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广州地铁1号线
本书标签: 都市  广州地铁  广州 

杨箕

广州地铁1号线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本次列车终点站为广州东站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The destination of this train is Guang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下一站:杨箕,可换成5号线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The next station is Yangji,the interchange with Line 5.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去往杨箕村,梅花村,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的乘客请准备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列车即将到达杨箕站,请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参观员小铭呀,杨箕站到了,别坐过站了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好的,下地铁上楼参观吧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杨箕站是广州地铁1号线和广州地铁5号线的换乘站,于1999年2月16日启用,是一座地下车站,两线站台均采用岛式站台。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杨箕站是广州地铁1号线和广州地铁5号线的换乘站,于1999年2月16日启用,是一座地底车站,两线均采用岛式站台。位于越秀区中山路(梅东路与梅花路)之间的地底,由于本站附近以民居为主,没有大型商场,所以非上下班时间来往本站的人流也不太大。不过,车站邻近商业地区,上下班时人流量也不少,尤其在作为换乘站之后更是如此。车站共设有4个出入口。广州地铁5号线首期(滘口至文冲),于2009年12月28日14时通车试运营,杨箕站是1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车站概览 车站位置:广州越秀区梅东路与梅花路交界 车站色系:石板色 / 绿色 途经线路:广州地铁1号线 / 广州地铁5号线 启用日期:1号线1999年2月16日 / 5号线 2009年12月28日 换乘方式:通道换乘 站台类型:地下站厅 站台数目:2 出入口数目:6 车站服务时间:06:11-23:47

参观员小铭邻近建筑 拓业大厦 吉林大厦 天锦大厦 天兴大厦 广九大厦 艺苑大厦 锦城花园 金羊花园 东海嘉园 杨箕村 共和村 梅花村

参观员小凡出入口信息 A 中山一路 共和路 共和村 广州市铁一中学 B 中山一路立交桥 革新教育 杨箕村 公交站名——杨箕 243路 299路 502路 541路 548路 551路 63路 B15路 B5快线 B5路 B8路 夜10路 夜13路 夜15路 夜27路 夜39路 夜40路 夜9路 C 中山一路 梅花村 D 中山一路 梅东路 福今路 梅花村 广州市育才中学 广州市医保局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 E 梅东路 2中山一路南侧,东山领汇广场附近 F 共和路

参观员小祥接驳公交 2锦城花园—泮塘 B15/夜13锦城花园—吉山村 37东山口—赤沙 63石槎路(金碧新城)—锦城花园(东风东路) 106文化公园—锦城花园(东风东路) 107中山八路—花城广场西 129锦城花园—南国奥林匹克花园 204/高峰快线75 中山八路—珠江帝景苑 B8(227)棠下小区—宝岗大道 518站前路(西郊大厦)—棠下小区 541恒宝广场—科韵路 542员村—瑞宝乡 548珠江泳场—大观路北 B5宝岗大道—黄埔港 243员村(美林花园)—革新路(光大花园) 299昌岗路—员村(娟麻厂) 502白云路—沙太客运站 551晓港湾—广州东站 813革新路(光大花园)—棠下小区(西区) 夜39恒宝广场—科韵路 夜40广园新村—员村(美林花园) 夜27窖口客运站—车陂 夜15同德围—广州火车东站 夜9黄石路—车陂 夜10东山口—天河客运站 夜93大观路北—宝岗大道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同学们,咱们去杨箕村散散步吧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了解一下

参观员小祥哦了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杨箕村(Joenggei)位于广州城区东部、中山一路东端南侧。明末清初建村,原名簸基村,因村旁有沙河涌,河水晶莹而得名。后为避同名,且村西有一杨桃园,遂改今名。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历史 从簸箕里到杨箕村 绿影缤纷 自然美景 杨箕村地处广州东郊,毗邻东山口,旧属番禺永泰乡。 距今960年前,已经有人在这片土地上栖息了。北宋天禧三年(1020年),杨箕村的中部石门口一带,已有黄氏族人在此造田建业。当时的杨箕村,还是一片河滩小墩,被珠江水冲积成块状,形状颇似民间筛米的箕,由此得名“簸箕里”。

参观员小铭泰氏宗祠(如图)

