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星星的歌唱家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四章 喀秋莎和战争

星星的歌唱家

赫敏松了口气,如果是罗恩看到的话,或许还没那么糟糕,她相信,这样一个爱唱歌的男孩不会碎嘴的,她听他唱歌时就感到这是个可靠而温柔的男孩。

“抱歉,打扰了,但我听见你在唱《喀秋莎》”罗恩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口袋里的那张羊皮纸,向赫敏走去,在她身边坐下。这回,借着星辉和月光,他能很认真地看一看面前的姑娘——在他的印象中,赫敏除了听课从来没有把头抬起来过。当柔和的星光拍打着翅膀在赫敏的身旁萦绕,他发现面前是一张清秀的面庞。赫敏的眼里有星星,很亮很亮地闪着光。

“我感觉《喀秋莎》在传达一种很庄重的情感,但我唱不出来,”赫敏兀自说着,“或许有一个故事呢?”

“《喀秋莎》的背后确实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讲给你听吧……”

罗恩的讲述很有条理,不紧不慢,像一股清澈的山泉顺着岩缝流下。赫敏闭上眼睛,眼前的画面霎时由璀璨的夜空变到了一个似乎十分安宁的午后……

阳光懒洋洋地和溪水奏一曲波光粼粼的歌,溪水的一岸是密密的白桦林,棵棵白桦树直直地长着,像一队士兵。叶子沙沙地响,窸窸窣窣。白桦树或许知道现在正发生着什么,在那样一个国度,白桦树是有灵性的。

溪水的另一边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她提着一个竹编的篮子,篮子里堆着五色的丝线。她理一理衣服,在岸边坐下,手握银针,银针在跳着一支舞——那是家乡最美的姑娘喀秋莎,她在为那前线的战士绣着荷包。

篮子里还有才收到的,雪般洁白的战地书信,工工整整折成三角形的。

姑娘的情愫就这样随着五色丝线躲进了荷包里,这么多天的思念都在银针顶闪闪地发着光。前线的战士定正驾一匹洁白的战马,着一袭盔甲,持一把银剑。沙场燕脂凝成深沉的紫色,甲光向日结成胜利的辉煌。总有一天战士会凯旋归来,镀着霞光。

喀秋莎在唱着一首歌,唱给她亲爱的前线战士的歌,那一首歌就像午后明媚的春光,抚慰着全村人的心灵,让所有身处战火中的人们,无论是隔壁焦急等待着前线儿女的老婆婆,还是邻村那个从来没有见过爸爸的小孩子,他们因为喀秋莎的歌声,坚信前线思念的人一定会回来,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赫敏听完这个故事,有些震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对她而言,战争只是历史书上几面要背下来的资料,那些死亡牺牲的人们只是一个几位的数字,记下这些数据,记下每一场战争的意义,记下大英帝国一场场或胜利或失败的重大意义,记下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和希特勒犯下的罪行数目,这就足够了。

“后来啊,《喀秋莎》成了苏联的经典,后来苏联的任何战争,《喀秋莎》都在抚慰着人们。卫国战争时,莫斯科大学的女子合唱团唱起了这首歌,送给一支即将奔赴战场的连队,那是莫斯科大学最有志向、最有力量、最优秀的青年人组成的连队,每一个人都怀着满腔的报国热血和对法西斯的痛恨——这支连队上了前线,伴着《喀秋莎》的歌声。”罗恩越说越激动,像是在诉说着某个亲人的故事,赫敏能看出他对这场战争的感触很深,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罗恩将这段话说完后,恍如隔世,似乎刚刚是在梦里,而现在醒过来了。他的神情有些恍惚,眼神有些迷茫,而后声音突然小了下来,神情也庄重起来,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后来,那支连队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赫敏不知道该说什么,甚至连手怎么放都忘了,卫国战争,在历史书的第几面的第几行她都清楚,卫国战争的意义她背得滚瓜烂熟,却从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却是如此的悲痛。

历史书只会站在时代的角度来编写,或许都没有记载过,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参战的年轻人中只有十分之三活着回来,其他青年人或许根本没有看到过胜利。

“你在历史书上的一笔一划,就是他们的一生啊,赫敏……”罗恩恍惚地说道。

注释:①战地书信都是洁白的,正常的战地书信是折成三角形的,但如果是告亡信(通知家属战士已壮烈牺牲的信)就是长方形的;②燕脂和甲光向日出自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行》,是化用

上一章 第三章 夜晚·天台 星星的歌唱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学习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