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终结者:废土世界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原创之王征文  科幻末世   

第59话 后记

终结者:废土世界

从“l’ll be back”到“l won't be back”,火了三十多年的终结者,绝对堪称一代人的经典。

詹姆斯卡梅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阿凡达》与《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终结者》系列电影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被收录于20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电影,在他所拍摄的电影中,基本上都是好评一片,票房也是水涨船高,名气也越来越大。

《终结者》最初的创意,其实最终来源于他的一个梦,据说,他在梦里被一个金属骨骼的机器人追杀。据詹姆斯·卡梅隆自己回忆,当年他完成这个剧本之后不少人想买,但他坚持要自己当导演自己来拍。

剧本写好了,可是主角该谁演呢?

这时候,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经历相似的人与他走在了一起,看过终结者的朋友都知道,他就是阿诺施瓦辛格。

卡梅隆原本没想要用施瓦辛格来演机器人,因为他觉得长成施瓦辛格这个样子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机器人;而施瓦辛格也以为自己是要演英雄主角,结果却被导演安排来演一个傻了吧唧的反派机器人,满心以为这是一部烂片。

可结果与施瓦辛格想的截然相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审美观念就是喜欢向他这种肌肉男,再加上卡梅隆的非凡创意,终结者不仅成为了当时最火爆了科幻片,还使自己的名利双收。

荧幕中他那冷酷的机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ll be back”这句台词也一炮而红,如果你穿越到1984年的美国,你可以看到大街上几乎有一大堆人带着墨镜,嘴里狂飙这句话。

7年后(1991),卡梅隆拍摄了《终结者》的续作—终结者2:审判日

这部电影获得了比第一部还大的名气,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极少数的成功续作,里面的施瓦辛格从反派机器变成了正派机器,剧情设定的反派为更先进的T-1000液态终结者,这无疑是电影史上的又一次创新,一提到液态机器,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终结者2。

不仅仅在创新上有所提升,在剧情刻画方面也是比第一部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竟然开始慢慢理解了人类的感情,在最后沉入钢水之后伸出的那个大拇指也成为了终结者系列电影中最感人的泪点。

终结者2也是唯一一个能与阿凡达平起平坐的电影,它们这两个电影的评分均为8.8分,均获得了奥斯卡金奖,均好于百分之九十八的动作片、科幻片,书写了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1991年,被影迷们盼望已久的《终结者2》终于浮出水面,这部影片震惊了影坛,并且赚得了2亿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了六、七项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音效剪辑等奖项)。

无疑,这部影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个会变形,脑袋被霰弹枪打出一个大窟窿但能够很快恢复的液体金属人T一1000,当观众第一次看到"他"在大银幕上的表现时,无不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终结者2》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人们终于相信,电影表现已经无所不能,唯一的制约只是人们的想象力。从此,电脑生成影像在好莱坞大行其道,恐龙、外星人、龙卷风、小行星纷纷登场,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神奇画面。

但《终结者2》的出色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单个的特技形象,它在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 除了变形金属人的惊人"表演",本片还安排了打斗、枪战、追逐、爆炸等各种刺激性场面,这些场面合理搭配穿插,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要,又成功地避免了堆砲和重复。在每个单个的场面中,卡梅隆也发挥了卓越的导演和剪辑才能,在场面调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时间的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终结者2》中,从未接受过正规电影训练的卡梅隆表现出惊人的成熟和老练。这个相对复杂,多线推进的故事被他讲得有条不紊,节奏也被控制得张弛有度,是极好的编导结合的范本。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缘故吧,卡梅隆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包袱,他广泛吸收各种类型片的养分,创造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简洁、实用的摄影和剪辑方法。 但光靠出色的特技和编导的技术,并不能造就一部出色的电影,《终结者2》还有灵魂一一扎实的主题和丰满的人物。

《终结者2》的故事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类能否避免因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而造成的灾难,而这个主题又是建立在一种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假设的基础上。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使机器自然地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对人类造成灾难。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卡梅隆着意塑造了几个特色鲜明的人物,除了琳达·汉弥尔顿的女性英雄主义形象和爱德华·福隆扮演的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演绎的"终结者机器人T一800"。

编导成功地挖掘出这位"肌肉明星"身上的表演潜能,把片中那个"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杀人机器表现得丝丝人扣,非常令人信服。在一部成功的科幻动作片里,只有思想和人物提供血肉,特技效果的丰富羽翼才能附在上面,带动着观众的想象力展翅高飞,《终结者2》正是这样一部影片。 当然,以艺术片的标准衡量,《终结者2》的思想当然比较浅薄,人物也比较平面化,但对于一部强调视听效果的科幻动作片来说,这样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刻画恰到好处。

最后,《终结者2》里那个被子弹频频击中而不倒下的"魔鬼终结者"的形象正好能使人们潜意识中攻击和自虐的压力得到很好地宣泄,这也是很多人看了这部影片大呼过瘾的原因之一。

比例平衡的结构、较为深刻的主题、有声有色的人物、有条不紊的叙事、精确的节奏控制,以及登峰造极的特技效果,能够满足观众的从感官刺激、理性斥求到潜意识层面的诸多需要,一部影片拥有了这一切,已经可以被称为经典之作,更何况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超乎想象的惊人创意的基础上!

这也就难怪《终结者2》被众多的影评人列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影片之一,更有无数影迷把这部影片奉为圣典,不但在影院里看了又看,甚至手拿录像遥控器对它进行逐格的研究。

不过,拍摄完两部终结者之后,卡梅隆就把该电影的版权以一美元的价格卖了,后续的终结者3、终结者4、终结者5、终结者6的评分与票房也如断崖式下降{有些夸张了}(终结者3豆瓣7.4,终结者4豆瓣6.7,终结者5豆瓣6.9,终结者6豆瓣6.8)不过它评分最差的一部仍然好于百分之五十二的科幻片与动作片。

而我写的这本小说类似于它的外传和改编片,时间设定于未来的2032年,因为写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中国军事网发布的一个单兵外骨骼机械甲,再加上刚看完复联四部曲,钢铁侠的各种战甲让我焕然一新,我想:能不能创造一套类似的防具的东西写到这本书中?

毕竟这是未来战场,有点科幻化的东西也不过分吧?

考虑到人类处于弱势,我便把战甲降级到了护甲,如果真的要用本书中的相关护甲–普通精英士兵的护甲和重甲兵,与钢铁侠战甲比,我敢打赌,钢铁侠初代的MK1都能吊打本书中的护甲。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原本想不加入施瓦辛格(本书中的正派T-850)的,但是,终结者系列电影的核心可就是他,所以我强硬的改动了一下终结者系列电影的某些设定,将他强加到剧本里来了。

而天网号航空母舰,灵感来源于复联2与一个自媒体发布的空中航母的视频;天网抵抗军的飞行战舰,灵感来源于我在其他科幻作品里所见到的大型飞船;磁悬浮动能车,则来源于磁悬浮列车等。

其实,我这部小说刚开始写的时候效果并不好,但我靠的就是终结者系列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与它早期对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性与在当时的震撼特效,努力的把他写完了,说真的,我也没想过我竟然能写这么多字。

终结者系列影视的冠军地位决非浪得虚名,这与它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风格和出色的电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开的,是非常奇特、充满科幻的电影。剧情的跌宕起伏,它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风格和出色的电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令人震撼。

上一章 第58话 尾声 终结者:废土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