参观员小铭

参观员小凡时光荏苒,从宋仁宗嘉祐年间开始,因为战乱、朝廷委派入粤任职或同宗推荐等原因,姚氏竹芳祖、李氏深海祖、李氏赖南祖、秦氏仕豪祖、姚氏均达祖、姚氏礼庭祖、梁氏贵明祖,先后进村择地建点开基。他们大都是从陕西、河南、江西、闽浦等地南迁的移民。在这片空白的土地上,勤劳地开拓自己的家园。 杨箕村东华里是以前的几大闸门之一 渐渐地,簸箕里根据姚李秦梁四大姓氏,还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居住方位,形成“四社五约”、“三姚两李一秦梁”的村落结构。明代弘治年间,改称簸箕村。 此时,最初踏足这里的黄氏族人已从这片土地淡出。据说,当第一支姚姓家族从博罗回迁杨箕的时候,他们本来是与黄姓人一同在杨箕村的石门口一带开发的。可是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已经发展到“姚盛黄弱”,两大族群之间无论是人口还是权势都有了很大的差距,姚氏族人开始有意吞并黄氏。他们想出“抽签合族”的办法,向黄氏族人施加压力。结果不出人意料,黄氏族人抽签抽输了,他们从此就跟姚姓入族,改为姚姓。再后来,黄姓人陆续离开杨箕村,石门口一带成为姚姓族人的聚居之地。 成村之后,簸箕村有了自己的乡政议事机构,名字叫做“父老团”和“雍睦堂”。父老团的成员从四大宗族乡绅阶级中60岁以上的德高望重者中选出,它对村落中发生的事务具有决策权。决策之后,“雍睦堂”的成员负责具体执行。

参观员小祥

参观员小祥两山姚公祠

参观员小祥而簸箕村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上世纪30年代。无独有偶,当时广州河南西郊新窖镇也有个同名的“簸箕村”。因为重名,两个“簸箕村”选派代表共商改名大计。最后,新窖镇的“簸箕村”因在河南,改名“南箕村”。东郊的“簸箕村”由于当年沙河涌两岸有数个杨桃园,便更名为“杨箕村”。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改的名字其实是“扬箕村”,取的是“发扬光大祖辈荣耀”之意。 绿影缤纷 自然美景 那个时候的杨箕村或许贫困,风景却很不错。 杨箕村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靠近珠江。这里地势平坦、北高南低。村的东南部有几座小墩:烟墩、墩头和美人墩。北部错落几座小山冈:木荫岗、白山、红岗咀、汪山。村周边广阔的冲积平原上,则是一望无尽的良田美土。 杨箕村村志记载,杨箕村的原始地势地貌,是村心稍高,东西倾斜,北高南低,就像一只头向白云山,尾在珠江河的水龟。 杨箕村三面环水,东临火甲涌、南临珠江、西环沙河涌,水源充沛。东面的村口,有一列翠竹林带,西边出口沿沙河涌边是一排整齐的古榕树,南边的出口是一条东西流向的水松圳,圳坑两旁站立两排高耸的水松树,北边的出口排列着十多棵高大石栗树。杨箕村有位叫伯蕴的教师,曾经这样感慨:“东出翠竹林,西入古榕荫,南临水松帐,北沿禄影行。”说的就是杨箕村绿影缤纷的自然美景。杨箕村就安安静静地伫立在这些山水良田之间。在当年,杨箕村的东南西北分别有雄镇、泰来、长庚、永巩四个牌坊——现代的杨箕村,依然保留着泰来坊、雄镇坊的复制品——它们是杨箕村四面唯一与外界相通的通道。杨箕村当时是广州东郊一个非常偏远的村子,为防匪患和其他大村的侵凌,村的四周围用土夯筑成一道数米高、厚2米余的“城墙”,四大门户牌坊同时也就成为村的关口,入夜后,门口用数根大杉木封闭门口,牌坊上层是更楼,有更夫打更报平安。

