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小说的礼物
本书标签: 古代  古典诗词  花语 

孝昭仁皇后2

小说的礼物

丧仪

《康熙起居注》:

孝昭仁皇后常服像

孝昭仁皇后常服像

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丁卯:早,(康熙皇帝)上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

巳时,皇后崩于坤宁宫。孝庄太皇太后驾至乾清门外欲入宫哭临,(康熙)上故辞再三,太皇太后始回宫。诸王、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学士、侍卫具入乾清门丹樨内,满汉文武各官,俱集乾清门外举哀。公主、郡主等,诸王、贝勒妃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妇,俱入坤宁宫举哀。是日,内班侍卫头领飞耀塞,传谕大学士索额图,勒德洪,明珠曰:“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征讨贼寇,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妻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

二十七日戊辰:上以大行皇后崩,五日不理政事。是日,陈设大行皇后卤簿于乾清门外。巳时,殓大行皇后(梓宫)于坤宁宫(中正殿),举哀俱如前仪。 [1]

二十八日已巳:早,陈设大行皇后卤簿于乾清门外。辰时,上亲送大行皇后梓宫安于武英殿。皇妃、嫔及公主、郡主等,诸王、贝勒妃,二品以上命妇,俱随梓宫入殿门内。诸王、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俱于殿门外跪迎。上亲临举哀。诸王、贝子、公等举臣,俱东向举哀。诸王、贝子、公等大臣请驾回宫,上还宫。 未时,诸王、贝子、公等举臣,复举哀。谕:是日后,诸王、贝子、公等举臣,每早晚集殿门外举哀。

二十九日庚午: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少顷,仁宪皇太后临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还宫。申时,上还宫。

三十日辛未: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还宫。(“卯时”相当于上午5 点至7 点,“申时”相当于下午3 点正至5 点)

康熙十七年三月:

初一日任申: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二日癸酉:上命内阁嗣后进部院各衙门奏章。

初三日甲戌: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四日乙亥: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五日丙子: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六日丁丑: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七日戊寅:卯时,上率诸王、贝子、公等及文武大小官员,王妃、公主、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妇,齐集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上回宫。

初八日乙卯: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九日庚辰: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初十日辛巳: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一日壬午: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二日奎未: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四日乙酉: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六日丁亥: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七日戊子:辰时,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宁,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八日已丑:辰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十九日庚寅: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二十日辛卯: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二十二日癸巳: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二十三日甲午: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二十四日乙未: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宫。

二十五日丙甲:卯时,上以还移大行皇后梓宫致祭。巳时,上亲送往巩华城,与仁孝皇后安于享殿内。上驻巩城外幔城。是日,诸王、贝子、公等满汉文武大小官员,俱集西安门外,举哀跪送。王妃、公主、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妇,俱集德胜门外举哀跪送而回。

二十六日丁酉: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行宫

二十七日戊戌: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是日,诸王、贝子、公等及文武大小官员,王妃、公主、郡主等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妇,俱齐集举哀,除服。申时,回行宫。

二十八日已亥:辰时,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回行宫。

二十九日庚子:卯时,上以大行皇后崩逝匝月致祭。酉时,回宫。启从起居注官:喇沙里

康熙十七年闰三月

辛酉。上素服御太和门。遣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多罗信郡王鄂扎、赍册宝、诣巩华城、册谥大行皇后。册文曰、朕惟正两仪之位、资始允藉夫资生。端万化之原、治外必先于治内。故壸政修而家邦永赖。坤贞著而品物咸亨。缅怀懿淑之隆。益念匡襄之德。徽音尚在。盛典宜崇。咸由纪美于休称。始克流光于奕世。皇后钮祜卢氏。夙承华阀。聿茂令仪。暨正宫闱。作朕良配。履和思顺、端恪本于天怀。体巽居谦、温庄发乎至性。奉两宫之定省、愉婉弥殷。襄九庙之馨香、敬共加笃。依疏服浣、首弘俭朴之风。夜寐夙兴、克佐旰宵之治。惇五常而仁能逮下。循四教而慎以禔躬。览史披图、既媲徽于彤管。含章蕴美、洵叶吉于黄裳。何图掖殿之旋虚。深痛仪型之永逝。载考追崇之典。式稽节惠之文。谥以尊名、表慈惠爱亲之实。词难罄媺、兼圣闻昭达之休。懿德聿彰。鸿名无忝。特以册宝、谥曰孝昭皇后。于戏。炳丹青于百代、至行堪师。垂琬琰于千秋、芳规丕著。哀荣斯极。宠命宜承。(《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二十四日甲子: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乙丑:酉时,上回宫。

