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西汉攒愿力
本书标签: 穿越  1V1  前世今生的恋情   

疑似故人来

我在西汉攒愿力

未央宫,椒房殿

“这是?”卫子夫看着太子刘据献宝般呈上的一匣子珍宝,不禁面露迟疑,陷入了某种回忆中。

刘据并未察觉卫子夫的异样,自顾自解释道:“下月便是母后寿辰了,儿臣正苦思冥想该给母后送什么寿礼,正巧,底下人献上了不少珍玩,儿臣便从中挑选了不少既有意趣又做工精巧的小玩意儿,还盼能讨得母后展颜一二。”

卫子夫伸手从中拿起了一枝雕琢成串的紫玉葡萄发钗,仔细端详了一二,目露思索,良久,才在刘据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浅笑道:“我很是喜欢,难得你一片孝心了,不过是个小生日,哪值当你这般破费。”

迟疑了下,卫子夫若无其事地试探着问:“这一匣子的好物,我也是有些年头没见过了,不仅精美讨巧,还不落俗套,只是我看着,这像是老物件了,又是这么满满一匣子,不知你底下人是从何处淘换来的?”

刘据以为卫子夫是怀疑这些东西的来路不正,便急忙解释道:“母后多心了,这些都是正经物件,儿臣在坊间有几个铺子,您也是知晓的,这些都是被抵押在质肆的。原主的身份来历,儿臣也是让人查过的,是个寡居的娘子,隐约和隋家商会还有些联系,想来该是个家道中落的商贾之流,一时落魄,周转不过来,这才去质肆抵押了家中好物。”

质肆,也就是后世的当铺,背后多为权贵撑腰,是权贵们收罗各地宝物的一大途径。

闻言,卫子夫也就不再追问,而是拉着刘据说起了家常,关心关心刘据后院几个得宠的女人,还有几个孩子的近况。

待到留刘据用过膳食,卫子夫这才起身相送,但等她回转过身,再看向那匣子被收在内室桌案上的珍宝时,脸色便复杂沉吟起来。

霁月吩咐宫人收拾碗碟,又派发了些活计,刚走进内室,就发觉了卫子夫的脸色不对,便关切问道:“娘娘?”

卫子夫见四下再无他人,便低声道:“霁月,你觉不觉得,这匣子珍宝,来路古怪,又有些眼熟?”

霁月看了看那匣子里珠光璀璨的宝物,沉吟了会儿,道:“娘娘,的确有几件东西,瞧着像是见过的,可又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顿了下,“不过,殿下刚才说,是个商户女抵押在质肆的,或许,是这商户女的来历另有隐情,或者,她也不过是个出面办事的小卒子,背后还有更深的背景。娘娘也别多想了,不管这背后有着什么龃龉,左右与殿下和娘娘是无关的,既然殿下孝敬给了娘娘,娘娘收着便好,这可是殿下的一片孝心呢。”

卫子夫没有接话,而是伸手拨弄起了匣子里的珍宝,在触及那支紫玉葡萄钗时,心头便思索开了。

葡萄产自西域,是张骞出使带回来的,只有少少的一小袋种子,这么些年的培育下来,也不过是在上林苑种了十来亩,而且品相不佳,滋味酸涩,仅作为观赏之用,既无人在意,更无多少人见过,那这雕琢发钗之人,又是在哪里见过葡萄,才能把葡萄雕琢得这般栩栩如生?

忽的,卫子夫眸光一凝,视线落在了另一个物件上,那是个被如意丝绦串着的白玉挂件,两块玉坠被凿空,呈六面方形,其中还各自串着两颗圆润如豆的红玛瑙,晶莹如玉的玛瑙上,还都刻着一个字,凑近一看,那字体既是怪异,又是眼熟。

卫子夫心头一震,瞳孔微缩,惊愕地喃喃道:“玲珑骰子!”

久远的记忆瞬间复苏,眼前烟雾褪去,好似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还年轻的她,询问那个明媚姝色的女子:“泠玉,仲卿对你这般大方,看得我这个做姐姐的,都妒忌了呢。”

那人满不在意,大大咧咧道:“卫青还不是为了你这个姐姐嘛,他想我对你好点,不为难你这个宠妃,这些都只是他对我的贿赂而已。你要是有喜欢的,尽管挑些去。诶,这是葡萄?手艺不错嘛,看来上林苑的葡萄藤结果了,卫青这是让工匠比着雕琢的吗?还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呢。”

那人翻检着一堆东西,又把玩上了一个挂件,欢喜道:“这个好,玉质上乘,薄如蝉翼,深得简约之精髓,而且这个造型,怎么有点玲珑骰子的意味?”

“玲珑骰子?”

