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重生之蜀相
本书标签: 现代  三国  诸葛亮   

留府

重生之蜀相

不到半个时辰,一行人抵达小沛城内。刘备带领着诸葛亮进了太守府邸,将他安顿在了府中一别院,并拨一伶俐书童与他。温和道:

刘备“阿亮,你便留于府中整饬文书。有事尽可吩咐小童,有何事务用度便来报我。”

诸葛亮自是满口答应,躬身行礼送刘备离去。

刘备回转,只见关张二人立于院中,张飞急不可耐地迎上前来,不满道:

张飞“大哥,那小子才多大,懂得什么?府中文务有那些府吏还不够吗?再说,万一他是细作怎么办?依我看,不如早早将他赶将出去。”

说罢,挽袖欲冲出门去。

刘备忙将他拦住道:

刘备“我方才看那少年,举止稳重,聪明机敏,不似言过其实之人。再说,咱们不过据有区区一个小沛,值当什么人派来细作?府中又不多他一张嘴,且留下他又有何妨?”

关羽也出言附和。

张飞抱起手臂,扭头道:

张飞“也罢,我倒是要看看那小子有什么本事!”

另一边,书房内。刘备走后,诸葛亮一人面对着书架上的文书卷宗,暗自思忖:我如今大概做的是主簿一类的事务,如今主公手下确实人才稀少,连早期追随他的谋士像糜竺、孙乾、简雍等都是在领徐州牧之后得到的,手下不过数千兵士,且尚需训练。可以说现在他除了关张赵三员虎将,一无所有。这样如何能与已经兵多将广、人才济济的曹操相抗衡呢?

他下意识想要轻摇羽扇,却发现手中空空如也,不由失笑。那羽扇是出茅庐之前妻子为自己缝制的,自己几十年来舍不得离身,现在却哪里会有?就算找来一把新的,这个年纪拿着到底不伦不类。

如果没记错的话,徐州牧陶谦命不久矣,且相信主公的人品才能,有意让主公接任徐州牧,可惜主公仁义太过,曾经多有顾虑。如若说服主公接管徐州,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即使徐州处于四战之地,群狼环伺。主公确实顾虑得是,他当年到底未能守住徐州。眼下自己还有时间想想对策。

他随手拿起一卷宗浏览,见主公处理得甚是妥当,微微点头,难怪主公势力单薄时依然如此受百姓爱戴。

接下来的一些时日,诸葛亮除了管理文书,整理卷宗,就是跟随刘备左右看他处理府务、操练兵士、与关张赵等切磋武艺。能再见年轻的主公,还能和他共谋大业,未来可期,怎能不让他身心舒畅!简直比在隆中时闲云野鹤、与友高谈阔论的日子还要让他满足。

有时,诸葛亮会适时发表自己对于当今天下形势的看法,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常常令刘备刮目相看。有一日,终于忍不住问道:

刘备“阿亮,你这般博学多闻,全不像个十三岁的孩子。不知你师从何处?”

诸葛亮早就想好了如果主公这么问该如何应答,当下从容道:

诸葛亮“家父曾为泰山郡丞,自幼就对亮悉心教导,严加要求,也曾为亮请来大儒教习经典。亮多有浅薄之见,忍不住胡言乱语,倒让将军见笑了。”

言罢,施了一礼。

刘备听了,捻须微笑,拍了拍诸葛亮的肩头,道:

刘备“善!备观之,大才是也!后生可畏啊!”

诸葛亮但笑不语。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备对诸葛亮日渐信任,去哪里都要带着这个少年。关张等人见他与诸葛亮如此亲近,有些冷落他们这两个兄弟了,就心怀不满、有些怨言,每每被刘备劝住了。

练兵的时候见他对兵法韬略、排兵布阵也有独到的见解,就分拨了几百兵士让他训练。诸葛亮自是欣喜有机会施展了,遂按曾经研究出来的方法勤加训练了月余。

这日,到了军队在校场对战演练的日子。

上一章 遇险 重生之蜀相最新章节 下一章 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