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半部春秋
本书标签: 校园  刑侦  原创之王     

66辩论(一)

半部春秋

第一次正式辩论的日期到了,双方早就在网络上架势。不过大家也都很遵守网络连线的规矩,在正式开始之前都乖乖关麦,只是讨论区里消息轰炸热闹非凡。正方辩手应楚辞邀请来到化学研究所,所有工程师也都在场旁听。

学术大会主席宣布:“欢迎学术界各位专家到场!本次辩论的主题是‘断代工程中的C朝代是否存在’。现在隆重向各位介绍正方一辩是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余正,正方二辩是中国国家最高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楚辞,正方三辩是中国某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教授凌恒,正方四辩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高翔。反方一辩是S国大学历史系主任Tom,反方二辩是F国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Earls,反方三辩是J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主任Jerry,反方四辩是W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Pharaoh。担任评委和裁判的是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们。现在我宣布,关于断代工程的第一次辩论正式开始!首先是立论阶段,有请正方一辩立论,时长三分钟,计时开始!”

“各位学者大家好,我方认为C朝代是存在的。根据一系列(因内容过于专业,字幕工作人员已下线)……可知,C朝代确实存在。”

大会主席上麦:“好的,感谢余所长。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有请反方一辩立论,时长三分钟,计时开始!”

“大家好,我方认为C朝代不存在。刚才余所长的发言表明了工程不仅相信C朝代的存在,还列出了C朝代各王的世系表。对此,我方学者持怀疑态度。在西方有关中国古代史的教科书中C朝代只是传说中的一个朝代而非信史,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关于该朝代的任何文字记录……”

“感谢Tom的发言,”大会主席激情澎湃,“接下来进入驳立论阶段,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首先有请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时长两分钟,计时开始。”

“我方认为,文献中论述的C朝代人民的活动很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而编造的,不能尽信。因此,对方这种想当然就认为目前发现的Q遗址是C朝代国都,我方实在是不敢苟同。再则,该遗址中文化水平还不足以证明“文明”(一般指有文字、城市、政府、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发生,除非能够在Q遗址发现文字、青铜器和车等,或者任何文明的标志,否则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基本分界线就不是C朝代……”

“感谢Earls的发言。接下来有请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时长两分钟,计时开始。”

“我方支持断代工程的学者的依据主要有四:其一,H省西部和S省南部是文献认为的C朝代人民的中心地区,而这个地区的Q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代表;其二,Q遗址发现了宫殿基址,表明已经有了国家的存在。其三,碳-14测年结果表明,Q文化的时间最早。其四,既然司马迁所论的商朝被证明是信史,那么,他所说的夏也应当是信史。”

“感谢楚高工发言,”大会主席继续主持,“第三个环节是质辩环节,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提问对方的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回避问题,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在本环节中,双方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要求语言规范、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现在,首先请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辩,计时开始……好的,下面请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辩,计时开始!”

反方三辩人如其名,一上来就质疑我们的“史家之绝唱”,把楚辞的论断推问给了余正:“《史记》也提及商的第一个王是他的母亲踩到一只大鸟的脚印而受孕以及有关黄帝、尧、舜、禹等超自然行为,请问余所长,难道这样的记载也能视为信史吗?”

余正迎难而上:“夏朝既是历史存在,故其必有开国者,上而溯之,其开国必自有由,尧、舜、禹不过三代。再往上溯,则进三皇五帝时期,时限更为久远也更为模糊,但不等于全属臆造。因为伏羲、神农诸帝,有巢、燧人诸氏,皆非神祇而是凡人,其所践所行,乃是人类自洪荒走向文明所必经,也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不是神话,比之欧西之开辟说更近于历史叙述,不过由于年代茫远模糊不清而已。”

“现在请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二辩……请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二辩,计时开始。”

“工程使用的碳-14计算程序仅有68.3%的置信度,且在不同论文中使用不同数据,楚高工为何不使用置信度已达95.4%或99.7%的其他方法呢?”

全化学研究所的人以及秦九歌他们都聚精会神地等着楚辞如何回答,所有聆听这次辩论赛的群众也早都想一睹最年轻的参赛者会如何回答。

只听得楚辞的声音还是那么清冷:“因为后者的置信范围比前者增多一二百年,从而达不到工程规定的‘碳-14年代数据的精度要达到正负20年左右’的要求。而挑选置信范围小的计算法可以将某一事件的年代压缩到几十年内,也就是说,工程为了排除更多的观点,宁愿牺牲其方法的置信度。反方说我们这一算法的过程中夹杂了人为加工的成分所以不准确。其人为成分是指在计算中我们需要考古专家提供‘系列样品’,而在座每位考古学家都很难提供一组分期明确而又有每一期的上限年代和下限年代的精确样品。”

“完美!”秦九歌忍不住称赞出声来,“大宝贝果然厉害!”

“现在请正方三辩提问反方四辩……请反方三辩提问正方四辩,计时开始。”

“1997年日出时日偏食观察者认为‘主观亮度减少超过10%会造成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请问根据是什么?”

凌恒回答:“计算显示,公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为了证明这样的亮度减少可以给观察者有“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我们才重新调查。然而所有的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不到10%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观察者没有“天再旦”的感觉,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超过80%的地方,这些地方有天再旦的感觉。实际上,飘过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观亮度减少25%……”

“掌声鼓励各位辩手!他们刚才临危不乱的发挥让我们都听得酣畅淋漓,现在请正方三辩质辩小结,时长一分三十秒……请反方三辩质辩小结,时长一分三十秒……好的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辩论赛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大会主席解说得唾沫都快喷到屏幕上了,“第四个环节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沉默中一点声音都没有,大会主席呼叫正方:“正方辩手在线吗?”

秦九歌的电话响了,传来楚辞急促的声音:“九歌,我们被强制下线了!计时停不了!”

“我嘞个去!”秦九歌大惊失色差点把手机扔出去,“你们赶紧想词,我来!”

Tom开始长篇大论:“既然正方掉线,那我们申请先说。一,分野的理论晚出,很可能出现在东周时期列国形成之后,西周时就有鹑火与周相搭配的观念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以晚出的理论用于西周时期。二,青铜器《利簋》铭文中‘岁鼎克闻夙有商’的‘岁’字更可能做‘年’讲,并非指岁星。三,工程不依靠《今本竹书纪年》有关西周年代的记载,一味断定其为伪造,而学术界对其真伪尚未有定论。四,一些海外学者对工程的学术道德产生怀疑,如某大学教授提问说公元前899年周懿王‘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是《简本》的关键年代之一,中国国内的报纸、电视均作了广泛的报道。然而,在国外,早已经有人指出这个日食及其对西周年代的意义。一些海外学者觉得《简本》完全没有提到国外学术成果是缺乏一定的学术道德的。’五,通过天文学研究而将武王伐纣的年代定为公元前1046年是美国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而《简本》对此只字未提。请问正方怎么解释?”

上一章 65变故 半部春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67辩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