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走在成长的路上
本书标签: 短篇 

所爱

走在成长的路上

临时兴起,今天的主题,叫做所爱。

转眼清明已至,忙完茶叶店的工作,躯体终于可以全然释放。

以往都是打滴车回家,面对武夷山这大雨,突如其来的思绪,等公交。

确实如散文中所说“不一样的环境定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归于心灵最深处,静下来你便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里,公交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画面。

一位近七十岁的奶奶亲吻孙子的额头,白白胖胖的、还在上幼儿圆的小男孩脸上的笑容如此童真。

下梅居民赶着归家的车却格外显得不急不忙,看车窗边沿的雨珠落下,滴滴点点。雨中金光拂过,落日与余晖被迫若隐若现。

还有,那来来回回的二轮车,车主只缩出头来,将下躯埋没于雨衣里,瞬间溜过,行色匆忙。

这是深居知识渤海中完全体会不到的感觉,事业里的繁与忙怎能抵得过生活的简与闲。

原来充实的生活,需要繁与简的结合,是忙与闲的错综。

而我需要的,就是这种所爱。

2

这一夜,我走在北京城中,寒风闪过我纤瘦的锁骨,掀去了我的脸与脖子之间唯一暖度,凉意渐习。

握着深夜古城难寻的最后一个窝窝头,热乎而滚烫。穿梭于小巷,这样生活纯属死撑,只待有期。

不禁感慨。曾经自以为是的傲骨成了风餐露宿于北京街道的“创举”。

2018年6月至今已有九个多月,本胸怀大志以为北京会是我工作地的第一选择,没想到来这里,发传单成了我养活自己必须做的兼职。

北京还依旧久违地令人向往,红灯霓彩。

能力强的人生活节奏看似很井然有序,但小心翼翼活着、担心会被淘汰出局的人,住的是地下室,日益焦急。白天兼顾工地,周末发传单同并。黑夜里苦苦独撑,兼程赶着毫不入眼的设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要让处于动态中的躯体留着余地,去安抚自认为不凡的灵魂。

可能,在经历多次失败的残酷折磨后才知,爱的不是北京城里金碧堂皇的建筑,也不是质量飞越的生活方式。

而是,努力后得到认可的生存资本。

3

曾经有人建议:“如果气温很高,又要赶很远的路,要面对饿的情形,我建议你买糖和水,带这两样更方便携带,而且糖的能量高,水最能解渴。” 

然而,我两者都没有选择。大概是,别人所认为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最近作业与稿子堆积在一起,得分个孰轻孰重。今天中午赶着梅余时节所说的杂志社选稿,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那一瞬间问了自己千百遍,为什么要放弃。自问自答也就是自身写得少,读得少,写的功夫还不到位。若是要举例的话,南国彝人的散文和沈嘉柯的著作就是个典型的对比。

南国彝人带着我不曾付诸的情感去写文章,把自身整个灵魂都投入了南城中似的。记得一次我前去微信请教他,他回复的大意是“你先爱上,然后就写得好了”。从他的话语中,虽普通却是激扬文字,激发我还尚未达到的那种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就是的一路进步,不断提升。

对于沈嘉柯,出版的书已数不胜数。无论是《岁月很长,不必慌张》,还是《如果你无所畏惧,世界将会加倍赏你》,很多作品感情真挚,均写出了青春该有的拼劲。

仲念念,一个公众号拥有5000个粉丝以上的自由写作者,如今也在陆续出书。认识她的两年来,一直看着她进步,如今微信公众号已写了392篇原创文章。只有写得多,才能写得精。这一点我在她身上全能看出。

或许,有时候会觉得别人的成功很耀眼,但是,一定要时刻警醒着,他们付出了甚至千百倍的努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承认梅余时节是一个好的伯乐,很感谢他在多方面的指点。他的学习经验很丰富,是一个自学能力超强的传媒公司创始人。

只是,我需要的不是暂时能拿去参选的作品,我更需要的是付诸情感便可写出能让自己满意的文章,不带土里土气。

正如这主观性较强的微信公众号篇幅,插上耳机,伴着音乐,文字也能随思绪表达出,如流水般来得稀里哗啦。

所以,不是放弃,这是爱。

上一章 一路付出,待有所获 走在成长的路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因忙而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