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天官之辞君行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天官同人  慕情Cp     

第三十九章 殿上风云

天官之辞君行

  君吾从殿后绕了出来, 所有人都安心了。神武殿顿时安静下来,乱嗡嗡的神官们连忙各自站好了位置,躬身道:“帝君。”

  

  君吾微一举手,各位又挺直了腰杆。君吾向他们这边走了过来,谢辞松开郎千秋,也对他躬身道:“帝君。”

  

  君吾抬了抬手,谢辞重新站直。君吾道:“医神也来了。”

  

  谢辞轻点了点头,他又看向地上的明仪,谢辞道:“地师无碍,休养一阵便好了”

  

  于是,四名药师神官上来扶起明仪,带了下去。师青玄似乎也想跟着下去看看,但再看看神武殿内这情形,还是放心不下,站定不走。

  

  君吾负手回到上方宝座,这才道:“说说吧,又怎么了。医神和千秋又有什么牵扯,泰华做什么扯着仙乐不松手,仙乐为什么低着头?”

  

  谢辞躬身道:“帝君,数百年前泰华殿下生了一场大病,有大信徒频频向我祈愿,我便派了一个分身前去永安为泰华殿下治病,此后便留在了永安。”

  

  郎千秋松开谢怜,对君吾躬身道:“帝君,此人数百年前化名芳心,杀我亲族,祸我国家。我要与他决战,请帝君今日做个见证!”

  

  芳心国师的大名众人有所耳闻,但毕竟也有人不知是怎么回事,灵文便应一些人要求为大家解惑了:“芳心国师,乃是永安国太子郎千秋的救命恩人与授业恩师。他之所以会被列为妖道双师之一,是因为鎏金宴血洗永安皇室的著名事迹。”

  

  师青玄道:“鎏金宴是什么?”

  

  灵文道:“风师大人,这鎏金宴,最初乃是风行于仙乐贵族的一种宴会,因宴会上所用的酒器、食器、乐器皆为精美至极的金器,奢华无比,故名此。在永安太子十七岁生辰的那个晚上,皇宫内举办了一场鎏金宴。而芳心国师……就是在这一场鎏金宴中,手持一剑,杀尽了在场所有的永安皇族。”

  

  

  百年前的种种又浮现在谢辞眼前,铺天盖地的血腥气和满空怨灵,怒发冲冠的少年人和银面黑剑的国师。

  

  黄金杯翻,血红如酒。

  

  “只有姗姗来迟的永安太子郎千秋逃过一劫,却也险些被灭口。”

  

  自此事后,永安皇室受了重创,若非郎千秋一贯颇得民心,又竭心费力,必然爆发动|乱。好容易稳定了局势,永安皇室召天下奇人异士追杀逃蹿的凶手,最后终于将之拿下,郎千秋亲手杀死了一代妖道芳心国师,并将其尸体封进三重棺椁,镇压入土。

  

  不过,永安皇室还是元气大伤,自此之后,不可避免地渐渐走向衰颓,被下一个王朝取代。

  

  郎千秋死死盯着谢怜,道:“你为何要那么做,我一直不明白。你说你看不得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我从不信,我也根本不觉得你是想篡位。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谢辞急忙呵道:“千秋,我相信太子殿下不是那样的人,其中肯定有误会!”

  

  郎千秋不可置信的看着谢辞,冷笑两声,道:“误会?我亲眼看到他把芳心从我父皇的胸口抽出来,先生你跟我说这是误会?”

  

  “我…”

  

  谢辞语塞,看了一眼还在低头一言不发的谢怜,再看向眼眶泛红的郎千秋,左右为难。

  

  大殿中众人纷纷嘀咕着,君吾在上头道:“泰华,你认定仙乐就是芳心,有何依据?”

  

  郎千秋道:“授我剑术之人,便是芳心国师,他一出手,我焉能认不出来?!”

