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重启之谜山诡女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盗墓笔记同人文  邀请驻站 

入山

重启之谜山诡女

没想到这刚出来,就怪事连篇,甚至还霉运连连,这让我不由得有点后悔来了,心里想着是后悔来了,但实际还是感谢自己来了,不然都不知道自己这些时间有多懒散,果然这舒服日子过多了,在陷入这种情况,哪怕是小小的突发事件,我都像是回到了从前似的

胖子在一旁喘了口气,就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我歪头看着他,向他伸出手,示意他拉我一把,我不知道胖子的视角看我现在这样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这样子一定显得自己很矫情

“我说天真,你这真是过日子把自己过回了城里小少爷了啊?”胖子边说边把我拉了起来,我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被他提溜了起来

“可能吧,我好像是有点那么力不从心了”

“你啊你,我就说你该跟着小哥一起锻炼锻炼了吧,你非不听,就你现在这身子板,能行吗?”胖子一脸担忧的看着我,我被他说的不乐意了,瞪了他一眼,甩开他的手跳到一块石头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说:“你说我什么都可以,但你就是不能说我不行,一会儿我实际行动证明给你看,我就算不锻炼,我身子骨也是杠杠的,照样行”

“嘿呦,那行啊,胖爷我等着瞧呢”

我笑笑,没说话了,拍了拍手,收了绳子,就和胖子回了营地,刚到就看见营地那儿有个人影,是我熟悉的人影

“哟,小哥,你可算舍得回来了啊”胖子最先跑过去说了一句,我则是在他后面慢慢走过去的,闷油瓶没有回应他,只是递了个东西给我,我摊开手心一看,闷油瓶递给我的是一块圆圆的东西,摸起来感觉像是铁,但是看着又不像,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我发现,那东西一到我手上,周围的树林就恢复了正常,我看到的不再是一片幽幽的黑,而是正常的绿了,现在我明白之前闷油瓶干什么去了,他肯定是找这东西去了

“小哥,你是不知道啊,你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咱的天真,那奇特体质又升一阶了,直接让山体滑坡了”我刚想对闷油瓶道声谢,胖子却先一步开口,提的就是刚才那件事

我盯着他看,说:“胖子你够了啊,别揪着一件事老提”

“这不得分享给小哥也知道知道嘛”胖子说完,还对我做了个鬼脸,我瞬间想丢东西,就差点没把手中闷油瓶刚刚给我的东西朝他丢过去,但还好,刹住车了,没丢

“我知道”

闷油瓶突然的说话,让我和胖子愣了一下,他说他知道,他知道什么?胖子疑惑的看着闷油瓶,我也奇怪的看着他

“小哥,你知道?你知道什么?”

“刚刚那山体滑坡,是我”

我一瞬间惊了,原来刚刚那是闷油瓶搞出来的动静,同样惊了的还有胖子,他更是惊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我看了,伸手帮他一把,帮他把嘴巴给合拢了

“小哥,你是怎么弄出那么大动静的?”好奇心又泛滥的我,忍不住问了他

“机关”

闷油瓶淡淡的吐出两个字,但这我当然能想到啊,能导致山体滑坡,这可不是一个人能干得了的事,那肯定是机关,于是我又问了一遍:“是什么机关?”

“这个山体,都是架空的,破坏其中一个支力点就行”

闷油瓶这回的回答,让我明白了,原来这座山,不是实的,是座空心山,并且整座山,似乎就是个巨大的机关笼,如果进去了,不小心破坏了一个支力点,那么就会被活活埋在下面,窒息而死,不过这个机关貌似是今天才启动过一次,不然这山不可能在存在的

“合着这儿就是一活葬坑呗”胖子吐了口唾沫接着说:“这谁那么闲的没事干啊,整这么个家伙事儿,我看设计这种机关的人,一定是缺心眼”

听着胖子的絮絮叨叨和吐槽,我没有接茬,闷油瓶则是说了一句让我们接着赶路,我们当然也没异议,就收拾好东西,接着走了,这座山,是座小山,很快我们就翻过山,来到了一处荒地,啊,当然,也不是很荒,毕竟还有一个小村子

