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彼端思维录
本书标签: 短篇  杂话随笔 

有心之过,无心之失

彼端思维录

蔡康永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在理:“过失”=“过去”+“失去”=“无法挽回”。《奇葩说》的舞台能笼罩在他的光环之下确实是一大幸事。蔡康永曾自称为读书人,从他的嘴里说出不少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发人深省、甚至醍醐灌顶的名言警句,这些句子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也督促我不断前行。很难说,他于观众,于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因为世界上的读书人一抓一大把,而像蔡康永这么成功的读书人,绝对是万里挑一的。

让我们把话题折回来,大多数时候,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过失都是无心造成的。比方说人为失误造成一千万支疫苗报废,比方说世界上总有人会犯的“kill time”的失误,比如我整天出门忘记锁。这些失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过去了,而且无法挽回。这是基于我们宇宙特有的时间不可逆性和熵增定律所决定的,用句俗话来说:“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

我们常常警惕犯错和后悔这些事情,因为后悔存在的原因是某些时间节点上的不尽如人意而导致的整件事情的效果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如果”属于马后炮的范畴,如果我那时怎样怎样,我们时常能听见这样的话,但人非圣贤(神仙),孰能无过?就算是神仙本仙,他们犯了错也会用更高级或者常人无法理解的手段(比如障眼法)去弥补、去掩盖。当然这些神仙犯错的情节也是我们人类幻想出来的,而他们的解决方式并不能作为我们的技术性指导思想。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过错或许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特质以及这个宇宙本身应有的样子。(这么说的原因当然不是找借口掩饰错误,毕竟时间一旦过去,错误就硬生生硌在那里,谁也无法更改)试想一个从不犯错的社会,社会高度发达,流程一成不变,人与人之间除了身份ID和家族归属毫无差异可言。这样的世界,只有用“无聊”二字可以形容。

错误,在生物学上更多体现为基因转录的差异性,比如细胞有丝分裂时,脱氧核糖核酸上的碱基对有一定概率不能完全匹配。简单来说,儿子会继承父母各自的模样,但不是完全继承。当然基因复制产生变异的原因至今成谜,或许会和“宇称不守恒”有一点关系。宇称不守恒缔造了正物质的宇宙,而基因变异则成就了精彩纷呈的世界。如果没有宇称不守恒,整个宇宙仍然保留在“混沌”之初的奇点里;如果没有变异,那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仍然生活在大海里,以蛋白质的形式永远存在。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错误或许是熵增的副产物。熵,指的是系统的混乱程度,混乱的本质则是不可控性和随机性。错误恰好同时也拥有这两个性质,人总是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放下意想不到的错误。熵增的不可逆转性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被称为这个世界少有的“铁律”。因为熵增原则的存在,错误和过失有可能是被这个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世界所允许和鼓励的。况且,由错误引发的技术性革新和科学变革数不胜数,比如双缝干涉实验就曾被称作旧时代物理学上的一朵“乌云”,结果由他带来了诡异的量子力学。

我从不敢说,没有错误就是对的;但我敢断言:没有错误一定是错的。我这么说的意义当然不是为自己忘记锁门而开脱就是了。

彼端思维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