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轩睿迷城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非同人  古风冷情     

刑部易主

轩睿迷城

眼见着严岳罪的陵王神情有些微微疑虑,严岳本是刑部尚书,负责刑部的一应事宜,眼下严岳落马,尚书一职空缺,想必刑部的一众官员都想去争夺这个位子,刑部是掌握在太子手上的重要部门,宁王未对太子出手,太子便自损了两位重臣,宁王心中自是会十分感谢这位擎州知府和擎雳帮帮主的。毕竟能让太子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的人,也没有几个,太子一向在朝臣们的掌握上胜过宁王许多,宁王也多次想与太子平分秋色。严岳的位子倒了,就算刑部的人不争,宁王又岂会平白放过这个机会不从中作梗。到时候太子,宁王两向争抢,这刑部又群龙无首,短时之内还可以勉强支撑,若是陛下再有所犹豫,这刑部可真的要乱套了。可是陛下到底是会选用太子的人选还是宁王的人选呢?又或者说陛下这次谁的面子也不肯给,想要找一个不偏不倚,两边不靠的人来接任刑部尚书,图个安心呢?

  若说刑部的事还算还算好办些,那么擎州的事就是恰恰相反的,刑部易主事关日后刑部政务将交由何人主持,擎州的易主就关乎到擎州百姓们的生死,可谓是人命关天。

  现在擎州的官员和百姓们应该还不知道方桓出了事,可是擎州今年遭了灾荒,又遇上匪帮与官府勾结鱼肉百姓,势力猖獗。擎州土地日渐荒芜,已有百姓饿死,若是再如此下去只怕到时不仅仅是擎州百姓性命不保,只怕连京城都有断粮的危险。

  楚文帝见陵王的目的已达,但还是神色怪异,想来定有他意,于是道:

  “文宣,你还有什么事吗?”

  陵王原本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楚文帝,只怕他会多想,见他已出此问,便横下一条心,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案的难处远不在于此,父皇细想,刑部易主必起争端,擎州之事事关重大,每一桩一件都关乎朝堂政事,民生民意,甚至是天家威严,望父皇裁断。”

  陵王行礼道。

  原本以为楚文帝会雷霆大怒,自己也做好了被贬谪的准备。

  可是,楚文帝听完后想了一下,并未动怒,而是语气平稳的向陵王道:

  “那依你之见,朕该如何裁断才好啊?”

  “儿臣自知远离朝政多年,刑部之事插不上手,此事还应询问吏部尚书。儿臣只是觉得擎州的事事态紧急,现在再来选择主事人选已然来不及,所以儿臣想亲自去擎州主持赈灾,还望父皇恩准。”

  陵王神色坚定的说道。

  他并不知道楚文帝听完后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同意,会不会认为自己这是先下手为强,抢功夺势呢?

  楚文帝觉得陵王说的在理,若是让太子或是宁王去还不一定会是个什么结果呢?让陵王去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楚文帝神情缓和道:

  “文宣,你有此心朕心甚慰。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恐有多方阻挠,你说得对,若是没有一个中正之人,怕是会适得其反,所以朕决定封你为摄政王,明日启程前往擎州主持赈灾。”

  “儿臣谢父皇隆恩。父皇儿臣还想从府中支出些款项,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陵王领旨谢恩后又道。

  “文宣,你当真是要挪动私库吗?那日后陵王府……”

  楚文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犹豫道。在自己的印象里,这十年来自己几乎没赏过他什么,近期的恩赏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若他当真要用私库,恐怕就要动用家底了。

  “父皇,擎州百姓们的性命要紧,儿臣府中生计可日后再从长计议。”

  陵王见楚文帝有所犹豫,当下忙道。

  楚文帝见陵王已无犹豫之意,当下便道:

  “好!你所请之事朕准了!来人,今封陵王文宣为十珠摄政王,与太子一同辅政,明日启程前往擎州主持赈灾,特赏其黄金千两,现银百万,一应物资若干,用于赈灾及后续事宜。另外,你还可以带一名你府中的心腹爱将随行为你分担些事务,也免得让你一个人辛苦。”

  “儿臣谢父皇隆恩。儿臣告退。”

  陵王得旨意后,只是行罢大礼谢恩后,便退出了养元殿。

  陵王走后,楚文帝低声吩咐明诚道:

  “明诚,召吏部尚书觐见。”

  “是。”

  

  不多时,吏部尚书***进殿行礼:

  “臣***参见陛下。”

  楚文帝目光如炬的看向阶下的***,道:

  “陈卿平身,朕叫你来是想问问你刑部尚书的人选之事。”

