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四季集邮册
本书标签: 短篇  摘抄录  治愈 

生活碎片9%

四季集邮册

一月九日:宜生活.

很久很久以前并且忘记了是在哪儿,在我开始梦想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听见有人说过:「作家应该经常到生活中去。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得有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那时我年少幼稚不大听得懂这句话,心想可有人不是在生活中吗?

「没有生活」是不是说没有出生或者已经逝世?

那样的话当然是没法儿写作,可这还用说么?

然而很多年过去了,这句近乎金科玉律的话我还是不大听得懂,到底什么叫「没有生活」?

「没有生活」到底是指什么?

也许是,有些生活叫生活或叫「有生活」,有些生活不叫生活或者叫「没有生活」?

如果是这样,如果生活已经划分成两类,那么当不当得成作家和写不写得出好作品,不是就跟出身一样全凭运气了么?

要是你的生活恰恰属于「没有生活」的一类,那你就死了写作这条心吧。

不是么?

总归得有人生活在「没有生活」之中呀?

否则怎样证实那条金科玉律的前提呢?

为了挽救那条金科玉律不至与宿命论等同,必得为生活在「没有生活」中而又想从事写作的人找个出路。

(生活在「没有生活」中的人想写作,这已经滑稽,本身已构成对那金科玉律的不恭。先顾不得了。)

唯一的办法是指引他们到「有生活」的生活中去。

然后只要到了那地方,当作家就比较地容易了,就像运输总归比勘探容易一样,到了那儿把煤把矿砂或者把好作品一筐一车地运回来就行了。

但关键是,「有生活」的生活在哪儿?

就是说在作家和作品产生之前,必要先判断出「有生活」所在之方位。

正如在采掘队或运输队进军之前,必要有勘探队的指引。

真正的麻烦来了:由谁来判断它的方位?

由作家吗?

显然不合逻辑——在「有生活」所在之方位尚未确认之前,哪儿来的作家?

那么,由非作家?

却又缺乏说服力——在作家和作品出现之前,根据什么来判断「有生活」所在之方位呢?

而且这时候胡说白道极易盛行,公说在东,婆说在西,小叔子说在南,大姑子说在北,可叫儿媳妇听谁的?

要是没有一条经过验证的根据,那岂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寻找所谓「有生活」么?

岂不就等于说,任何生活都可能是「有生活」也都可能是「没有生活」么?

但这是那条金科玉律万难忍受的屈辱。

光景看来挺绝望。

万般无奈也许好吧就先退一步:就让第一批作家和作品在未经划分「有生活」和「没有生活」的生活中自行产生吧,暂时忍受一下生活等于生活的屈辱,待第一批作家和作品出现之后就好办了就有理由划分「有生活」和「没有生活」的区域。

可这岂止是危险这是覆巢之祸啊!

这一步退让必使以后的作家找到不甘就范的理由,跟着非导致那条金科玉律的全线崩溃而不可——此中逻辑毫不艰涩。

也许是我理解错了,那条金科玉律不过是想说:麻木地终日无所用心地活着,虽然活过了但不能说其生活过了,虽然有生命但是不能说是「有生活」。

倘若这样我以为就不如把话说得更明确一点:无所用心地生活即所谓「没有生活」。

真若是这个意思我就终于听懂。

真若是这样我们就不必为了写作而挑剔生活了,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可能是「有生活」也都可能是「没有生活」。

所有的人就都平等了,当作家就不是一种侥幸、不是一份特权、自己去勘探也不必麻烦别人了。

我希望,「有生活」也并不是专指猎奇。

任何生活中都包含着深意和深情。

任何生活中都埋藏着好作品。

任何时间和地点。

都可能出现好作家。

但愿我这理解是对的否则我就仍然不能听懂那条金科玉律,不能听懂这为什么不是一句废话。

《没有生活》——史铁生

--------------------

上一章 生活碎片8% 四季集邮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生活碎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