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杳霭流玉之昭华传
本书标签: 古代  宫斗宅斗  王权朝堂     

第一章

杳霭流玉之昭华传

天宁四十五年 戚宁帝崩

同年 太子即帝位

次年改国号开元 史称戚成帝,各国皆谴使来朝贺新帝登基。

开元八年春,戚朝与齐国关系逐渐恶化,两国之战一触即发,戚成帝欲御驾亲征被朝臣以众位皇子年幼无人监国为由劝阻,随派镇国公出战齐国,扬戚朝国威。

开元十二年,叱云皇后诞下嫡长公主取名楚鎏玉,同日边疆大捷,戚朝乘胜追击,持续了四年之久的戚齐之战以齐国战败割地赔款告终,而齐国也彻底沦为了戚朝的附属国。

此时,长乐宫栖凤殿灯火通明。

戚成帝娇娇可真是朕的福星啊,甫一出生便边疆大捷,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兵戈抢攘,白骨露野,算是解决了朕的一个心病啊。

戚成帝怀里抱着一个白嫩嫩的小团子怎么看怎么喜欢。

“咿呀咿呀”小团子大眼睛瞪得滴溜圆好奇的望着眼前的男人,伸手就要拽他为数不多的几根胡子。

叱云皇后娇娇乖~

一双女人的手伸过来轻轻握着小婴儿正欲作乱的小肉手,眼神说不出的温柔。

戚成帝无妨,娇娇喜欢便让她玩,小家伙这是在亲近朕呢。

戚成帝拉过女人的柔荑道

戚成帝冉儿幸苦了,炀儿、煜儿、烨儿跟娇娇都是你给朕的最好的礼物。

叱云皇后心里倍感温暖,这是陛下自登基后第一次唤自己的闺名,让她恍如觉得还在当年王府时的日子,时光匆匆一转眼已经十二年了。

叱云皇后臣妾一点也不幸苦,有这几个孩子又何尝不是臣妾的幸运,只愿他们平安长大,臣妾便也知足了。

叱云皇后言语间情真意切,戚成帝也心有感触。

二人年少夫妻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浓情蜜意,此刻他看着眼前这个陪伴了他十七年的女人,回想起了当年在王府,不管多晚她都亲自守着灯等着他回家的日子。

戚成帝有妻如你,朕之幸也。

开元二十四年冬,戚宫颐华殿。

寒冬时节窗外断断续续的飘着雪花,殿内却温暖如春。

问凝(掌事宫女)殿下该起身了,再不起一会早学怕是要迟了。

女使轻轻唤着窝在被子里的娇人儿,楚鎏玉半梦半醒间轻喃着

文安公主嗯~这就起了

见殿下起身问凝便示意门外候着的宫婢进来服侍盥洗,穿戴好芍红金丝牡丹穿蝶宫装,坐于镜前,素手穿梭于墨发间灵活的挽了个燕尾髻。

问凝(掌事宫女)殿下看看可还妥当,今日要簪哪只钗?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尤其是一双大眼睛极具灵气,略微圆润的脸颊凭添了几分可爱娇憨,虽还未长成但也初现倾城之姿。

文安公主今日便簪那对蓝宝石金珠芍药蝴蝶钗吧,我记得匣子里还有对蓝镶紫金东珠耳坠,去年进贡的那只流玉翡云镯也一并找出来吧。

问凝应声便开始忙碌起来。

这时内殿进来一个圆脸的女使,看着楚鎏玉笑的可开心了,见完礼道

幼白(一等宫女)殿下真好看,问凝姐姐手也巧,都是同样的步骤偏我挽不出来这么好看的发髻。

问凝看向那女使轻斥

问凝(掌事宫女)幼白你的规矩呢,当心让粱稚姑姑瞧见了罚你今天不许吃饭。

幼白一听小脸瞬间就垮下来了,可怜兮兮的看着楚鎏玉

幼白(一等宫女)殿下~

楚鎏玉看着她委屈的小模样嘴角上扬

文安公主我们幼白什么都好,偏生是个嘴停不住的,亏的你家殿下我底子厚,不然可怎么养得起你呀。

问凝闻言也附和道

问凝(掌事宫女)性子这般跳脱,也不知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夫家才能管得住她。

幼白(一等宫女)殿下也打趣奴婢,奴婢不依~

幼白撒娇卖乖逗的楚鎏玉花枝乱颤

文安公主今日小厨房备了牛乳酥跟核桃酪,一会拿着些跟你的小姐妹扯皮去吧。

幼白高兴的谢了恩,跟问凝一起服侍着收拾妥当的楚鎏玉去偏厅用早膳。

早膳备了虎皮麻卷、鱼片粥、糯米团子、云片糕、八宝擂茶、牛乳芋泥卷、凉拌汆红薯叶,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

