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景仪问灵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问灵问到蔡文姬

景仪问灵

蓝启仁下一个 ,蓝景仪

蓝景仪抱着问灵琴盘膝而坐

蓝景仪君为何人?

蔡文姬 ,名琰,字昭姬

蓝景仪芳龄几许 ?

不知

??????

蓝景仪君于何处?

东汉末年间

蓝景仪因何而死?

积劳成疾,抑郁而死

说罢便消失了,一张纸从空中飘下来: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初嫁于名门之子卫仲道,后来丈夫过世,蔡琰未育子女,结果归宁娘家。不久董卓乱京,蔡琰为董卓部将所掳,并于东汉兴平二年(195年)流落至匈奴,嫁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于匈奴生下二子。

建安十二年(207年),由于曹操在发迹前已和蔡琰的父亲蔡邕相熟,对蔡邕无嗣感到难过,因此十分同情蔡琰的遭遇,遣使以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安排其再嫁同乡陈留董祀,“文姬归汉”亦成为中国有名的故事。

后来董祀为屯田都尉,犯罪论死,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时值严冬,曹操当时正大宴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向在场宾客介绍蔡昭姬,史载蔡昭姬进场时“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最后同意特赦董祀的死罪。

之后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很羡慕蔡邕家中藏书量之丰,但蔡昭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全部遗失,曹操十分失望。不过当听到蔡昭姬还能背出其中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打算派遣十位吏员默写蔡昭姬记忆中的文章。

蔡昭姬认为此举不妥,因为男女有别,礼不亲授,故向曹操建议由她亲自默写,于是蔡昭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

《古今传授笔法》记载:“蔡邕的书法乃神人所授,并遗传给他的女儿昭姬。”

另一方面,《法书要录》亦评论蔡昭姬工于书法,为人甚为贤明。《黄山谷集》更对蔡昭姬的《胡茄十八拍》做出高度评价。

蔡琰传世作品有《悲愤诗》二篇,一为五言,一为楚辞体,以及长诗《胡笳十八拍》一篇,叙述了文姬一生不幸的遭遇。《三字经》中也有提到蔡琰:“蔡昭姬,能辨琴”。水星上有环形山以蔡琰(Caiwenji)为名。

蔡文姬纪念馆在1991年建立,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村。馆内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生平事迹,陈列着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词《胡笳十八拍》,以及蔡文姬在史书中的记载,其中包括《后汉书》中的《董祀传》,还有蔡文姬墓和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一生三嫁:

  初嫁:16岁时嫁给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因病而亡。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再嫁:东汉末年,中原战乱不宁,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23岁的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掳到南匈奴,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在那里生活了12年。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这为她后来创作《胡笳十八拍》打下了基础。

  又嫁:曹操北定中原之后,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曹操当上丞相,念到与旧友蔡邕的盛情厚意,当他得知老友唯一的女儿被掳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千两黄金,一双白壁,要把她接回来。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也不敢违抗曹操,只好让蔡文姬回去。公元208年4月4日(汉建安十三年三月初一日)文姬重返家园,曹操感觉文姬在举目无亲,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于是就替她安排了婚事。曹超选来选去,把目光集中在了生得仪表堂堂,又通晓书史,谙音律的田校尉董祀身上,感觉他俩可能有共同语言,于是就让他们结为夫妻,这年她三十五岁。

  文姬救夫:

  董祀迎娶了蔡文姬之后,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不久就做出叛逆行为被曹操的手下人抓走,并判了死罪。

  蔡文姬听说以后心如火燎,她也体谅丈夫心中的苦闷,然而刚嫁又要亡夫,自己何以立身,受不了这种打击,顾不上打扮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曹操恰巧在大宴宾客,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满坐一堂。曹操听侍从报告说蔡文姬求见,而且在座的大臣名士中很多人都跟蔡邕相识,于是就对大家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多年回来了。大家都久闻她是一大才女,今天和她见见面,怎么样?”大伙儿当然都表示愿意相见。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蔡文姬披头散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她的嗓音清脆,言辞恳切,又说得十分伤心。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高手如林,只要您下一道命令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是严冬季节,曹操看到蔡文姬为救夫,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并且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暂时住在自己家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说她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就说:“既然如此,我想派十个书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蔡文姬惶恐答道:“人们常说男女有别,礼不授亲,请你给我笔墨,我给你默写下来。”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心有所悟,夫妻恩爱,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隐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后来,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上一章 问灵问问到沙雕道友 景仪问灵最新章节 下一章 问灵问到藏色散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