  

  暗潮涌动更甚。

  

  郎千秋道:“此次我去了鬼市,与血雨探花交上了手……”

  

  听他说到鬼市和花城,不少神官又是一个哆嗦,郎千秋继续道:“我十二岁时一次出游,为一伙贼人所擒,那些贼人抓着我逃到街上,有侍卫追上来,狠命互击,打了一阵,街边一个鼻青脸肿的卖艺人突然伸了一根树枝过来,也是这么两下,荡开了两把剑,救走了我。

  

  “那群贼人和侍卫斗得两败俱伤,这卖艺人就带我逃了一路,把我送回了皇宫。我父皇母后出于感激,盛情挽留,发现他本领极大,还请他做了国师,教导了我五年的剑术。他一出剑我再熟悉不过,又怎可能认错?”

  

  慕情轻声道:“泰华殿下,你说你是看到了一点残影,但这残影除了你似乎也没别人看到,那还是你的一面之词啊。”

  

  谢辞冷冷的瞥了慕情一眼,似乎在责怪他看热闹不嫌事大,还在这添乱。

  

  郎千秋道:“好!劳烦拿剑来!”

  

  殿上不少武神都是随身带剑的,听他一喝,当即有人解剑抛来。郎千秋握了剑,抵到谢怜面前,道:“给你!我们现在就比一场,什么也不藏着,全力相拼,看看我们的剑法是不是一路,看看我是不是你教出来的!”

  

  师青玄还惦记着谢怜的伤,道:“千秋,太子殿下方才为帮你挡下花城那一刀,右手成了这么个样子,又如何能与你比剑?”

  

  听了这句,郎千秋忽然左掌伸出,在自己右臂重重一击。只听一声喀喀之响,他这条右臂登时爆出一阵血雾,变得血淋淋的,软软垂下。

  

  谢辞连忙一掌灵光拍去,却被郎千秋拦了下来。谢辞喊道:“你疯了?”

  

  郎千秋面色不改,道:“对,我是疯了,你不用治!”

  

  谢怜也是一怔,抬眸道:“你这是干什么?”

  

  郎千秋道:“风师大人说的不错,你方才的确因为救我才伤了一臂,我现在还你一臂。但你救我是救我,杀我一族也是事实。我知道你双手都能使剑,并且剑法全都出神入化,咱们用左手比过,是男人便拿起剑来!

  

  谢怜看了看剑,又看了看他,最终缓缓摇了摇头,道:“我许多年前便立过誓,再不用剑杀人。”

  

  听了这句,郎千秋想起那一晚他赶到现场时,刚好看到那个黑袍人将长剑从他父亲母亲身上抽出的一幕,眼眶霎时红得骇人,握剑的左手发出格格乱响。师青玄一道拂尘甩进去,卷了那剑压住,道:“我看这中间怕是有什么误会。既然那芳心国师一直是戴着面具的,说不定是谁冒充他害人?帝君您说呢?”

  

  众人皆转向上方玉座。君吾道:“仙乐。”

  

  谢怜欠身,道:“是。”

  

  君吾道:“泰华所言,你认不认?”

  

  谢怜道:“认。”

  

  这一个“认”字,冷冷的与他过往口气截然不同,听得谢辞、风信、慕情、师青玄脸色尽皆一变。

  

  怎么可能???

  

  君吾点了点头,又道:“血洗鎏金宴的芳心国师,究竟是不是你?”

  

  静默片刻,谢怜猛地抬头,道:“不错。是我!”

  

  谢辞一直以为,郎千秋所看到的杀了他父母的芳心国师是别人假扮的,又或是有什么别的隐情,总之不可能是谢怜主动想要去杀死的。

  

  谢辞心里乱的很,尽管当事人已经认罪,他却不愿意相信,谢怜会去杀了一向爱民如子、一心促进仙乐遗民和永安的融合的堪称明君的皇帝。

  

  但谢怜却承认的很快,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郎千秋道:“你承认了,那很好。”

  

  血洗鎏金宴的罪名很大,上百条人命尽毁于此。如果没有人肯保谢怜的话,恐怕就要在东方武神郎千秋的督导下对他问罪了。

  

  君吾虽然一向对谢怜赞赏有加,但究竟是怎么个心思,谢辞是摸不透的。帝君一发话肯定不能朝令夕改,况且这件事本身就疑点重重,尚未查明。因此,谢辞打算抢在君吾之前向他开口保人。

  

  谁知,还没等谢辞开口,谢怜却先出声了。他道:“仙乐有个不情之请。”

  

  君吾道:“你说。”

  

  谢怜道:“请帝君去我仙籍,贬我下凡。”

  

  谢辞直接愣住了,回头看向谢怜,谢怜一派镇定自若,面不改色。谢辞道:“不可!”