  “怎么?严大人他……”

  “这个你且不要问,只管回答朕便是。”

  “是。陛下,这朝中六部尚书卸任交替当以每人近五年的年终绩考为标准,而这刑部中近五年绩考每年都是上等的是刑部正四品掌律令文奕君。依臣看,陛下应当让此人接任刑部尚书一职。”

  ***见楚文帝自自己进殿后一番奇怪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刑部严岳出了事刚想问便被楚文帝挡了回来,便知略犯了忌讳,不再多嘴,恭敬地回答了楚文帝的问题。

  “既然这文奕君的政绩如此优秀为何在刑部只是正四品呢?莫非……”

  见楚文帝对吏部的办事有所怀疑,便将身子伏的更低了些,道:

  “陛下,此事是臣的疏忽,糊涂所致,既然严岳已经卸任,那臣这便……”

  “陈卿,朕只是随口说说,你又何必如此呢?传朕旨意,即日起文奕君接任刑部尚书一职,掌管刑部一应政务。”

  楚文帝也并未动怒,而是缓和又平淡的笑了笑道。

  楚文帝见***如此反应,便知这文奕君想必定是平日里性情怪异,少有人缘,又奈何政绩优等,又不好职位过低,这才就职正四品掌律令。

  “是。臣这便去。”

  “罢了,朕自会传旨,你先去吧。”

  “臣告退。”

  ***的神情有些尴尬,刚想起身一礼出殿拟订条陈,又被楚文帝叫住。见此事不必自己去做,***又见自己呆在这里碍眼当下行礼出殿。

  

  “不知你们都听说了没有?今日早朝后陛下亲自下旨晋封文奕君为新任刑部尚书。”

  “什么?为什么是他啊?这刑部中比他高的人有的是,陛下怎么会偏偏选中他这块硬石头!”

  “唉!谁知道呢也许陛下是看他年终绩考成绩不错,才提拔他的吧!”

  晌午旨意宣到后,刑部一众官员来到刑部政事厅面见这位走马上任的刑部新贵——尚书大人文奕君。

  走到了政事厅前,只见阶上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清瘦,看上去不过三十几岁,身着一袭紫色官服,头戴黑色乌纱帽的的人影负手立于阶上,默默的注视着下面的一切,这个人便是刑部新任尚书,文奕君。

  说起文奕君,在刑部可是个人尽皆知的怪人,平日里只是忙着处理手头的事务,虽说与其他官员一样每天在刑部,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僚,可就是如此刑部里的官员们却鲜少和他说过话。有时就连严岳都快忘了他的存在。

  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奕君,却在每次年终绩考时高居榜首,连严岳都占不到上风,屈居第二。也许就是因这样冷若冰霜的性格和傲人的成绩让人们不敢靠近,甚至是敬而远之。

  如果说刑部是太子的势力范围,那么严岳及其他刑部官员自然算是太子的谋臣,可是这位文掌律令却是两边不靠。随时都是一副凡人不理的态度。看了他这态度的人多半都会想“切!你当你是谁啊!”

  文奕君站在那里直勾勾的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也许是害怕刚才那番话被他听了生气,还是做贼心虚,官员们刚才还是一副不屑一顾,甚至有些嗤之以鼻的嘴脸,在看到文奕君时瞬间烟消云散,变脸变得比天都快。

  见瞬间气氛有些僵持,为免尴尬,侍郎与官员一齐向文奕君行礼道:

  “参见尚书大人。”

  文奕君见官员们看到自己之后行礼的样子,再想想之前他们是如何对自己的,心中不由暗道:哼!这些人还真是墙头草啊!昔日严岳在的时候他们便是如此,如今他不在了,又来奉承我了。不就是怕受牵连吗!也难怪这些年尚书都换了好几个了,他们总能安然无恙!

  文奕君心里对这些人的阿谀奉承可谓是厌恶至极,但面上却丝毫不漏。仍是面不改色的转身走进了政事厅内。

  众官员们见文奕君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没理会他们,心中有些愠怒,可是毕竟时过境迁,如今人家当上了尚书,自己还是只能屈于人下,这感觉简直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现在官员们心里都想着怎么讨好这位大人,让他快点忘了之前对他的冷眼相待。此一时彼一时,刚才还是怨声载道的样子,现在全都变成了恭敬有礼,德才兼备的清官。

  进了政事厅,众人行罢主次之礼后,全部负手而立,似是在等待尚书大人的吩咐,文奕君见此不由一笑,从前自己还是掌律令的时候便见识过了他们的本事,没想到今日一见竟更是大开眼界,看来还是低估了这群老油条的花招。若不能整顿刑部,遏制这种风气,到时候陛下会连自己也顺带整治了。

