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游戏同人小说 > 原神胡桃
本书标签: 游戏同人 

无题

原神胡桃

我国结婚贴“囍”字的习俗

每当新婚吉庆的时候,人们总在门户、窗牖、厅堂以及日常用具上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囍”字,有些人还要在棉被、枕头上用红丝线绣上“囍”。据说,这个“囍”字还同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着联系呢。

新婚吉庆时人们常贴的“囍”字

相传有一年王安石赴京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富贵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贴有半副择婿对联的走马灯,灯上对联是:“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考试时,考官也出了半副对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就用前半联对考官,后半联应马家,结果不但金榜题名,而且还娶了美丽聪明的马小姐。在双喜临门之时,王安石展纸运笔写下了斗大的“囍”字,并赋诗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囍”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所以很快流行起来,而且几乎成为我国民间最具有共性的一项民俗了。

其实,“囍”字是我国古代合体字习俗的一种。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中保留着大量的原始信仰习俗,对语言文字的崇拜即是其中之一。人们相信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创造和使用吉祥合体字正是以这种信仰为基础的。于是一些吉祥喜庆,祝贺致愿的合体字便应运而生了。比如,每逢年节,人们用红纸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大门上,认为这样福气就“到了”;商店开张时,贴上意为“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的合体字。还有正看倒看都是“有”、“好学孔孟”之类的合体字。

中国的传统心态总体上说是乐观的,中国人很少有西方人的“赎罪感”,他们更注重现世的享乐而不是死后的“天堂”,于是便塑成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幸福的民族心理,这也正是吉祥的合体字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从传统的审美观念看,中国人总是喜欢均衡、对称,这在传统的绘画、建筑、诗词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合体字实际上是一种有形无音的装饰性符号,人们在吉祥合体字中寄寓美好的愿望,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某种平衡。不过,它毕竟不是现代思维的产物,因此迷信它,以为它真能带来好运气便不可取了。

永不守寡的尼瓦尔族女人

尼瓦尔族是尼泊尔众多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迄今仍保留着一种奇特的风俗。姑娘在十二岁以前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不过结婚的对象不是青年男子,而是尼泊尔常见的一种果实:贝尔果(乔木上结的一种绿色硬壳黄瓤果,苹果般大小,味道略酸)。

尼瓦尔姑娘同贝尔果的姻缘是一种象征性的。几乎所有的尼瓦尔少女,在初潮之前都要举行这种婚姻。贝尔果在宗教里是库玛尔神的代表,同贝尔果结婚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由祭司主持。凡有女儿的人家,或单独,或几家合伙郑重其事地操办这桩婚事,并要大宴亲朋好友。“新房”里张灯结彩,案桌上摆着五光十色的结婚用品。“新娘”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盘腿坐在“新房”中间。母亲陪着女儿坐在旁边。有的女儿则偎依在母亲或亲友的身上。

“新娘”面前是桌案,案上的银盘里放着用红绸子包裹的贝尔果。在乐队的奏鸣声中,众人先吃“新娘”的喜酒,并向其父母道喜祝贺。这时,祭司双手捧起银盘中包着红绸子的贝尔果,让“新娘”挑选。尼瓦尔族人认为,果子选得端正,姑娘将来找的丈夫就会健壮、聪明。“新娘”将选好的果子交给父母,婚礼宣告结束。

长辈们为少女新娘祈福

贝尔果一般由“新娘”的父母珍藏,或埋在圣河河底,或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贝尔果抗腐性极强,无论放置在哪里,都终年不烂。这象征着姑娘同库玛尔神的姻缘是百年之好。妇女只要活在世上,就要永远保存好贝尔果。

由于尼瓦尔族妇女把同贝尔果的婚姻当成是终生最重要的事,所以以后的婚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结婚仪式也不那么隆重。男女结婚时,男方要送女方十二个槟榔果。当女方提出解除婚约时,只要把槟榔果还给丈夫即算解除了婚姻。因此,尼瓦尔族妇女在丈夫死去两年后,或同丈夫解除婚约后仍可再嫁。即使不再婚嫁,亦不叫寡居,因为早就有了百年好合的“丈夫”——贝尔果。

西方人在坟墓上竖立十字架的习俗

许多民族在埋葬死者后,大多要在坟墓上竖立一些标记或纪念物,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等也往往从中得到明显的反映,西方人一般在坟墓上竖立十字架。

西方人一般在坟墓上竖立十字架

十字架原是古代罗马帝国用以处死奴隶和无罗马公民权的人的一种残酷刑具。它多由两根木料相交而成,形状近似汉字“十”,因此译作“十字架”。行刑时,受刑者的双手被分别钉在横木的两端,双足合在一起重叠钉在直木的下方,然后将木架竖起,直至受刑者

上一章 无题 原神胡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