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陶然宋宁
本书标签: 现代  唯美爱情  文艺     

第三章 (九)

陶然宋宁

陶然觉得,小孩子真的太好哄了吧,他们那么单纯,那么纯粹地就愿意相信一个人,那么容易就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做出改变。所以小孩子想要的安全感非常简单,你只要愿意花一点点时间认认真真告诉她“我是爱你的”,她就会安心好久。

支教活动结束那天,雨童跑来送给陶然一幅画,那是用陶然送她的油画棒画的,画面上有陶然和小雨童自己,手拉手,陶然的头上方画了一颗太阳。

雨童笑得很灿烂,陶然却反而像个孩子一样眼眶发红。小孩子不知道有些离别意味着什么,她只觉得未来的一切都值得期待,陶老师会再回来的,如果陶老师忙的话,自己也可以坐车去找陶老师,反正马上就要八岁了,到时候就是大孩子啦。

从那晚以后,陶然彻底不跟田微联系了,田微来找过她几次,说知道自己错了,不该连一个孩子的醋都要吃,不该对一个孩子说那么伤人的话,陶然都没有理会。

田微就消停了几年,直到做了学校的辅导员这几年,又开始主动联系起陶然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然对她的情绪也没当初那么强烈,况且一开始确实是自己没把握好尺度,才和田微暧昧了一段时间,让她误会了,田微做的那些事,陶然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所以对她还是心存愧疚,就答应着见过几次面。

没想到,他现在还是这么执着,竟然找到自己老家来了,竟然把注意力放在了宋宁身上,这确实是触碰到她的红线了。

宋宁这段时间和陶然还是维持着很平淡如水的状态,自从上次去宋毅的高中看他偶然碰到了在哪里代课的陶然以后,两个人一直是手机消息联系的,并没有过于亲密的接触。

说实话,宋宁还挺感谢这样的陶然的,她知道,如果陶然想的话,那她一定会有很多时间很多方法来增加和自己见面的次数,但是她没有,她选择让两人细水长流的进入到彼此的生命当中,她不着急让宋宁决定什么。

暑假已经剩下不到两周了,宋宁搬到市里的房子和妈妈一起住,虽说不如在老家那么自由惬意,但是可以多些时间陪陪妈妈和弟弟,当然,和宋宁也离得更近了一些。乘距离之便,宋宁和陶然待在一起的机会也变多了,两个人的相处也越来越熟络自然起来。

宋宁跟宋毅聊过几次,关于他和林笑,两人的关系随着成为同桌确定下来。林笑喜欢吃好丽友的派,宋毅就买了一整箱放在她桌子下面,有的时候上课就偷偷挡在课本后面吃。宋毅早上上课非常早,一般就是起床先赶去学校上早读,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林笑也是通校生,每天早上都会从家里带吃的来学校。每天早上,宋毅就故意留一点肚子,回来“抢”林笑的吃的。他假装那种调皮捣蛋的男生,从教室门进来看到林笑吃东西就会不自觉地低头笑一下,然后过去随手就揪起来一个蒸饺,或者一个小笼包放进嘴里,每当这时候,林笑也会噗嗤一声笑出来,然后把餐盒往宋毅这边推一推。

宋宁一直觉得,中学时期的情愫和心动,一个人这一辈子总还是要经历一次的,错过了真的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她对于宋毅和林笑没什么意见,两个孩子相互陪伴着增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宋宁就稍微提了一嘴别耽误学习、别做出格的事就没再多说了。

难得是个周末,陶然和宋宁约好一起出去玩一天,看场电影、找些地方随便逛一逛,说起来,相比于逛商场,她们俩都更喜欢找些室外的、环境好一些的、安静一点的地方走一走,完全放松下来,自由地、舒畅地,或是一个人听听歌、想些事情,或是和一位朋友一起,不需要说很多话,即便一路沉默也心照不宣,相互懂得。

她们看的电影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女士的传记片《掬水月在手》,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展现了叶先生传奇的一生,她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这对于这两位热爱文学的女性来说,都是一份很大的震撼和洗礼。

八月份的天气还算不上凉爽,热浪还是会被风掀起来一层一层扑到脸上,但陶然和宋宁找了一处很大的桥洞,这里阴凉很足,有水有树。

“陶然,你知道在叶先生一生所有的经历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她17岁的时候,母亲病逝,父亲不在她身边,他自己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听钉子钉在棺椁上的声音,然后悲痛欲绝地写下《哭母诗八首》。陶然,我是一个姐姐,一直以来,我读到的所有关于姐弟之间的故事都会格外令我动容,那一刻,我仿佛突然看到了灾难到来时候的我自己,如果真有那样的时刻我相信我也会拼尽全力保护宋毅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爱,也很无私很深刻,我为那样的我自己感到幸福和骄傲。”

“嗯,我能理解你宋宁。我虽然没有亲的兄弟姐妹,但我心底有非常想守护的人,那就是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你,我觉得,无论是对谁,一份出自守护的爱都是宝贵和深刻的。我记得之前《环球人物》在采访叶先生的时候,问她在人生逆境困顿中,是什么给她慰藉和勇气,叶先生回答了晏殊的一句词‘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我觉得叶先生是少有的,能真正把诗词融入到生命中的人。”

“我也觉得。感觉叶先生和诗词是相互走进的,古诗词一直在给叶先生人生上的指引,这份相遇就像哲学之于我。我还记得我上高中学哲学,一开始很难理解那些名词和理论,好在我们政治老师讲课非常优秀,能把每一种观点都讲述的很清楚、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联系观和发展观直到现在我都一直很受用。你也知道我高中度过的不是很顺利,少有的想法乐观一点的时候都是因为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就会想,连一套系统的理论都能历经众学者的质疑存活至今,散发出越来越强劲的生机活力,那我这一件个体的小事,肯定也是遵循那些规律的吧。就会从心里相信我所经历的一切黑暗都与我的性格和未来紧紧连结,也劝诫自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陶然,你知道吗,我这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就是选择文科。”

陶然嗯了一声,摸了摸宋宁的头。

“文字真的是美好的东西,而诗在所有的文学形式里,又是最美的。所谓诗情画意,大概是人世间最浪漫的意境。”

“嗯嗯,陶然,我也想把自己的生命活得美一点,时常吹吹风、看看花,偶尔写写诗、念念词。我们的传统文化,太宏大而丰富了,它们带给我们现代人的滋养和启发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看到我们国家这几年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教育力度,我很开心,有些东西,就是要加一点强制的因素才能打开了解它的大门,有些人就需要被推一把,才能进入那个世界。”

“这一点我很赞同你,宋宁。我们的文化自信必须要有迹可循,有传统底蕴作为支撑,尤其是在我们现在政治、经济、社会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的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了影响这个国家最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是现在的影视题材还是社会整体价值观,都在通过文化的形式体现和弘扬爱国主义。”

······

“对了宋宁,下次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毕赣导演的《路边野餐》,你来我家,我们一起从电视上看,之前因为里面的几句台词就收藏下来了,一直还没有看。”

“什么台词呀?”

“‘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还有一句,‘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

“好。”

上一章 第三章 (八) 陶然宋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