  

  郎千秋也道:“你不需要自贬,你飞升是你的本事。我只想跟你决战一场。”

  谢怜道:“我不想跟你打。”

  郎千秋道:“为什么?你从前也不是没跟我打过。这一战不论生死,从此了结!”

  谢怜淡声道:“不为什么。跟我打,你必死无疑。”

  

  若是别的没有法力的武神说出这话,多半是吹牛。但是熟悉谢怜的人却是相信这一点的,比如谢辞、比如风信慕情、比如郎千秋。

  

  郎千秋道:“我说了,生死不论!我也不需要你让我。”

  

  谢怜不应他,对君吾道:“请帝君贬我下界。”

  

  师青玄忽然举手道:“且慢!我还有话!”

  

  君吾道:“风师说来。”

  

  师青玄道:“诸位仙僚似乎都认为仙乐殿下是为报复才化名芳心,血洗永安皇室。但他若是要报复,又为何独独放过了身为永安太子的泰华殿下?照理说,一个复仇者最想手刃的,不就应该是这位太子殿下吗?”

  

  谢辞也帮腔道:“没错,那当初泰华殿下还是孩子时,他直接一刀杀了岂不是更容易?何必传他剑术、授他道法,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师青玄又道:“我与太子殿下虽相交无多时,但我亲眼看到他为救泰华殿下正面迎击弯刀厄命。千秋, 他若是对你永安皇室有恨,又怎会甘冒奇险给你挡刀?”

  

  听到“正面迎击弯刀厄命”,风信与慕情都凛了神色。有细小的声音嘀咕“说不定是因为心虚愧疚”,师青玄马上高声补了一句盖过去, 道:“那可是不祥邪兵,诅咒之刃啊!所以!我以为此事存疑!”

  

  谢辞也道:“是啊!借着花城的手杀了泰华,不是更符合一个血洗鎏金宴的国师所为吗?又何必伤了自己一条手臂。”

  

  裴茗道:“真羡慕太子殿下能得二位大人一力担保, 仗义执言。我们小裴就没这个福分了。”

  

  师青玄道:“裴将军你不要混淆视听。小裴的事能一样吗?我是亲眼见他恶行,也是亲耳听他承认了的。”

  裴茗道:“那今日岂不也是一样?泰华殿下亲眼见他恶行,也亲耳听仙乐殿下承认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青玄大怒, 待要再跟他理论,谢怜抓住他,道:“风师大人,多谢你,我承你的情。不过不必了。”谢怜却没有直视谢辞,他说:“还有神医大人,我知道你是顾念当年的情分,但也不必再说了。”

  

  顾念当年的情分,究竟当的是哪个年,却是不太好说。谢辞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谢怜已经发现他的真实身份了,但如果他指的是永安国的那些年也说的通。

  

  

  那时的辛仙太医在永安的威望、地位都很高,他住在太子殿,只给郎千秋一人看病,见了国王心情好了才微微点头行个礼,是个让人看了胆战心惊的狂人。

  

  他狂了许多年,直到有一个鼻青脸肿的卖艺人被郎千秋拉进了太子殿。郎千秋奶声奶气的告诉辛仙,这个人很厉害,是个大英雄,他要拜这个人为师。

  

  从那以后,许多宫人发现,这个狂人在见到芳心国师的时候会停下来,恭恭敬敬的躬身问安。旁人敬而远之的国师,这个狂人也总是热情的笑着,隔三差五的往他殿里跑,自己得了什么好东西都往他殿里送,被泼了冷水也不气馁,让人称奇。

  诚然,辛仙的这些付出还是有所收获的。至少,这位总是带着面具的芳心国师会在年节的时候想起辛仙这么个人,偶尔遇上了还能主动说两句话,已经算是难得了。

  

  

上一章 第三十八章 芳心再临 天官之辞君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章 缩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