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晚晚的散文集
本书标签: 短篇 

活着

晚晚的散文集

余华在《活着》这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福贵的故事:地主家的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变成了一个一贫如洗的人。他的父亲在一气之下也去世了,福贵也落了个妻离子散的下场。福贵在养大一儿一女之后,悲惨的命运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最后,只剩下了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余华先生用它哲学的思考平静的近乎冷酷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动传神的福贵。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却截然相反,这部小说从头到尾一直用平淡的语言进行叙述。但这是一本看似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说它荒诞是因为将一段精简的历史阶段存在的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地反映到了一个家庭中。正如鲁迅先生写的“祥林嫂”,同样是把许多人的苦集中反映在一个人身上。说它真实又是因为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这部小说中,还对官僚主义、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一些事,进行了辛辣地讽刺。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土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为每一个希望,它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膀上负载着什么。”还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笑着”是一种态度,“活下去”则是要去践行生命的状态,“笑着活下去”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与现实生命。而本书的名字为《活着》,许多人都会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着,一直活下去。余华在书中写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成功,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是活着的意义,有些事情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需要的是,你去负责,去担当。”可见,作者是要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

这本书像面镜子,可以照出社会的疏漏,同样可以照出我们身上的缺点。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读一读,体会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轻人生命的厚重,让它来启迪我们深刻的思考,去担当生命的责任。

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灯明亮,所有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过磨难,才会懂得珍惜,去感受生命,去真爱生命。

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也许拨开书页,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

上一章 稻草人 晚晚的散文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