我们快速下山,走到一块石碑前,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丁李湾自然村”

虽然时间已经进入初夏,但位于皖南山区的新庄玉溪镇依然细雨霏霏,雾气腾腾。通往丁李湾的山间乡道,两侧山势不高,河流、水塘颇多。在通过了一处传说曾有神仙在此下凡的石桥――神留桥后,丁李湾自然村很快闪现。

从村南头的大水塘北岸朝南望去,映入眼帘的5座大门楼一字排开,青砖、白墙,屋檐高耸挺立。这种建筑风格,与附近村落新建的不少现代民居有共通之处,但这里明显更加雅致,精细,更具视觉冲击力。

走在塘边,看着对岸的民居的倒影,看着大门楼正对着的小山,江南水乡那种雅致感觉油然而生。

往里又走了点,我们才注意到,村前的这个水塘北岸呈弧形,东西两个尖角,包括再向北的小山,呈月牙形,圆心都向着民居方向。“这里的民房有山有水,说明风水好啊”。胖子嘀咕着

哪想刚说完,就有个老头迎了上来,接了胖子的茬

“这个塘叫望月塘,也叫腰子塘、元宝塘,远处的山叫对面山,也叫月亮山、元宝山。听前辈们讲,我们这个地方,山水相拱,祖先迁到这里,认为能聚财,是‘风水宝地’,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老头说。

“哟,是吗,那看来我们这是来对了地方了啊,敢问您是?”胖子见有人接茬,便也不避讳,开门见山的问人是谁,老头也是个自来熟的,直接就告诉他了“我是这个村的主任”

我们听到老头说是主任时,惊了一下,原本以为是什么农民,结果是村主任,胖子见这位村主任很热情,而且似乎是有什么说什么的角,就开口问了他这个村的情况,还谎称我们是来做实地考察的,结果,这村主任他信了,还号召了一众村民,来给我们讲解

据他讲,丁李湾村人口目前有500多人,祖籍均在皖南、赣北一带。虽然现在并非大村、富村,但在明清时期,丁李湾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而且出了知县、知府等官员和不少富贾,名声在外。

古朴庄重

彰显江南特色

与以往我所见过的普通的豫南民居相比,这些依水而建的徽派民房,超出坡瓦高度的门楼马头墙最为抢眼,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外观。

在最东侧的一处门楼,锯齿式房檐下的砖雕、石雕上,各种彩绘的花卉图案依稀可见,十分精美。门枕两侧石礅上,也有着花瓶插花镂刻。整个门楼,古朴庄重,保存相对完好。

紧邻该门楼东侧的门楼,更加高大,门枕石礅包括屋檐彩绘上都出现了麒麟镂刻,而且屋门上方的八卦造型窗户,出现了彩绘,但其房门朝向偏东方向,并非正南,显得尤为另类。

“我小时候就听上辈人说,这叫‘歪门斜道’、就像影壁墙一样,‘财不外露’,可以‘聚财’,有老人说,是因为房主祖籍在偏东方向,是想缅怀家乡。”丁李湾村村民说,该房之所以排场一些,是因为房主是明朝时候一位县令,“只知道他姓李,具体叫啥,谁也没记得”。

沿着塘边青石铺就的路面向西,有一处高约1米的台阶,这也使得西侧的3座门楼比东侧两幢看起来更加高大。高台之上的第一家门楼,屋门两侧墙体内角并非直角,而是呈现喇叭口状,这被当地人称为“八字门”,古时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使用。屋门上方的八卦窗户更加精美,而且上边还另开了较小的洞口,被称为“望口”。屋檐彩绘和屋门横梁头,还都出现了龙的图案和造型。

“这户主人叫李维屏,是清朝四川隆安的知府,官在这儿当得最高,房子自然盖得最排场。”村主任说。

再向西的两处门楼,虽然没有出现龙的造型,但与县令私宅一样,出现了麒麟等元素。按照丁李湾人的说法,这叫“你是县长,我是大老板,你有权,我有钱,咱谁也不服谁”。

错落有致 马头墙映衬下的水乡之韵

除了这5座临塘门楼外,在村中弄道里,还保存有其他12处错落有致的门楼,但相对于临塘的代表性门楼,略显小巧和粗糙。

村中的弄道不但窄,而且曲折,但两边依然留出了雨水槽、排水沟,加上路面均由石块、石板铺成,看上去小巧玲珑,但功能齐全。此外,不管是从临塘的大门楼抑或弄道里大门楼进去,里边都还有若干个小门楼,这在当地叫“一环套一环”,可防御外人侵扰。