楚鎏玉看着桌上的菜肴,询问正给自己布菜的幼白

文安公主今日怎的没见着银耳血燕羹?

幼白鼓着个小脸气愤道

幼白(一等宫女)还不是那黎宝林仗着肚子里怀着孩子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不过是战败国送来议和的礼物罢了,这般轻狂给谁看呀。

粱稚刚进偏殿就听到这么句话,向楚鎏玉行礼问安后看着幼白斥道

粱稚姑姑(乳母)当着殿下的面混说什么呢,竟没有半点规矩。

幼白朝楚鎏玉福了福身道

幼白(一等宫女)回殿下的话,今早奴婢去金燕斋取血燕正巧碰见了黎宝林身边的一等宫女翡翠,血燕只余两盅了,本来成色好的血燕就难得,因着份例有限,除去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还有燕贵妃,也就咱们颐华殿可以吃得这血燕了,翡翠把最后两盅血燕都拿走了,奴婢气不过就找她理论,谁知她说黎宝林如今怀着身子是顶顶重要的,有什么好东西也合该紧着她们流香斋才是,说完就要离开,我上前拦着不让她走,推搡之间两盅血燕全都打了。

委屈的红了眼眶

幼白(一等宫女)翡翠还说我家殿下再得宠也不过是个公主罢了,哪有她家主子肚子里怀的小皇子金贵。

楚鎏玉表情平静像是在听什么话本子一般,唇角勾起优雅的用着早膳。

粱稚脸色铁青,强压着怒火沉稳道

粱稚姑姑(乳母)黎宝林是放肆了些,但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说嘴,你是殿下身边的一等宫女,一言一行皆代表着殿下,以后说话做事之前三思后行别给殿下惹来麻烦才是正经。

幼白也是被吓到了,刚刚说这话的时候没避着人,若是让有心人听到怕是要给自家殿下惹麻烦了,赶忙回道

幼白(一等宫女)姑姑说的是,幼白记下了。

楚鎏玉直至用完早膳也没说什么,是得有人随时敲打着她,幼白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太心直口快了些,这是在深宫里最要不得的,以后幼白跟问凝、代桃、代荌都是要随着自己出嫁的,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漱完口用帕子轻拭唇畔后缓缓起身

文安公主时辰差不多了,摆驾慈安宫吧。

楚鎏玉乘着公主仪仗到慈安宫的时候就看到紫竹姑姑已经等在门口了。

紫竹见楚鎏玉下了玉辇赶忙迎了上来见了礼道

紫竹姑姑殿下可算是到了,快随奴婢进去吧,太后她老人家都念叨一早上了。

说着就把楚鎏玉往里边领。

文安公主文安恭请皇祖母慈安。

还未等礼行全就被太后叫到身边,拉着楚鎏玉的手心疼道

太后不是说了不用来请安了吗,这天寒地滑的一会还要去上早学,在外面折腾这么久着凉了可怎么好。

顺势起身坐在太后身边,抱着太后的胳膊撒娇

文安公主皇祖母口是心非,明明刚刚还念叨着孙女儿呢。

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个橘子剥着

文安公主文安知道皇祖母心疼孙女,可是娇娇想天天看到皇祖母,看皇祖母是不是吃的香,气色怎么样,今天高不高兴舒不舒心,有没有想娇娇,若不是这宫里有规矩孙女儿都想搬到皇祖母的慈安宫来了呢。

太后被楚鎏玉逗的咯咯直乐

太后你这鬼丫头惯会哄皇祖母高兴,今日可是受委屈了?