“有这么一句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个挂件,就有这么点意思,嗯,等我在上面加点东西,就更像了。”

于是,那人便用刻刀在玛瑙上刻上了四个字。

“这是什么字?怎么看着这么奇怪?”记忆中的她好奇问着。

“呃,”那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着急,竟是没有用小篆字体,而是用了在这个时代谁都不认识的简体字,“这是我以前用惯了的字体,你只要知道,这四个字是‘玲珑骰子’就行了。”

紧握着手中物,卫子夫浑浊不复清明的眼眸里隐隐泛着泪光,她终于知道,自己为何会觉得这些东西眼熟了,只因,她真的曾经见过把玩过,还和那人一一点评过其优劣。

这些,都是卫青当年顶着孝敬的名义送给伊泠玉的礼物,其中有不少,还是他亲手雕琢的,就像是她手中这挂件,也是因着伊泠玉曾对着红豆说过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暗香暗自记下后,又告知了卫青,卫青才偷摸地将之雕琢而出,悄无声息地混入一堆珍玩中送到了伊泠玉手里,聊以寄相思。

只是卫子夫万万没想到,她还有再看到这东西的一天。

质肆,寡居娘子,和隋家有关系。

想到刘据方才所言,卫子夫已经能够确定,那就是伊泠玉。

泠玉,原来你还在长安城吗?

卫子夫心头一颤,她以为,卫青一死,伊泠玉就会远遁而去,此生再不复见了,却原来,竟是还未离去吗?只是,到底又是为了什么,竟使得泠玉要变卖这些东西?现今,人又在何处落脚?

一瞬间,卫子夫很想把刘据叫回来,让他去查一下伊泠玉的下落,可又想到日渐沉迷寻仙炼丹的刘彻,她又只能将这股冲动按捺下来,并把这件事压在心底,谁也不告诉。

“霁月,把这些东西,都入库吧。”

卫子夫将东西放入匣子收好,脸上神色半点不露,已经决定让这些东西再不见天日了。

而另一边,伊泠玉变卖珍玩换来了大笔银钱,又与隋家商会旗下的米铺布庄药铺等达成交易,开始在贫民窟,也就是清平坊施粥。

不过这次,她不再和过去那样采用无偿式的施舍,而转为以工代赈,让清平坊的居民通过劳动来获得粮食汤药和衣物,并重新建设清平坊,让清平坊焕然一新,甚至在这里开设商业街,使得这里的居民都能有新工作,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让清平坊再也不是长安城里最穷最破的贫民窟。

这个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但如果真的做到了,哪怕是指完成了伊泠玉构想中的一半,那她最后得到的愿力也能数以十万计。

要知道,清平坊的居民可是有七八千人,能够有个全新的人生,不再活得像是滩烂泥草芥,而是一个有家有业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哪怕只是勉强温饱,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只有梦中才会有的天堂般的生活了。

对于伊泠玉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大善人,很多人都在观望,清平坊的居民们固然喜不自胜,可外头其他对此有所注意的人,却都心头打鼓,不知是福是祸。

清平坊里的人虽然过得一直都不好,可他们能够活到现在,也是因着有人时不时接济的缘故,就像是当年她做的那样,赠衣施药,设立粥棚,这世间,虽有很多心怀叵测之人,可也有良善又有能力之辈,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尽一份绵薄之力。

伊泠玉的突然出现,还有那大刀阔斧,所谋甚大的姿态,让这些人都开始徘徊犹豫,不敢出面,同时也震慑到了部分宵小之辈,不敢再来清平坊勒索欺压,隐隐然,不过月余,清平坊变成了一个被所有人孤立之地,再无外人踏足。

对此,伊泠玉并不恼火,反而乐得如此,没有人来打扰正好,她就能按部就班地把她的设想变为现实了。

这清平坊,她花费了不少心血,也注定要耗时数载,为的,不仅是海量的愿力,也是想要把这里建设成她的落脚点,大隐隐于市,长安城里,再没有比这里更好地隐蔽她的地方了。

可就在伊泠玉以为没有人来插手摘桃子时,忽的一日,她竟是在她的药棚旁,看到一个明显不是被她雇佣而来,更不像是清平坊居民的少女。

明眸皓齿,素手纤纤,身姿窈窕,观之可亲。

湘黄色衣裙素雅简约,发髻轻挽,不过十六七模样,那举手投足间,足以看出,这是个深闺里养出来的贵女,可她挽袖执壶、煎熬草药的动作是那样的熟稔,看着那些衣衫褴褛、满身污秽的人,眼里是那样的平和温柔,不见半点嫌恶。

“乐姐姐!”

一群小孩子蜂拥而至,围着少女叽叽喳喳,那脸上的笑容,和言语中的亲昵,可见,他们早已熟识。

少女并未嫌弃这些面黄肌瘦,又臭又脏的皮猴子,反而笑了,亲切地唤着这些孩子的小名,和他们闲聊了起来。

伊泠玉没有在意那少女和孩子们的对话,她只呆呆地望着那少女,眼底竟是惊愕与不可置信。

少女固然是很有魅力的,相貌也很是脱俗,可伊泠玉不是没见过比她貌美之人,相反,在伊泠玉所见过的美人里,少女的相貌只能算是中上,可她还是让伊泠玉为之惊艳愕然,只因她的笑容。

这世上有一种人,乍看貌不惊人,可一旦发自真心地展颜一笑,却能让天地万物沦为陪衬,尽皆褪去三分颜色。

她的笑容,好似是黑暗里的曙光,污浊里的清流,是希望,是光明,是世人渴求的一切美好!

望着那少女,伊泠玉喃喃道:“泫音,你知道吗?不管是现代的二十多年,还是这个时空的三十余载,这种富有感染力,让人情难自禁沉沦其中的笑容,除了眼前这人,我只在一个人身上看到过。”

上一章 尘封的珍宝 我在西汉攒愿力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