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 

第十二章 除了战国七雄外,为什么还有三个诸侯敢称王?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

  众所周知,周王朝的礼法制度到了战国时期进一步解体,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战国七雄全部称王。不过除了“战国七雄”外,越国、宋国、中山国三个诸侯也称了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越国

  与楚国相似,越国也是出身于南蛮的诸侯,曾经长期被排挤在周朝的中原礼法圈之外。因此越国君主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了,被中原诸侯视为“假王”之一,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

  宋国

  战国后期,宋国宗室的旁支戴氏取代了嫡系当上了国君,即“戴氏取宋”,而完成“戴氏取宋”的宋剔成君后来又被自己弟弟篡夺了君位。这个弟弟就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子偃。

  为了保住来源不合法的君位,子偃对内实行暴政,对外穷兵黩武。由于各种原因,子偃的对外战争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于是子偃便在登基后的十一年正式称王,即宋王偃(宋康王)。

  中山国

  魏国霸权衰落后,战国进入了秦、齐、楚三强鼎立的时代,齐秦也先后称王。为了与秦、齐、楚三强抗衡并复兴魏国霸权,当时魏国的执政者公孙衍便试图建立以魏国为主的北方联盟。

  按照公孙衍的设想,这个北方联盟要包括实力较强的四个北方诸侯,即赵、韩、燕、中山。但当时除了魏国、韩国外,另外三国没有称王,这种名义上的地位差别也成了联盟建立的阻碍。

  为了促成联盟的建立,赵、燕、中山三国便与魏、韩两国共同称王,即战国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而中山国的称王完全是搭便车而已,齐国后来便试图利用中山国来破坏五国联盟。

上一章 第十一章 三国时刘备、曹操、孙权各占了天下的几个州? 历史那些事(事件汇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唐朝与汉朝的巧合,相似的建立背景、强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