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昔音悟I哲生不惜
本书标签: 短篇  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源-起始

昔音悟I哲生不惜

世界有它的源头,生命有它的源头,水流有,故事有,一切的都会有源头;当然,思想也不例外。从始至终的运作现象,都称之为规律。一切运作无论是否有律,也都可以说是有它的某种规律。源的源头是什么?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万分肯定;毕竟立于自然之中又怎能透彻自然?有的人从来都是个人思想理念的认知又或猜想。

  认知与猜想是立基遐想,而不是胡思乱想,嗯,语言的表述也都一样,而我现在所说的,无论是对于你们,还是对于未来的我,这都不是胡言乱语,是一种心情的表述,更是对时间的记录。对于现状来说,可以慰籍个人的心灵,对于未来的我来说,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为了让活在世上有意义,这个故事即是我的人生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源的个人理念都要利于眼前的科学之上,我认为“科学”仅是种诠释语,并不是某个人刻意的定义,未知已知的,都可以称之为科学,科学即自然,亦即世界规律。复杂且不是错综,在此我不作多释。世界是神秘的,人心与思想也是,因此我能够做的只有让我快乐,也能让需要的人心悦或慰籍心灵。或许呢,谁也不知道未来。

  思想,人们可能以为是一种现实的考虑方式,然而我所说的,与之不同。就此我再次声明,一切的都是个人认知理念,不是空想,也许有人因此反感批驳,这是一种人类智慧的正常及普遍的应激现象。无论谁的批判,我只作个人心述与共享,不在意他人反驳。

  个人认为一个人若有思想,那么才是真正的“人”。至少我喜欢和此类人交友,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意义。一切没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是不渴望的。也不是说其他人就不能交到朋友,至少思想的层次是一样的,如果层次不一样,还是很难有交流的想法。一般来说都会有一种烦躁、乏味、无谓的心理。

  对于思想的境界,我也没有准确的认知,但是我有个人对自己思想所认知的境界阶段定义。可是我现在正处于自己定义的第二境界,思想的境界,至于有多少层次,我也无法判别,因为思想是一直成长的,思想不会凭空进化。

  自我思想,是我定义的第一个境界,也是我一个知心友人一起定义的。这个词在人门口中也谈说着,但人们口中的,一般指,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对事物的认知及判断性,但我和友人,但我和友人定人们所认为的现象叫做自我意识。这是先天性的性状,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成长的阶段;而思想是后天性的,需要靠自身意识努力而升华来的,今天性思想也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极少数,但绝对没有成年人的思想程度,因为成年人的思想是加上对于世界的认知而感悟的。

  自我思想境界是一个智慧生命体的首阶,也就是思想存在的起点。这一境界主要表现于:对自身有一定的认知,对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对生命的意义,情绪都有一定的认知,自我的高尚不会因外界事物而改变内心认知,但对于外界不会显露。思想只有进行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改进才能渐渐成为一个完美的思想。但却不是绝对的完美,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完美物。初阶思想是需要他人的牵引才能更进一步的,也要去将一些感悟铭刻于心,然后证实感悟的真实性。最主要的就是做到心拭净尘与长治本心。

  第二境界叫神失,对于外界的影响,有必要的注意无关紧要的若当耳旁风。打个比方,一个人若在我走路的时候随意给我喊了个他取的外号,接着旁人则是在取笑,而且是那种夸张的现象,和这种取消根本是无必要理会的,因为对于没有思想的人,你能说些什么呢?此时我要做的就是当做空气,淡漠的走过。当然,这些也是常人对于那些没有思想的人的做法。我们也不能多怜悯于一个自作的人,也不用去理不想听的事,自身对于高尚的悟彻,更不会因他人而情绪波动。所以做好自己,恒守本心即可。

  之前所说的,有关于“常人不会有什么思想”,这是什么意思?指他人没有脑子?并不然,没思想的我应该解释的差不多了,现在我再重述一遍,思想是一种感悟,深奥意义的错误,不被他人所动即,那常人没思想会有什么呢?

  其实,我所说的没思想是低于我一个过度阶段的,也就是如果我处于第三阶段思想,那么就会觉得第一阶段思想为无思想,相对的,阶段比我高的第四阶及以上也会觉得我没有思想,只是意识罢了,可至今我所认为的,暂时没有人能够突破第四阶思想,因为人类本身及环境的压迫。

  先天性存在的意识,随着年龄而进化的,更准确的说,经历一些事而进化。思想的进化就不同了,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对于自然,对世界不断的感悟。将感悟加以省神,这是最基本的。

  对于意识我的认知及其定义:意识分为两类:执意识与欲意识。欲从字面上就能知道了,对于生存的欲望而迫做事情的意识,或是人心的贪婪本性;执意识是指令的意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下定指令就是执意识,无论是指令者还是被指令者,都具有执的意识。一个人活着,因为能够活于现状而无所事事,却又思考着不成理且无意义的东西,又或是自身努力和推进因他人的威慑而行动。这就是执欲的体现。

  最后,我的言语进供所需之人,一切无意义且无根的驳议,我都作眼中云烟罢了。若是吾之言语及思想能使你有感悟及解心,那么以后我们于此长相伴,欢迎欣赏者。

  有时候认知是一种无限循环,至始至终也无以想出其本源因而我们才刻意的去定义心中的源。一个人的认知与思想是无束缚界限的,世上努力得不到的东西很少,所以才要尽可能的去得到,为了意义而活着,才能确切的体会一些其他的感受韵味,没有谁是完美的,只有自信的和无限接近于完美的思想,也是所作所为,也是因此我们才要去“查漏补缺”与勇改。

  “悟予所需者,亦无献殷勤。”希望有天我的思想也能撼动世界的点滴。“生命长存,悟伴我行。昔日之事待不及忘却再回首。”

——————————————

元纪第一作论文小说,第二作《释语•灵栖》尽请期待……

  

昔音悟I哲生不惜最新章节 下一章 始至归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