参观员小铭

参观员小铭玉虚宫

杨箕村村民四座牌坊延伸出来的大街,是村民前往农田耕作的主干道,同时也连贯着全村80多条横街小巷,串通着全村的房舍。村内有祠堂6间、公厅5间、庙宇4间、社学3间,鳌耳举人屋7间、还有400多间蚝壳墙、桩泥墙、红米石脚墙的明清风格住宅。 良田两千亩 清朝雍正年间,杨箕村发展到鼎盛时期,面积比大得多。解放前,杨箕村的范围东至石牌、林和交界处,北至现沙河街、体院、动物园一带,西至达道路口,南至珠江河畔,拥有绵延不绝的2860亩良田。甚至在黄埔、博罗和潭溪、东山新河浦等地都有杨箕村的地。 虽然杨箕村拥有珠江冲积而成的良田数千亩,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它一直是一座贫困的村落。杨箕村老村长姚镇江回忆,建国前,在村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大户人家才能养上一头猪。改革开放前,杨箕村的土地大多数用来种菜,是广州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定价统购统销,长期每50公斤蔬菜只卖4.6元左右,上世纪70年代末村民一个月辛苦劳作挣工分只有3元多钱,而工人的月工资是30多元,村民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 详细信息 杨箕村地处广州的主要交通干道。

