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书云小记
本书标签: 短篇  散文随笔 

青海生

书云小记

海总是一望无际的的碧蓝,在地平线上,夕阳勾勒出远远展翅的鸥,划过那尽头的白帆,穿过晨昏线......

每次出海的渔船,总会先在庙上拜上一拜,祈祷着好运与收获。三位神像从未让百姓失望,数百年来,小小的渔镇可抵半个国家,但散落在深巷里的乞丐,仍衣衫褴褛,不敢去大户人家讨要,只得向这些勉强度日的家庭,要点鱼骨充饥,留口气在。

每到捕鱼旺季,镇上的人们都会集体出海,那年少年刚满十岁,男十出海是我们的习俗。从那以后少年便与大人们一同捕鱼。

不知何时,出海的浪崖上出现了一个女孩子,每当人们出航的时候,她都会在高高的崖岸上吹笛,悠远的回响伴着微微的海风,绵延不绝,直到白帆消失在视野尽头。每到少年出海是都会望向她,因为那海的深处,常伴着深渊的嘶吼和无数的漩涡,望着她那动人眼睛,才给予少年在深渊中存活的念头。

三年后,朝中来人管理小小的县镇。纵是腰缠万贯,也只得敬这芝麻大般的九品。渐渐的,人们意识到百两金山不如这一片朝服,镇上建起了私塾,少年也就最为第一批学子开启了仕途。但时不时还会想起浪崖上吹笛的她。

突然有一天,她出现在私塾的街旁,在仔细观望。云一片一片飞走,燕也一样。知道晚霞刚好,少年回家,她也离开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少年忍不住向她开口:小生不才,可问姑娘姓名?

片刻沉默,她慌乱的走开了,脸上嫣红散开,心中桃花遍开。几夜难寐,日日可见,夜夜难眠。就这样,年复一年,到了少年进京赶考的日子,在家收拾行囊,门响三声,少年出外观看,姑娘面遮轻纱,手中攥紧一个红绳,小心地系在少年的腕上,少年一时语措,不知如何回应,姑娘转头跑掉,把少年留在原地。

良久之后,少年恍惚回来,背上厚厚的行囊出发了。从这里到京城很远,从正秋十月出发,一路向北,越巫山,过长江,风雨兼程,朝起食以露果;暮归宿以山涧。清风快慢,吹不动少年的心;粗茶温凉,填不满少年的志。

三月将至,少年一行人来到了京城。天子脚下,大邦之地,琳琅的新奇出现在少年的眼前,令其不禁感叹万千。少年等众人找了家旅店休息了。

殿试前一晚,少年想起了姑娘,其实他一直在想,只是焦躁与紧张不断拨乱这心弦,他不想落榜,也不能落榜......

梦中,少年想起出海时,千帆万帆赫起,将清晨微微淡淡的太阳遮住,黎光透着白帆,星星点点地散在海岸,姑娘正轻轻抚笛,吹进少年的心,隔一日,渔船到了深海中央附近,传说这里曾存在着一个海神,保护渔民亦海鱼。可不知何时,海神竟被一阵巨大的漩涡吞噬,从此再无太平。而海神的存在,有水性好的人讲述,海底尘落着一座宫殿,在海中悬着一颗夜明珠,照耀海底。可现在却无人敢冒这个险,一探究竟。

拂晓鸟鸣,少年等整理衣冠,几日过去到高榜提名之时,少年中得状元。巡游三日,他被分到大理寺,断天下奇难悬案。少年自是世间探宗第一,悬案无一不破。

有一夜二更,窗棂纸破,飞入三寸短刃,四尺宽纸,上有五字“六玲山星悬”。七刻后,八方举火照通明,少年问九州,不知十载经修。

上一章 等雪 书云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