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萧雅静之旅游记
本书标签: 短篇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的纪念   

再小的群体,也不应该被放弃

萧雅静之旅游记

天气是越来越冷了,12月5日至6日,我国大部地区昼夜温差大,华北等局地温差可达20℃左右,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12月7日(本周二)白天到夜间,全区有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贺兰山沿山,吴忠市东南部、中卫市南部和固原市大部有中到大雪,局地大到暴雪,其他地区小到中雪,7日白天,贺兰山沿山、吴忠市东南部、中卫和固原两市大部有4到5级偏南风,部分地区阵风7到8级;12月10日到11日,吴忠和中卫两市南部有小雪,固原市大部有中雪。

12月7日,即将迎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大雪”,大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在我国民间,也一直流传有这么一句话:“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见,冬季进补的习俗由来已久,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大雪时节是仲冬的开始,也是进补开始,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牛肉、羊肉、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能躲避严寒,涵养人体阴气,冬季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观能让人领略到自然之美,但下雪天道路湿滑、能见度低,人们在出行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记得保暖。

最近看到一条消息,《钱江晚报》曾一连几年,跟踪报道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最开始是2019年,那对3年前从河南来到杭州打工的夫妻,租住在一间仅放得下两张床的民房中,丈夫开出租,每天早上5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才回来,一天的干粮,是馒头配开水,妻子白留栓则用微薄的收入,照顾两个患有SMA的女儿,这是一种学名叫做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罕见病,因基因缺陷导致,引发的是肌肉萎缩或渐冻症状,随之,脊柱侧弯,咳嗽无力,呼吸功能不全,运动能力丧失。有些孩子,2岁内就会死于呼吸衰竭,所以这种病还有个可怕名字,“婴幼儿头号遗传病杀手”,说罕见,是因为患病率低,8000个婴幼儿中才有一个。

可这几千分之一的概率不偏不倚,重重砸在了这个家庭的两个女孩身上。

姐姐梦圆,1岁半就确诊了,她无法走路,腰部变形,花一样的12岁年纪,只能久久卧床,妹妹梦茹,当时只有5岁,也因疾病导致双腿过度纤细,过着被轮椅桎梏的童年。

十几年,这个家庭被死死困于疾病中,从梦圆确诊起,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夫妻俩,跑遍了全国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辗转多地打工,一家家医院哀求,最初每个医生都给出相同的结论:这个病没法治,只能等,等药研发出来,他们就一直等,等到2019年,药,终于出来了,那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专门治疗SMA,只是,一针,要近70万元。

两姐妹,第一年都需要6针,第二年起每年3针,终身需维持治疗,即便有卫生基金会的援助计划,每年每人也需要140万,140万,对这个靠一辆出租车讨生活的家庭来说,可能不吃不喝数十年才能凑够,但不治,谁也不知道孩子还能捱过几年,在《钱江晚报》2019年的报道里,那是白留栓第一次哭泣:“现在有药治了,可我们根本治不起......”2020年,《钱江晚报》第二次报道这个家庭,筹钱的那一年,白留栓带着两个女儿在大街上乞讨过,向媒体求助过,丈夫一年到头一天也不敢歇班,唯独碰上疫情春节休息了两天,借债、捐款,加上十几年的积蓄,夫妻俩终于勉强凑齐了70万,可这宝贵的一针,给哪个女儿用?一瓶药剂,是两个孩子之间唯一的活命机会,那是白留栓第二次哭泣:“当妈的,能舍得哪一个?可不管给谁用,往后的钱又怎么维系呢......”

前天,《钱江晚报》再次报道了他们,这一次,白留栓又哭了,但却是喜极而泣“这几天,我们患者群里都炸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真的非常感谢国家医保局”,就在前一天,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1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7种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医保目录,这其中,就包括诺西那生钠,价格,降至只要一针3.3万,并且还可以进医保报销。

曾经那70万,压垮了多少家庭,说“倾家荡产”可能都不止,毕竟很多家庭,倾家荡产也掏不出这个数字,而如今的3.3万,是直接20分之一的价格,在那个母亲的泪水里,我真真切切看到什么叫做希望。

价格是怎么打下来的?那是一场漫长的鏖战,半个多月前,国家医保局,和药企进行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谈判,关于诺西那生钠这种药,整整谈判了一个半小时,8轮周旋。

第一轮,药企出的报价,是每瓶53680元,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诚恳地说:“中国政府有为患者服务的决心,希望企业也能拿出更有诚意的报价,再小的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于是药企起身进行了第一次商量,给出新一轮报价:4.8万元每瓶,可张劲妮摇摇头:“其实新冠这么久,疫情开销占了医保基金非常大的支出,我们今年依然有勇气开展医保谈判工作,这是人民健康至上的决心。”

温柔又有力的话,让企业再次商讨,这次价格降至45800元,但张劲妮还是没有松口,接着,第3轮、第4轮......直至第7轮报价,药企给出了34020的价格,一分不愿再让,张劲妮苦笑道:“我们作为甲方,这么卑微,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一番番的劝说,一次次的真诚表态,药企终于作出了让步,在第8轮报价中,双方才将价格,定在了3.3万元,说出“成交”的那一刻,张劲妮终于露出欣慰的微笑,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为什么要用这么大力气,将价格死死压下?正如张劲妮所说,他们这些常年工作在一线的医保人员,太明白“天价”药品,对患儿家庭意味着什么,70万一支小小的诺西那生钠,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在四五线线城市的一套房,里面100滴药水,每一滴7000元,可能都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哪怕SMA只是罕见病,国内每年新发的病例只是3-5万人,可这也意味着每年有3-5万个家庭,徘徊在绝望的边缘,为了不会有人再因病致贫,不会有人因贫放弃治疗......压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一条活路,再小的群体,也没有被放弃。

也许3.3万元一针,对有些家庭来说还是艰难,但国家的医保政策,又在继续兜底,按乙类报销比例60-70%预估,医保报销后,一针诺西那生钠的费用,只在1万元左右,患儿家庭,第一年注射6针,只需要自费6万元左右,曾经那遥不可及的天价数字,终于变成了踮踮脚就可以碰到的希望,你看那患儿家属群里,一个个激动到笑着流泪的父亲母亲。

所以每到生死关头,你才能体会到祖国的好,你才会知道,是谁会像你的爹妈一样狠狠地拉你一把”,不否认,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每个生死攸关的时刻,祖国总是会拼尽全力,把我们保护得很好,背靠着一个贴心的国家,真的是我们最大幸运。

上一章 关于对孩子的教育 萧雅静之旅游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生而为人,后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