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观月塘记
本书标签: 古代  不服撕逼  攻略逆袭     

噩耗

观月塘记

余兮往母亲的院子走去,远远的便看见画心已在门廊候着了。

“画心姐姐。”余兮老远便唤了她一声。

画心微笑地伸出双手,握着她的手,“来了?”然后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真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余兮笑嘻嘻地说道:“姐姐刚刚去的时候,我只穿了件大袖衫在院里纳凉,只怕让人看了影响不好,方才栓了院门。你一说母亲叫我,我这才换了身衣服赶紧地过来了。”

“三小姐做事就是稳妥。”画心看着她,替她捋了捋脸颊上的青丝。

“有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你要有个心里准备。”

“什么事啊?姐姐你说吧。”

“你二姐出事了。”

余兮浑身一震,小脸上的笑意全无,“出什么事了?”

“你先别急......她......她病重了......”

“她都病重了,我如何能不急?!”余兮抽过双手,脸色煞白。

转而又觉得这样对画心不妥,便又轻声问道:“病重到何等地步了?”

画心当然理解她,满是心疼地说道:“怕是......怕是时日不多了......”

晴天霹雳!余兮踉跄地往后一退,虽身处初夏,但整个人犹如掉入了严寒的冰窟窿,从头到脚都是冰凉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余兮一个劲儿地喃喃着。

“哎~”画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夫人让我提前支会一声这个消息,待会进去后,你......你有个心理准备,你母亲......她,她怕是有些事情要与你谈,你不要激动,知道吗?”

余兮呆呆地看着画心,本来想说些什么,只是嘴唇连张开的欲望都没了。

二姐都病了这么重了,颜府上上下下连点声响都没有,难道嫁出去的姑娘就不是颜家的人了?连死活都没人在意了?母亲叫自己进去是让自己去看二姐最后一眼吗?

余兮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的母亲房内的,要不是画心牵了一下她的衣角,她还在那个噩耗中久久无法自拔。

余兮回过神后,左手放置跨上,屈膝半蹲:“女儿向母亲请安。”

钱氏手里捻着佛珠,懒懒地抬起眼皮不悦地扫了她一眼。

“你二姐的事儿都知道了吧?”

“女儿......知道了。”余兮强忍着眼泪。

“知道后,明日便与你辛伯一同去趟你二姐家,去看看她吧。但是……”

钱氏忽然加重语气,盯着余兮,眼神里尽是警告,让余兮心都提了起来。

“注意梁家人的态度,不可与他们起任何冲突,万事要随着他们意,知道吗?”

“母亲……姐姐病重,梁家人定是没有尽责照料,这……梁家人这般,我们作为二姐娘家人……不应替她撑腰吗……”

“住口!不知轻重的东西!”钱氏一掌拍下一旁的案桌,余兮吓得不敢说话了。

“你以为你那猪脑一般的二姐是个什么精贵东西?她连自己夫家关系都弄不好,嫁过去这么久为颜府捞到什么好处了?还指望娘家给她撑腰?她怎么不去死?!”

“还有你!你个死卒没用的猪脑是怎么长在人身上的?!”

钱氏越骂越来气,站起了身,指着余兮破口大骂:“你自己弟弟的事情你不管,去管一个嫁出去的蔫啦茄子,险些让清悦那个贱坯子给勾了魂,你说说你又有什么用?”

“你倒是读过书的人啊?!怎么脑子成天像是被腌菜缸腌菜一样软啦没用?!你倒是学学你大姐,什么好事都惦记着我们,我上次一回吴兴郡......”

钱氏骂到这儿似乎想起了什么,画心也紧张得看着她,余兮本来低着头,正难受地听着她训示,见她停下来,以为可以离开了。

谁知钱氏只是顿了顿,接着又骂道:“你大姐不仅将她婆家管的好,更是一有好事就想着娘家,你倒是跟她学学啊~好死不得的想那些有的没的,是能给你吃还能给你喝?......”

钱氏一口气骂了足足一个时辰,中间没带喘气的,余兮一直站在那儿强忍着她那些不堪入耳的话,眼里的泪始终没在她面前掉下来。

因为她知道,如果在她面前哭了,她会骂得更狠。只有顺着她听她骂完,让她出了这口气她才会罢休。

大概是时间长了,钱氏也骂累了,让余兮“滚回去”后才终于停歇下来。

余兮回到自己院里,进了闺房,关上房门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但这次,她没有放任自己嚎啕大哭,只是坐在那儿独自啜泣。

她自己都不知道是在为二姐担忧,还是为自己今后发愁。

这要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这种无休无止的冷漠和谩骂什么时候才会能好转?真的只要像大姐那样,让颜府得好处就能让他们都珍惜自己吗?什么样的好处才能让母亲如此重视?大姐到底对颜家做了什么大“好事”?母亲为什么说到那里竟有些吞吞吐吐的?

家,也是要讲好处利益的地方吗?这是家吗?还只是我暂时的容身之所?

余兮有些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错了,自己有用到何种利益才算达到颜府“合格标准”,既然自己有那本事,那亲情真的还重要吗?亲情和利益之间既然可以选,那利益岂不是可以拥有一切?

余兮带着这个想法,收拾好行李,去找了阿颖,让他带自己去书院蒋先生告假两日,便回房去了,连晚膳都未用,一人独自神伤至深夜......

上一章 情定终生 观月塘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耻的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