与职务;然因其受过自由教育,知应用适当,俾个人与社会两方面俱受其益。彼对

于此种出品及职务既能作有效率之应用,不但能增加其自身之生活程度,且能增加工作与出品之根源。”

(四)以特殊效率与随境适应之区分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之区分或以为职业教育之职务在养成特殊效率之能力;自由教育之职务乃在养成适应能力,随境地之变迁而展其所能。此种意义乃美国柏克雷一九一四年在全国教育会会议时提出,意在反对施讷登之意见也。其反对施氏之理由如左:

(甲)所谓生产与消费,不过为经济学家便于思想明晰之假定名词。

(乙)欲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截然分明界限,实为不可能之事。例如公民职务与家庭关系之类,不能截然归类于生产或消费之任何方面也。

(丙)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强分珍域,足使顽旧成见继续存在。所谓自

出自:职业教育

上一章 出自李鸿章传 三字经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