丁李湾目前最深的宅院,有四五进深,而据通过土改分到“知府宅院”居住的76岁老太邬嫦娥讲,这里早期的宅院,最多曾有13进深,但后来不是自然倒塌,就是被人破坏了,没有保存下来。

从“县令门楼”西侧的弄道进去,穿过两座门楼,可见几处保存相对较好的后宅,其各种造型的砖雕、木雕、石雕与两条屋檐、条石台阶、石礅基柱,天井格局的建筑手法,加上宅院与宅院间隔的马头墙,徽派风格十足。

这些宅院还有一个共有的独特设计,那就是在门楼门枕两侧、宅院屋檐下方,都有若干个内大外小的孔洞。按照村民的说法,这是为了在遭遇外人侵犯时,方便房主朝外多个方向发射火铳,“也可以朝外望,观察敌情”。

这里所有的门楼、宅院,均是石头做成高地基,上砌大青砖,但从一些受损的地方看,内部均为土坯,这种节省材料又基本不影响质量的工艺,被当地人称为“包青”。至今很多“包青”墙体依然平整完好,连裂缝都很少见。

“这是先人用糯米、窑灰、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的,可以跟砖融合成一体,非常坚固,非常耐腐蚀,也叫紫金灰,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泥吧,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做了。”村主任说。

丁李湾现存的宅院中,村东的一处绣楼不能不提。与其他宅院不同,该院紧靠门楼的山墙上,大窗周围有青瓦飞檐,“这房主以前是地主,每逢千金出嫁,都在这里抛绣球,平时也是戏班子唱戏的戏台,村里人就在下边的广场看”。

漫步在村中老院、弄道,触目所及的墙倒屋塌让人伤感,但这些风格统一的徽派建筑里,那晓风残月的清雅韵味,依然不减。

损毁严重古建亟待保护

丁李湾村民居最早建于明代,随着人口的繁衍逐渐形成规模,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丁李湾依然保存完好,但随后发生的一场运动,让丁李 湾遭遇了大劫。

当时施行‘破四旧’,村里很多房子的木雕、砖雕、石雕都被砸了,包括屋顶山神兽,都不存在了。有些村民嫌可惜,就用泥巴糊住了一些,才算没有毁完,现在很多彩绘、雕刻上都很脏,都是因为被糊的原因。

而据村支书介绍,目前该村仅剩下了17处门楼、8条弄道,房屋也只有不到百间,而在20年前,光门楼就有28处、弄道17条,“很多村民要拆旧房盖新房,嫌老房子破旧、占地,就拆了,我们想拦也拦不住”。

典籍记载,丁李湾始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当时田地1万多担(一担相当于现在4667平方米),房屋600多间,有“李氏庄园”之称。至李维屏时期,庄园四周城墙环绕10多里,并有东西南北四道大门,内有800多人居住。

“去年,塘边的县令门楼,内墙塌了,镇里和村里筹了1万多元修补,才没有塌完,要不然,现在塘边就不是这5个大门楼一字排开的景象了。”村支书说,除了门楼、宅院大量坍塌外,在村东泼河水库蓄水时,最具徽派气质的李氏祠堂也被水淹没。

“现如今,村子损毁越来越快,要是这样下去,也许10年、20年之内,这个徽派古村落就永远没有了。”他说。

听到这,我们内心也深为感触啊,都很惋惜,不过也庆幸,我们在这村子消失前,来到了这个地方,见上了一面,不然,自己就错过了这么美的地方了

一路的游逛下来,时间也花去大半,村主任把我们安排在了一处名宿里,不得不说,这里的名宿都好漂亮,又小巧,让我都有点像留在这永远住下来的想法了

上一章 启程(三) 重启之谜山诡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又幻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