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清穿钮钴禄……宁瑾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清穿  钮祜禄氏     

蒙古各部

清穿钮钴禄……宁瑾

皇上的夸赞和对于乌希哈的婚事安排着实是让其他人嫉妒,远的不说,荣妃便是头一个不高兴的

荣妃马佳氏还是皇上疼惜淑昭贵妃和二公主,听闻巴林部分为左右两部分治理,如今二公主一嫁过去便是世子妃,将来便是郡王妃,更有听闻另外一部当家福晋是二公主的姨母,贵妃的长姐,想来便是巴林部郡王妃也少不得得听从二公主的,更不用说这巴林部水草肥美,牛羊健硕,离咱们这也不比漠北蒙古那么远,但是臣妾的三公主也不知道会嫁到哪里去呢

钮钴禄宁楚格荣妃说笑了,三公主也是大清的公主,嫁到哪也是为了大清,左右皇上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女儿

孝庄贵妃说的是,荣妃,这事就不劳你操心了,你还是想想怎么侍奉好皇上吧

荣妃马佳氏臣妾今年都已经三十岁了,不比淑昭贵妃不过才二十出头,臣妾无福伺候皇上

康熙朕不是也长去你宫里嘛,大过年的不要说这些败兴的话了,再有贵妃也不是你能编排的

荣妃马佳氏臣妾知错了

孝庄好了,都看歌舞吧

清朝蒙古

清朝蒙古指的是清代一朝时期蒙古的情况,包括清代的蒙古社会和政治体制法律等方面。

清朝蒙古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实行盟旗制与札萨克制。根据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设札萨克旗、都统旗、总管旗、喇嘛旗进行统治。

内属蒙古包括八旗察哈尔、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员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

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有高度自治权,属于藩部,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喀尔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准部等。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并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在中央,则由理藩院统管蒙古事务。

巴林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东阿鲁科尔沁旗,西克什克腾,南翁牛特,北乌珠穆沁。

喀尔喀蒙古

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哈拉哈河)得名。其前身是札剌亦儿部(较早西迁的一支室韦——鞑靼部落)。[1]

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又译阿勒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哷森札札赉尔珲台吉。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哷森札札赉尔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清末以来逐渐成为外蒙古。

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科布多,南临大漠,北与布里亚特蒙古接壤。

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天聪九年(1635)致书与后金通好。崇德三年(1638),喀尔喀三部“遣使来朝”,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朝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土谢图汗衮布子察珲多尔济、车臣汗硕垒子巴布、札萨克图汗诺尔布及赛音诺颜部长丹津喇嘛“各表遣子弟来朝”。

喀尔喀四部古今对比

此后,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土谢图汗等猝不及防,拒战失利。沙俄趁喀尔喀战败,向其上层人物威逼利诱,要他们投降俄国以寻求保护。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喀尔喀蒙古举旗投清。

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见多伦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废其封建王公的济农、诺颜旧号﹔按满洲贵族的封号,各赐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其行政体制也和内蒙古一样,实行札萨克制,加强和巩固了清廷对喀尔喀各部的管辖。

上一章 (宁楚格)序齿 清穿钮钴禄……宁瑾最新章节 下一章 几次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