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文学作品赏析
本书标签: 短篇  古诗文言文 

美是生活

文学作品赏析

这是摄于晚秋时节时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之间的一小片银杏林的景色。那日天气甚好,时间正好。在午后悠闲的赶去上课的途中,以一种慵懒、随性的姿态记录下了生活里的美。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秋天,黄灿灿的银杏叶,树下鲜活的同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最显眼的风景就是这两排银杏树。它们有着粗细适中的银灰色的树身,高大挺立,直指半空。它们有着美丽可人的叶子,像一柄柄梅花形状的小扇子挂在枝头。另外一番值得欣赏的景象是地上那一片如金黄色地毯般的银杏落叶。这一片片吹落的银杏叶,我仿佛可以看见它在枝头被风吹拂时摇曳的神态。它们在秋风的伴随下,纷纷纵力的跃入了养育它们的大地。

这时的天也十分漂亮,淡蓝色的天空,普照的阳光,徐徐的微风;一个个小小的元素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阳光洒下,树叶被阳光照得耀眼,仿佛一条条可爱的生命在枝丫间跃动。

树影保持着它的沉默,它似乎在望着这漂亮的天空以及一棵棵如严阵以待的士兵般的银杏树;欣赏着属于它自己才能体会的美丽。而我呢?我作为这场美景美图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感受到的是欣赏美景的快乐以及心情的愉悦。这里有秋的宁静、有秋的韵味、有秋的喜悦与欢畅······

最是那不经意的一片风景更加触动人心。卞之琳在《断章》中曾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处别样的秋景中最令我感触的是树下那两个入镜的同学。起初在这张图片中我看到的第一眼便是那两排黄灿灿的银杏林以及蔚蓝色的天空。后面细看整张图片,发现了这两个可爱的人儿。我举起手机拍下的是两个人以及一片风景,另一个人举起的相机拍下的是一个人及她身后的风景。而那两个人的存在本身就又是一片风景,不经意间装饰了这扇秋景的窗。最是生活中的一份小美好,让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慰贴人心。

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尤其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这样一个命题。他对这个命题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1】生活是最美的智慧。中国在建构马克思主义美学时,大多以“美是生活”为起点。因此在中国大致有着三种关于“美是生活”的中国化阐释。【2】第一种发展的观点最切近车尔尼雪夫斯基本人,这种观点认为“生活就是美的真正本质,也是美的唯一标准。”【3】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生活就是美的本质”的原话,【4】但是他自己更倾向于认定美就是生活本身。第二种发展的观点以“主观派”的吕荧为代表。他是这样评价“美是生活”的——“彻底的唯物论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不是从抽象的一般的美的标准或事物的属性条件来谈美的,他从现实生活出发,两只脚坚实地站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美是生活本身的产物,美的决定者,美的标准,就是生活。凡是合于人的生活概念的东西,能够丰富提高人的生活,增进人的幸福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5】他强调的是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第三种发展的观点是李泽厚对“美是生活”的独特见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任务就在于努力贯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条唯物主义美学路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关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把“美是生活”这一定义具体化,科学化。”【6】

上一章 中国人的国民性 文学作品赏析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