康熙十七年四月

初三日任申: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初九日戊寅: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十六日乙酉: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二十四日癸巳: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甲午:申时,上回宫。

二十九日戊戌: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康熙十七年五月

初六日乙巳:早,上诣矾华城。

初七日丙午:申时,上回宫。

朝鲜国王李焞、以孝昭皇后丧、遣使进香。

十四日癸丑: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甲子: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康熙十七年六月

初四日癸寅: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二十四日癸巳: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甲午:巳时,上回宫。

康熙十七年七月

初四日壬寅: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十四日壬子:早,上诣矾华城。

十五日癸酉:未时,上回宫。

二十四日壬戌: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癸亥:未时,上回宫。

康熙十七年八月

初四日任申: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十七日乙酉: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二十四日任申:早,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癸巳:未时,上回宫。

康熙十七年九月

辛丑:早,上诣矾华城。申时,回宫。

康熙十七年十月

已巳:早,上诣矾华城。酉时,回宫。

康熙十七年十一月

癸亥:月祭孝昭皇后

康熙十七年十二月

辛卯:月祭孝昭皇后

康熙十八年一月

初二日戊戌:早,上诣矾华城。

初三日已亥:酉时,上回宫。

二十四日庚申:早,上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面奏政事。巳时,上诣矾华城。

二十五日辛酉:未时,上回宫。

一周年祭日:

二十二日丁亥:早,上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面奏政事。辰时,上诣矾华城。

二十三日戊子:上驻跸矾华城

二十四日已丑:上驻跸矾华城。

二十五日庚寅:以孝昭皇后周年致祭。酉时,上回宫。

二十六日辛卯:以孝昭皇后忌辰,不理政事。辰时,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三月己未:谕礼部、自古帝王、敦重伦常、笃念勋旧、必有褒嘉之典、以示推恩。孝昭皇后、德著椒宫。母仪天下。懿范如在。每切追思。其父公遏必隆、簪缨世裔。宣力累朝。忠殚谋猷。功存弼亮。况笃生贤淑。佐理宫闱。宜加表扬、垂诸永久。已敕所司、特为建祠。其妻县主、夙懋温恭。克昭家训。宜并祔享。朕亲制碑文。勒之贞珉。告成之日、应赐谕祭。尔部详察典例以闻。

四月癸酉:遣满汉大学士各一员、恭点孝昭皇后神主。是日、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奉安于仁孝皇后神牌之右。

二周年祭日:

二十四日甲申:辰时,上如矾华城

二十五日乙酉:以孝昭皇后二周年致祭。申时,上回宫。

二十六日丙午:以孝昭皇后忌辰,不理政事。

三周年祭日:

因要将孝诚、孝昭二后梓宫送入帝陵,所以提前给孝昭过了三周年

二十四日戊戌:早,上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面奏政事。巳时,上如矾华城。

二十五日已亥:早,上以孝昭皇后三周年,命皇太子率诸王以下、八旗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至一品官命妇致祭。辰时..............是日,上驻跸矾华城。

二月十六日庚子:早,上以清明节,命王以下、八旗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至一品官命妇致祭仁孝皇后、孝昭皇后。辰时,上御行宫,大学士、学士捧折本面奏请曰。。。。。是日,上驻跸矾华城。

康熙二十年二月

乙未。恭捧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太宗文皇帝、孝端文皇后、世祖章皇帝、孝康章皇后、仁孝皇后、孝昭皇后神位。入奉先殿。上亲诣致祭行礼。

辛丑。以奉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往陵寝。遣皇子诸王以下、八旗三品以上官、致祭。

壬寅。上至巩华城驻跸。

癸卯。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启行。上亲临送。王以下、满汉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跪送。

己酉。上谒孝陵。举哀行礼毕。亲往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地宫相视。

庚戌。上驻跸马兰峪城南。是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至陵所。奉安于享殿。

三月

戊午。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奉安地宫。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孝陵

辛酉。上临享殿。王以下、满汉大臣、齐集。寅时。移仁孝皇后、孝昭皇后梓宫、安葬地宫。仁孝皇后居左。孝昭皇后居右。上亲奠酒。王以下、满汉大臣等行礼。赐皇后陵总管禅布等、银币有差。

辛巳。上诣太皇太后行宫、问安毕。率诸王大臣侍卫等、诣孝陵。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命皇子等行礼。奠酒。是日、驻跸鲇鱼池城内。

上一章 孝昭仁皇后 小说的礼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孝昭仁皇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