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宇宙管理者今天也很缺钱
本书标签: 二次元  温馨治愈  脑洞   

第32章 鸢飞戾天(二)

宇宙管理者今天也很缺钱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出了太阳,太阳晒在人面上,暖洋洋的。

  卡利亚翻了个身,往张伯玉脖子上爬,抱紧了张伯玉的脖子,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压在了喉咙上。张伯玉在梦里睡得不踏实,恍恍惚惚有些难受,折腾了几下醒过来,睁开眼睛,卡利亚压在他脖子上,难怪觉得窒息,原来是被人给压死了。

  张伯玉手一拍,卡利亚动了动耳朵,但是还没有醒过来。

  张伯玉没法子,一下坐起身,卡利亚被抖了下去,猛地惊醒,正要炸毛,却看到门口立着的人。

  “尔雅?”

  尔雅又换了身衣服,不是昨天穿的那件,这次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一身玄色,用了赵粉做花边。

  “又换了身衣服。”张伯玉叹道:“还真是有钱人家的奢侈生活。”

  卡利亚闻言,看了尔雅好几眼。

  尔雅颇不自在,“这是小妹做的,她现在应该在蚕房。”

  “蚕房……这个时节竟然也有蚕吗?”张伯玉很是惊讶。

  “那些家伙弄来的高科技,一开始家里的老古董也不同意,但是看效果很好又没有什么副作用之后就同意了,当然了,老祖宗还是很不赞同我们用这些东西……不过小妹倒是挺开心的。”

  “流鸢?”

  “嗯,流鸢。”尔雅眼神莫名有些躲闪,语气也不太坚定,但是很快他又说,“流鸢她很喜欢你。”

  张伯玉笑道:“我也很喜欢她。”

  卡利亚询问道:“要去蚕房看看她吗?”

  张伯玉看向一旁站着的尔雅,“劳烦你转个身,我要换身衣服。”

  尔雅疑问:“都是男的,你有的我都有,怕什么。”

  张伯玉苦闷道:“我是南方人。”

  准确说是锦城人,锦城一直以来都挺繁华的,很多人都愿意生活在锦城,现在锦城就是节奏快了点,其他的都还挺不错的。

  但是神州大地一直就地大物博,难免会南北差异过大,比如他就受不了北方的澡堂。

  尔雅听了南方人先是一愣,后来反应过来,“你是说你们国家……听起来,你们那儿南北差异应该挺大的。”

  “是挺大的,以后有机会再跟你说吧。”张伯玉随口答应,再次请尔雅转身,尔雅从善如流。

  张伯玉挑挑拣拣,选了个稍微穿的出世的,至少不要堕了他理事长这个面子,虽说面子也不值几毛钱就对了。

  卡利亚叼来了他的毛毡帽子,这帽子是用牛皮加上羊毛做的,结实而又暖和。

  张伯玉很快换好了衣服,只是这身装扮跟正正国的人都不相同,看起来很打眼。

  蓝灰色大衣,大衣缝了几个大口袋,口袋还打了个小小的补丁,是心形的。他秋裤一直穿着,自从入了深秋他就穿了秋衣秋裤,秋裤跟秋衣一套的,都是斑马条纹。裤子就是个裤腿很大的大裤子,类似于几十年代的灯笼裤。

  第一次卡利亚见到他这身衣服还笑他,“你家里也不至于这么穷吧。”

  张伯玉只笑而不语。

  穿好衣服后张伯玉起身叠好被子,被子被叠成了豆~腐块。

  “为什么这么叠?”尔雅询问道。

  “我们这儿都是这么做的,你们不是吗?”

  “不是,我们就一直放在上面,只要摆着整齐就好了。”尔雅说完又询问张伯玉,“等会儿看完蚕房吃饭吗?”

  张伯玉沉默了一下,点头。

  “……”

  “你最近似乎有些沉默。”张伯玉关好了门,对着尔雅说道。

  尔雅伸出手去摸耳朵的动作一停,“有吗?”

  “有。”卡利亚接过了话头,“昨天我们出去走走,去了云都,但是什么人都没有看到,一点儿也不闹热,不太像是首都。”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窝在家里不出来吧,因为冷,或者别的原因,你有看到工厂吗?”

  “有。”卡利亚点头,“那些工厂远远地望过去就像是一个被罩在笼子里面的灯,机器轰隆声很大,你们这里现在才有机器吗?还是说,机器这个词并不是这么用的?”

  “没有的事,都是一样的用法,只不过按照你的意思,你们那边早就有了吧。”

  “不是我,是他。”卡利亚把张伯玉推了出来。

  尔雅看着张伯玉,眼神中带着审视,张伯玉被他这眼神盯得浑身发毛,正要开口,却听尔雅道:“你见过那些人了吧,那你一定听过林英这个名字。”

  “嗯。”张伯玉知道否认没有用,干脆直接承认了,“我确实有听过这个名字,她似乎被那些工厂的人很看重。”

  “出身贫民,却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明星,然而也不忘自己的出身,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去看那些工人,你说,你要是工人,如何不看重她,不喜欢她呢?”

  几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蚕房。

  蚕房是在正房旁边格外建造了的一间小房,说小却也不小,足有一个车间大。

  里面有十多二十个人,坐在机器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哥哥,你来了。”流鸢出来迎接尔雅,又看了看尔雅身旁的张伯玉,随后视线落在了卡利亚的身上,最后她看着尔雅,“哥哥,他们是谁?”

  尔雅咳嗽一声,“我的朋友,就是新来的理事长,你是见过的。”

  流鸢疑惑,“是吗?”随后她又仔细想了想,“是你啊,张伯玉对吧,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吧?”还没等张伯玉回话,她又笑了笑,“我会记得你的。”

  张伯玉却是一愣,“啊?”

  “这是我们的蚕房。”

  流鸢指了指里面的人,“理事长,要进去看看吗?”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诗。

  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时,只有七岁,那时候并不懂,然而这首诗太简单,哪怕是读表面意思也能够懂得大概,就是说一个养蚕的人去了一趟城市,回来之后泪水沾满了自己的衣服,这满大街上穿着好衣服的人,没有一个是像自己这样的养蚕人。

  当时尽管不懂,但是读的时候就觉得浑身颤抖,至于蚕这种生物,则是在小的时候见过,那时候密密麻麻的一堆,十分不舒服。

  之后再次听到,便是“三月蚕市”这一名词了。

  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也就是锦城)为两个中心。而在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的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益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原先的老大哥长安和洛阳。所以就有了"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而益州物产富饶,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说法,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

  在宋代的时候,锦城的工商业发展的更加迅速,锦城也十分繁华,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各种夜市,还有专门的市场都层出不穷。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还要数“十二月市”了。

  根据北宋赵抃《成都古今集记》的记载,这“十二月市”分别是:“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其中蚕市是在每年的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买卖蚕具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并供人游乐。①

  锦城在古时候叫做蚕丛之国,蚕桑业的历史悠久,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说:“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

  “蜀”这个字的由来,也跟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在甲骨文中,蜀这个字,上面是个眼睛,下面是个又细又长还有点儿弯曲的线,这个线很有可能就是蚕的象形,而这个眼睛代表的就是看着这些蚕的人。

  身为一个锦城人,似乎要对蚕这种生物感到亲切。

  但是张伯玉真的对那些蚕有心理阴影。

  只远远地看了一眼,张伯玉就收回了视线。

  “还是说些别的事情吧。”

上一章 第30章 鸢飞戾天(一) 宇宙管理者今天也很缺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3章 鸢飞戾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