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英雄情之武林奇葩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友誼  本文纯属虚勾     

第七七章 参悟

英雄情之武林奇葩

离开正气山庄,云湘湖踏着月色,信步而行。

昏暗之中,山间奇峰幽谷,随处可见。

云湘湖越走越高,整个身心却入了一种空灵之境。

他自幼随师傅,大儒常夜归习文修武。隐于深山,几乎不问世事。常夜归有一部《心意心经》,他师徒二人的内外功夫,根本全源于此。这部经书上面没有记载任何招式武功,却又包含了天地造化,阴阳至理。能修到什么境地,全凭修习者自身的资质潜能。常夜归曾练过别派武功,又从《心意心经》中悟到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武功。他曾携弟子上华山寻到故友华子风,与他切磋技艺。当时常夜归未有大成,实非华子风敌手。但华子风对常夜归的这门武功极力赞赏,称天下武功皆由人创,若得大成,便是一枝独秀,自成一脉。

不想常夜归功力始终不纯,又有些急于求成,竟然陷于幻境,走火入魔而死。临终曾叮嘱云湘湖,日后若得大成,当为武林绽一异彩。《心意心经》原是一本怪书奇典,对研习者的心性要求极高。修之过急,则幻相丛生,走火入魔,常夜归便是前车之鉴。若一味平缓求稳,极有可能一生再无所成。修习《心意心经》,一切只能顺其自然,又不能心存他念。

云湘湖平生未涉别门武学,只凭着一部《心意心经》,反而修成了一门纯正的独门武功。他的武功从里到外全是自创,运用起来格外的得心应手。可以随机应变,全无拘碍。

他初出江湖,所谓的高手碰到不少,却没有真正值得他当作对手的。他的武功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想再进一步都千难万难。除非碰到绝世高手的悉心指点,也许才有可能再有心得。这段日子,他与人动手过招,经验阅历增加了不少,于武功修为却是毫无进益。

直到遇见金顶乾,金顶乾的武功让他为之震憾。招式简单,却又逼得他无法以巧招化解,只能以力硬拼。以力相拼本非上乘武功所取,但金顶乾内力深厚,掌力并世无敌,逼得对手无从遁形,正是以他之长,攻敌所短。而云湘湖的武功恰是以灵巧机变见长,与金顶乾交手,任何精妙的武功招式都没了用处,变成了以己之短,对敌所长,安得不败。

那一战,虽只对了数掌,云湘湖便知再战下去,自己非败不可。这几天他一直在琢摩,如何能破解金顶乾的这种武功。让人避无可避,无法拆解的武功确实厉害。不过云湘湖始终相信,武学之道,永无止境。天下武功,都有克制之道。

云湘湖不辨路径,信步而行。胸中却是气流暗涌,千变万幻的武功招式,在脑中彼来此往,纵横开阖。

不知不觉,天光已明,云湘湖来到了一个洞口。

此洞无名,而后却有了名,叫清心洞。

洞中无日月,世上已千年。

云湘湖在洞中这一坐,便跟和尚道士入定了差不多,也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张开双眼,一缕朝阳斜射入洞,照在他的脸上,竟似有一片异彩,自他脸上一闪而过。但觉体内真气鼓荡,四肢百骸处处是气,奇经八脉畅通无碍,一声长啸脱口而出。气势磅薄,犹如万马奔腾,震得洞顶尘土簌簌而落。

云湘湖身上便似有天庐宝盖一般,尺许之内,尘不得落,土莫能沾。这声长啸如怒潮暴涨,一浪盖过一浪。及近半个时辰,才渐渐止歇。

云湘湖举步出洞,竟似足不沾尘。

朝风阵阵,吹得他衣袂披拂,鬓发飞扬。

凝立半晌,朝阳渐升,飞霞幻烟。

云湘湖反手出指,指力到处,石屑纷纷而落。无名洞从此得名,清心洞!

云湘湖微微点首,暗自思量,再行交手,恐怕仍无法胜过金顶乾,但也不会轻易落败了。

这一番静修,只可意会,无法言喻。只是有了这一坐,云湘湖的修为实打实的更进一层楼。武功修为到了他这种境界,已不是打拳踢腿所能精进的了。因为真正上乘的武功,是想出来的,悟出来的。云湘湖所修的《心意心经》,讲究的就是一个“悟”字。

方出洞府,不知今昔是哪朝,也不知昔日好友是否犹在。云湘湖展动身形,如同紫燕掠波,一路赶回正气山庄。

正气山庄已然空空如也。

想来武林大会已经散了。

在他心中,正道邪道看得很淡。正道中也未必都是真正的侠士,邪道也不见得人人该杀。是非黑白,要看具体所为,不可一概而论。是以他对什么诛杀邪教妖人,武林大会并不怎么热心。对于名门正派的那些武林侠士,一个个大义凛然,盛气凌人,他更是不屑一顾。

今见大会已散,心中反觉轻松。

便思量着去往何方游历,出了山庄,漫无目的,随兴而行。

上一章 第七六章 奸细 英雄情之武林奇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八章 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