杨箕村村民

杨箕村村民

杨箕村村民消失的和未来的 《杨箕村志》的编撰者之一韩桂棠,在杨箕村生活了整整78年,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田。 杨箕涌边好风光 他记得村西北边那条浅浅的杨箕涌还是河滩时候的样子。每当涨潮,溢出的河水就会冲进村里。为了防止水浸,村里人集资从澳门买来水泥筑了条堤坝,葡萄牙人的头发是红色的,村民于是就叫它“红毛泥基”。 那时候的杨箕涌,河水很深,有乌篷船在河面上来来往往。河水很清,每当水涨,小鱼儿成群结队地随潮水涌入,村民们就在河涌两岸结网打鱼。韩桂棠和小伙伴们喜欢在河里游泳,透过清澈见底的河水,河底的小鱼小虾小螃蟹清晰可见,扎个猛子潜下去,就可以将它们逮个正着。 河涌两岸生长着高大的古榕树,绿阴覆盖着整条河堤,炎热的夏天,劳作的村民会依靠在古榕树下纳凉。西约附近的河涌旁,丰收时节,树枝上就挂满紫红色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花香…… 祠堂前池塘处处 村外是一派绿树成阴、池塘处处的景象,村里面的阡陌纵横是另外一番景色。 韩桂棠在前面带路,我们在后面跟着。杨箕村楼与楼的间距非常狭小,宽敞的地方可以容一人通过,狭窄的地方就只有半个巴掌大。“这家做着饭,发现没有酱油了,喊一声,隔壁就可以从窗户上递一瓶过来。” 在狭窄而潮湿的街巷里行走,路过一间间简陋的发廊、小饭馆和低矮的民居,路过一只看似凶恶的大黑狗、路过几只在巷子里溜达的蟑螂,拐角处,一个古朴的祠堂突然出现了。 祠堂的大门紧锁,我们只能透过院落里一丛丛绿色的植物,隐隐约约看到它的身形。虽然明显是后代的“仿制品”,可是在一片片“火柴盒”之中,它的存在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韩桂棠告诉我们,在他小时候,村中姚李秦梁四大姓氏,每家都有这样属于自己的宗族祠堂。那个时候,祠堂前是一片开阔的池塘,池塘中还有鸭鹅嬉戏呢。 而如今,祠堂前,当你站在一排排“火柴盒”的夹缝之中,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线天”,直视前方,也只能看到狭窄的小巷在蜿蜒。韩桂棠描述中的那个清幽的画面,就好像是神话一样。 当年的杨箕村,不仅风景宜人,而且治安也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济棠主粤时期。那是乱世当中难得的一段好时期。到了晚上,四座牌坊的大门一关,村里的人家夜不闭户。田里的蔬菜,一根也没有人偷。” 神奇的玉虚宫 杨箕村最正宗也是最完整的古建筑是一座名叫“玉虚宫”的庙宇。 它个头不高,被周遭那些钢筋水泥建筑层层包围,可是它青色的砖瓦,红色的圆柱,还有绿瓦飞檐,还是很容易从灰色的背景中跳脱而出。 玉虚宫的门不大。走进去,宫里的光线很黯淡。门口一个方桌,围坐着四五个村民,正在吃午饭。因为端午节的缘故,三进的厅堂里,被赛龙舟的 历史图片:杨箕村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北帝庙 道具塞得满满当当。韩桂棠说,如今的玉虚宫,已经成为村民业余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阴暗的庙堂里,堆放的杂物背后,仔细搜寻,可以看到“玉虚宫”的墙上镶着近十个石碑,记载了玉虚宫历次重大的重修捐资情况。 玉虚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数百年来,历经8次大修,在杨箕村民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玉虚宫,实际上是北帝庙的别称。玉虚宫供奉的也正是玄天上帝——北帝。南人拜北帝,说来有些奇怪,却有符合逻辑的缘由:因为南方的水,皆由北方流来。广东人依水谋生,靠水揾食,所以既拜南海洪圣大王(赤帝),又要拜北方真武玄天上帝(黑帝),北帝位于水源之上,祭祀他,希望他控制水源,好好地流到南方,使南方水源充足,鱼虾大顺,这就是南人拜北神的原因。 韩桂棠说,建国前,为求风调雨顺、河水不泛滥成灾,每年正月十五,杨箕村中都有一次盛大的“北帝游村”活动,在喧天的鼓乐声中,由醒狮引路,村民抬着“北帝”塑像到村中巡游。而这天全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作为一个最隆重的节日来进行庆祝。 农业社会里,水是村民的命脉所系。在玉虚宫里,有两块分别立于乾隆七年、乾隆九年的官府碑文,记载当年“三村争水”事件的判决书。当年天河村、冼村、杨箕村三个村田地连成一片,水利设施共享,因用水的问题难免会有些小纷争,乾隆六年和八年,矛盾终于激化,三村为争水灌溉而大打出手造成群伤,事件直闹到当时的政府番禺县衙,后县衙责罚了带头闹事者(某某打几十大板碑上均有记载),并判明每月各村轮流用水的日期。自此三村用水再无重大纠纷。 在村民的口耳相传中,玉虚宫是个神奇的地方。韩桂棠说,1942年5月的一天,午后时分,天**然响起了密集的警报声,村民四散躲藏。没过一会儿,只见空中三架排成“品”字型的盟军轰炸机向着当时的天河飞机场(如今的天河体育中心一带)轮番轰炸。其中有两枚炸弹,竟向着杨箕村的方向袭来。“简直就是看着炸弹在头上三四百米的地方飘下来。”很多村民眼见大祸临头,闭目待毙。奇迹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炸弹竟然飘飘荡荡地向杨箕村边的田野飘了过去,然后在空阔的地带落地爆炸。逃过一劫的村民们都认为这是北帝显灵,纷纷跑到玉虚宫叩拜北帝宫,感谢救命之恩。 期待即将的未来 韩桂棠说,他有四个儿子,如今全都搬到村外去住了,他留了下来,是因为村里有很多的事务需要他,离不开他。 记者从广州越秀区获悉,杨箕村1400多栋房屋年内或拆。杨箕村改造方案数度修改。如今,最近一次修改方案已送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批。若方案通过,杨箕村将会有1400栋房屋要拆迁,直接涉及4000多人,改造总投入预计17亿元。 七十八年的时光里,韩桂棠亲眼见着杨箕涌的水渐渐变得浑浊,涌边的如茵古榕因为修路被砍去,也亲眼看着古朴的街巷林立起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拥抱楼”、“接吻楼”,看着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在曾经的菜地稻田上拔地而起……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城市化的进程,如同一条巨鲸,把曾经山清水秀的东郊吞噬到了自己的胃囊之中,而杨箕这样的城中村,就是一块块难以消化的骨头,梗在了城市的腹腔,变异,甚至发臭。 有人还说,杨箕村是城市中心的“疮疤”。话虽尖刻,却让人无言以对。 如今,政府终于下大决心要整治这座城市中的村庄,韩桂棠心里充满了期待,那是对这片土地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展望。

参观员小铭嗯嗯,不愧是杨箕村村民,在下佩服!!👍👍

杨箕村村民呵呵,谢谢夸奖

杨箕村村民用不用我送你们去杨箕地铁站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不用了,谢谢,我们走几步路就到了,你快回家吧,外面太热了,以防重暑

杨箕村村民好的,拜拜

参观员小铭bye~~

地铁1号线讲解员小唐同学们,走吧,坐地铁前往下一站吧

参观员小祥ok

地铁运行中。。。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本次列车终点站为广州东站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The destination of this train is Guang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下一站:体育西路,可换成3号线

广州地铁站点播报员The next station is Tiyu Xilu,the interchange with Line 3

(更新中。。。)

上一章 东山口 广州地铁1号线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体育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