楚鎏玉故作一愣,眼中一抹暗茫快速闪过。

文安公主皇祖母都知道了啊,孙女儿没事,不过是一盅血燕罢了,不想让皇祖母烦心。

楚鎏玉把剥好的橘子掰下一瓣递到太后嘴边

文安公主皇祖母吃橘子,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

对于太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知道金燕斋发生的事楚鎏玉并不奇怪,相反她故意比平时晚来了一炷香的时间给太后请安,能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来的女人都不是个傻的,太后当年能在先帝独宠戚夫人并在临终前欲改立其幼子为太子的时候力排众议,扶植当时还是太子的戚成帝登基,除去母家的支持跟戚成帝的能力以外还有她自己的手段。

这个时辰母后也该知道了吧,没想到怀个孕倒是把黎宝林的心给养大了,要知道这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子嗣,光刚出生便夭折的就不在少数,更何况现在还只是肚子里的一块肉,能不能生的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呢,以前看她不争不抢的还当是个拎的清的,谁知道也是个混的。

楚鎏玉心里想着却并未表现出来,跟太后又亲近的说了会话就乘着玉辇往国子监去了。

到国子监时刚好遇到缓缓而来的帝师李太傅,这李太傅是戚成帝的启蒙老师,几位皇子公主自然要给几分颜面,下了玉辇朝李太傅行学生礼

文安公主学生请太傅教安。

李太傅躬身回以臣礼

李太傅臣恭请殿下万安。

双方见完礼后,李太傅落于楚鎏玉半个身位一齐步入内殿。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世界,先君礼而后家礼,重家世血脉传承,哪怕你是老师、是长者德高望重也不可以受皇室中人的礼,就算是其对你表示敬重也须得回礼以示尊重,为臣者亦不能行于君前,主母妃妾、嫡庶尊卑界限分明。

国子监的课堂严肃庄重,不似平常人家闺学私塾轻松惬意,在座众人不论平时怎么玩闹,上课时皆全神贯注,除去那一两个跟身上长了钉子似的左顾右盼,瞧没人搭理他也跟着消停听讲了。

认真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午时二刻,问凝留在座位上收拾学具,几位皇子跟其他公子们也是说说笑笑,两位郡主今日告假没来国子监上早学,楚鎏玉起身行至廊前被外面的雪花飘舞红梅缠绕迷了眼睛,呆看了好一会,不觉间心底生起一抹愁绪,听着耳边的笛音低声呢喃

文安公主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太子楚炀(嫡长子)

一时间所有人都望着楚鎏玉的方向,美人倚廊吟诗岁月静好,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

太子楚炀(嫡长子)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娇娇不愧是我大戚第一才女。

一时间众人也开始回味起楚鎏玉刚才的那首诗,楚鎏玉听着太子的夸赞收起刚刚的多愁善感,仿佛那一瞬只是众人的错觉,娇嗔道

文安公主太子哥哥惯会打趣人,要我说九哥哥的笛音才真真是人间哪得几回闻呢。

弼王楚烨(嫡九子)横笛和愁听,九哥就当娇娇是夸我了。

文王得意的笑着

弼王楚烨(嫡九子)娇娇前些日子答应我的画什么时候兑现啊,九哥可等着呢。

楚鎏玉笑的有些无奈,她这九皇兄可不怎么靠谱,八成是又与哪家氏族公子打赌输了拿着她的画去兑现赌约呢。

要说楚鎏玉是怎么知道的,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世人皆知戚朝文安公主才情卓绝品行优越,擅琴棋通诗书痴迷歌舞,更是一画难求,性子温婉柔和,一点皇家公主的娇蛮气都没有,八岁那年一首赏牡丹被世人奉为大戚第一才女。

原是因为当年叱云皇后组织赏花宴为已成年开府的王爷选妃,被燕贵妃在众人面前讥讽年华已逝,就算如牡丹般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也掩盖不了容颜老去即将枯萎的事实,倒不如这芍药虽不是花中之王却胜在美艳无双让人过目不忘,叱云皇后被气的不轻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与贵妃说嘴平白让各家夫人姑娘看了笑话,席上的太子跟武王也不好公然顶撞庶母,当时年仅八岁的文安公主赋诗一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算是让皇后的脸色好看了不少,这才情跟临场应变的能力皆是不俗,自此文安公主的才情便在大戚流传了开来。

杳霭流玉之昭华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