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子渊读诗词
本书标签: 短篇 

古代CP之——元白

子渊读诗词

近几年“CP”一词很火,CP是couple的缩写,英文原指夫妇、夫妻、情侣这类。简单说就是“一对儿”的意思,大多数人如果看到哪两个明星或者是哪两个艺人关系特别好,特别有默契感那么大家就都喜欢磕他们俩的CP我也不例外。

但是我磕的不是明星也不是艺人而是诗人,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古代的两位诗人“CP”——元白,就是元稹和白居易。

两个人相识二十多年创作了无数首唱和诗,甚至在元稹死后白居易写下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样的悼亡诗。这个千百年来令无数人好奇的“暧昧友情”究竟是怎么走到一起呢,我来讲给你听……

803(唐贞元十九年)二十四岁的元稹和三十一岁的白居易同科及第至此结识,元稹英俊少年;白居易儒雅大方,刚认识不久两个人便一起骑马赏花、雪中共饮,白居易还写诗给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元稹》)

几年之后两个人先后被贬;元稹去了河南,白居易去了陕西的郊区。元稹被贬走后白居易写诗……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而在被贬的路上元稹也写诗给白居易……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这“云雨”二字是极为暧昧的词,元稹这么写是要干嘛呢?懂的都懂。

不久之后元稹的母亲去世白居易为元母手写了墓志铭并三寄衣物钱财接济元稹;再后来白居易的母亲去世元稹也为白母写了墓志铭。

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命前往剑南东川,在路上发生了一次世所惊奇的神交,有一天他梦到了白居易和朋友同游曲江。醒来后写诗寄给了白居易,而与此同时白居易当天真的在曲江游玩,白居易还因思念元稹也写了一首诗寄给了他……

嘉陵江曲曲江池, 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 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 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 不解多情先寄诗。

(《江楼月》)

真是好奇这到底是什么缘分,大约一年后元稹被贬通州,而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听闻之后写下名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之后两个人便疯狂地唱和赋诗以排遣思念和被贬的愁苦,他们俩的这个举动也引发热议从江湖到宫廷都争相传诵他们的诗一时纸贵。这就是历史著名的“通江唱和”后来他们还一起主导新乐府运动。

这两个人几乎走到哪就在哪里给对方写诗,从人生理想谈到衣食住行。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元稹的家人来看他,看到他又哭又笑地跑回来就知道他是收到了白居易的信。

因为两个人常年相隔两地难得相聚,有一次元白二人好不容易见面便饮醉畅聊三天。分别后白居易写诗……

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

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醉后却寄元九》)

而元稹则回诗……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这几句 你品……你细品。就这样两个人一直没羞没臊地写诗寄情,一人悲伤,另一个人便心痛;一人开心,另一个人便欢喜。

这让我想起一段台词;“他好时我便开心;我好他不好时我不开心。不管我好与不好,只要他好我都开心。”

然而直到831年(唐大和五年)元稹五十二岁的时候暴病而亡,白居易赶到棺前痛哭。九年后六十八岁的白居易大病初愈梦见元稹又痛从心起,写下了那一首《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而再看元稹似乎也早有遗言……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寄乐天》)

故事说完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少年及第壮年同落寞;中年同兴业;晚年生死隔相思。一生浮沉,与君共度。

本篇内容,如有遗漏处,请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详处,请多指教!

上一章 一起来读诗 子渊读诗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孟郊《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