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关内侯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侠客  原创     

第一章 印家避世龙首村

关内侯

北风萧萧,雪漫青山。

秦岭深处,初冬依旧草木茂密。风卷着雪,雪埋着路,哪里都是路,却无从下脚,最怕哪一步错了,整个人陷下去,冻个半死。

半山腰有座道观,道观山脚下部分是道观的农庄,庄上百户农家都是世代相传。大户为印姓人家,祖上原非农家,乃大汉关内侯。

关内侯,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低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印牧,汉末家族最后一任关内侯,因受太平道影响,喜欢黄老之学。太平道创始人张角,也是黄巾起义的领袖。

政治黑暗,灾害连绵,广大民众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刚开始,起义军深得民心,势如破竹。后来,曹操、袁绍、刘备等贵族力量崛起,镇压农民起义。

印牧虽然身在贵族阶级,却不愿与当政的宦官集团为伍,既不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又不参与军阀混战。再加上喜欢黄老之学,更愿意解甲归田,隐居山林。

等到三国时期,曹魏篡权,印牧就决定彻底隐居。这就带上族人,来到了深居秦岭深处的龙首村。

印牧看着位于山涧的一大块平地,又抬头仰望龙首,不由感叹。

印练真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

汉末连年征战,华夏大地人口减少了三分一以上。很多好地方都没人耕种,几乎到了谁占了就是谁家的地步。

仆人们伐木除草不亦乐乎,印牧无事可做,带着书童登山探路。走了半晌工夫,俩人觉得累了,就习地而坐。

忽然一阵香气扑面而来,印牧好奇哪里来的气味。主仆二人起身寻找,沿着山路左拐不到五十步,一片桃林映入眼帘。

说是桃林,却也不多。十来颗桃树散落山腰,不偏不倚,站在此处就能望尽山下村庄。

印牧也不登山,即可让仆人找来家丁,命他们伐木建屋,他要在此读书修道。

那个年代,道观并没有特别的建筑形状,和普通居所无异。后人都知道刘备和诸葛亮聊天的草庐,印牧的修道草庐和卧龙先生的草庐差不多形制。

《三国演义》是这么描写草庐的:“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印牧已经没了长啸安天下的心思,却选了和卧龙先生出山前一样的生活方式。山泉、野花、古琴、黄书卷……

等到草庐建成,已经半月有余。

印练厮儿,你叫全家人来院中,我有话说。

厮儿诺,老爷

厮儿依次通知各房院内集合,大家都放了手上活计听主家安排。

厮儿老爷,人都到齐了

印练哦,我这就来

说罢,印牧移步阶前,向着众人开始训话。

印练如今天下大乱,我印氏族人,能苟安于此,实乃幸事。眼下,房子都已建的差不多了,我给大家分下住处。

印牧转脸看向印夫人。原本在那个社会,妇女在家中并无地位。但是印牧是个爱清闲的性格,平常家事本也不管。但这次要一个人单过,就得和家人说明白。免得别人说闲话,以为夫妻不和。

王夫人老爷愿意去就去吧,家中事务,不必挂怀。

其实这印夫人,也有自己的盘算,自己身为正室,却没个一儿半女。将来若想老有所养,就得抓紧管家大权。若不是为了给印家传宗接代,也不会一次让两个妾室进门。

至于为何不是让印牧只纳一个妾,那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地位。二虎相斗,渔翁得利。幸亏两个妾室还算争气,分别给印家生了一男一女,和两男一女。无论让哪个妾室的儿子转到自己名下,都可以嫡子身份继承家业。

如今印牧把家中权力完全给了印夫人,老太太别提有多高兴。她感激的看一眼台阶上的丈夫,又高兴的看一眼台下站着的印躲。

印躲是印牧第二个小妾生的小儿子,时逢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印牧早有了躲进深山的打算。便索性给幼子起名印躲。

小印躲彼时也就四五岁年纪,单纯可爱,阖家上下无不喜欢。尤其是印夫人,可谓正中下怀。幼子年少,谁待他好,他就会认谁为至亲。印夫人一直有收他为嫡子,养在自己膝下的打算。

打算归打算,真的落实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生母离的又不远,小孩子跑两步就去找生母玩,你拦也拦不住。

不两日,印牧正式去了山腰。其余人等也已分房住下,印夫人就开始推进自己的计划。她先是令人在远离大宅的村头盖了一座小房子,然后又命印躲的生母住到那里。说是各方分着过不生嫌隙,否则锅碗碰瓢盆,难免生矛盾。

小妾别无选择,只能答应。印夫人又强行留下印躲,说要当嫡子来养。小妾三分不愿,七分却是高兴。好赖,自己的亲儿子一旦当了嫡子,将来是要继承所有家产的。

印躲此时才正式成了龙首村未来的继承人。这位印家嫡子,虽无大出息,但在那个乱世,能安分守己,确保家族绵延,也算不错。

关内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印家祖庙落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