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 

第四十章 1905年,沙俄帝国为何输给日本、折戟远东?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

  1905年,强大的沙俄帝国为何输给日本、折戟远东?这个原因很重要!

  俄罗斯帝国,简称俄国、沙俄、沙皇俄国或帝俄,别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帝国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其总面积为2288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之面积的42%。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俄罗斯帝国俨然就是一个巨无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号称“欧洲宪兵”的沙皇俄国,却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出乎意料地输给了日本。输掉这场战争后,沙俄丢失了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的利益,其远东势力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相反,日本却取代沙俄一跃成为东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jun shi 强国,并且将扩张的触角延伸到了远东大陆,为之后的侵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俄战争爆发前,世界上其他国家认为:俄国人会赢得战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基于日俄两国的综合国力、历史战绩所得出的。若单论领土面积而言,俄罗斯无疑是一头巨象,而日本则犹如一只小老鼠,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积的。

  自16世纪以来,俄国人接连打了几场世界级的大胜仗。1721年,击垮了北欧国家瑞典;1812年又将“威震欧洲”的拿破仑击溃;17世纪~19世纪的十次土俄战争中,沙俄帝国又打垮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去了黑海、巴尔干等战略要地。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沙俄帝国赢得了“欧洲宪兵”的美誉。

  双方实力对比:

  沙俄:战前俄国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为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但部署在远东的正规陆军部队只有9.8万余人,火炮方面也是少得可怜,仅有148门大炮。

  日本:战争初期,日本陆军部队总兵力约37.5万人,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其中配备了1140门火炮。海军方面约有80艘舰艇,其中多数是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战争结果:

  无论是从国土面积上、人口体量上、部队数量上,沙俄帝国都要远远优于日本。但看似强大的沙俄帝国,却最终输掉了打了1年之久的日俄战争。从海上到路上,日俄双方打了数次恶战,沙俄帝国都是败多胜少。在海洋上,俄军的太平洋舰队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就连绕行大半个地球,从欧洲前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也遭受了沉重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在陆地上,通过旅顺会战和辽阳会战、奉天之战,沙俄陆军基本上被日军暴揍一顿,防线多次被洞穿,沙俄陆军损兵折将,不得不在1905年签署了《朴茨茅斯和约》,同日本求和。

  沙俄失败的原因:骄傲自满和准备不足

  在战争开始之前,俄国便摆出了一幅骄傲自满的样子,认为日本军队不堪一击。这种例子在俄军部队中存在很多,诸如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他甚至认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对于即将发生的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jun shi 散步更为合适”。但说归说,战前工作还是要准备的。针对远东地区的态势,俄国也做了一些部署,但却不足以应对这场战争。比如,当日军突袭沙俄军队驻扎的旅顺港时,此时的俄军将领还在要塞里举行宴会。

  除此之外,俄军的补给线过长,当前线最需要炮弹的时候,部队领的却是一车厢一车厢的炮弹。另外,从欧洲到中国东北有将近六星期的行程,每昼夜却只能开2-3列军车,而且火车到了贝加尔湖附近后,就得该用马车、牛车运送。大家想一想,这样长的补给线怎能将军队供给充足。

  总体看来,沙俄帝国在战前轻视对手,战争开打之后又因为补给线过长,且jun shi 将领的骄傲自大等因素,最终败给了日本,吞下了失利的苦果。

上一章 第三十九章 蒙古骑兵为何到埃及就停下来了?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长平之战大败,赵王的战略失误才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