  文奕君见气氛有些尴尬,却又想着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于是手中一边翻阅着刑部这些年来的政绩册子,一边道:

  “各位都紧张什么?呵!我知道各位都怕我会用如今职权报昔日之仇。这一点,还请各位放心,我文某如今已是朝廷命官,拿朝廷的俸禄自然要替朝廷办实事,所以我今日在此为各位立个规矩。”

  听到他前半句话官员们稍稍放心了些,可这后半句话倒是听得他们一身冷汗,心中一阵打鼓,这位文尚书到底要怎么立规矩?

  官员们一齐再次躬身行礼道:

  “下官谨从大人教命。”

  文奕君慢慢放下手中的册子,站起身来走到众人面前,目光如炬,语气坚定的对众人说道:

  “教命谈不上,只不过这刑部近些年来的政绩很不尽如人意啊!大案要案更是一拖再拖,更有一些案子因为证据不足未扣人犯尚未开审,还有些案子尚未审结人犯已死。可见刑部如今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连一个人犯都看之不住,日后陛下该如何相信我刑部?因此我决定请各位在百日之内将这一应陈案尽数审结,此事我已禀报陛下,各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众人听了这话,皆面面相觑,百日之内审结三年来的陈案,这简直不可能,在京城中一桩简单的盗窃案尚且要查个几日,况且这些案子也并非这么简单,想要百日内全部审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是皇帝陛下亲审也不可能。

  文奕君见大家迟迟未曾答话,便知他们心中所想,不过是觉得就算在百日内真的审结全部陈案也未必会有多大好处,不过是审案有功得皇帝的几句夸奖罢了,日后若还有何大案要案,说不定皇帝会毫不犹豫的让刑部调查主审,到时候审结了倒好,没审结那可就不是革职那么简单了,恐怕是要身首异处喽。

  文奕君神色又严肃了几分道:

  “不过各位也不必有太大压力,这百日之内我文某会与各位一同共审陈案。”

  当初就是怕自己在这边埋头苦干,等到审结时功劳又全都是他尚书郎的了,这种事情在刑部可并不少见。

  早在十年前,严岳刚刚中举,得皇帝赏识,任刑部尚书。严岳上任时也曾像现在的文奕君一样力主整顿刑部内部事务。

  七年前,严岳第一次审理刑部要案,当时的情形文奕君和大家都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时的严岳与刑部一众官员一起调查线索,主笔卷宗,共审人犯,案子审结后呈报陛下,楚文帝颇为赏识严岳的能力,也就是只在嘴上夸了他几句。

  后来的几年中每次审理案件,无论大小严岳都只是督派任务,鲜少亲审,但让大家都想不到的是,每次刑部审结案件呈报于御前严岳每次都在结案文书上写自己的名字,见驾面禀案情时都是只说自己的功劳,明明是刑部官员们一同的功劳,被他这样一说,倒都成了他严岳一人的功劳,别人出的力他好似半点也没看见似的未提只字片语。

  当时众官员虽都心有不甘,但却都是敢怒不敢言。

  说来也是奇怪,当时刑部中竟有一个四品掌律令当面质问了严岳一番,结果虽是不得而知,但有传闻说严岳觉得被人当面戳穿恼羞成怒,从此再也不和那人说一句话,就当那人是死人一般,管他什么年终绩考榜首,全然置之不理。

  当然刑部的人都清楚这个人便是文奕君,虽然心中都赞同他的做法,但为了自己的位子不倒,刑部的人竟都不约而同的开始疏远他。

  如今他这番倒是让大家都想到了严岳,大家心里或多或少都觉得这个文奕君多半也会和严岳一样,现在的做法不过是想在陛下面前挣个脸面,官僚面前出出风头,耍耍威风,等脸面挣到了,风头出够了,他就会变得和严岳一样,将整个刑部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

  见文奕君这样说,众人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半,这件事虽不知结果如何,但如果办事不利,牵连的就不只是自己了,若能拉个垫背的,纵使结果再不好,也不会更糟了。

  众官员们当即未敢再多说些什么,一齐行礼道:

  “下官领命,定不负大人和陛下所托。”

  文奕君并未理会众人的虚礼,只是面无表情的挥了挥手,示意众官员们可以走了。

  官员们见他如此都以为他已心生厌烦,当下全都识趣的离开了政事厅,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上一章 严岳落马 轩睿迷城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