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浊世清流
本书标签: 古代  归隐  朝廷纷争   

第一章 朝堂危机

浊世清流

天泰王朝建立初年,皇上金政平定了内乱及前朝残余势力,想要励精图治,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半年左右,金政就沉浸在锦衣玉食,后宫三千佳丽在怀,金银财宝用之不尽的快乐中,而厌烦朝廷上的复杂政事以及治理民生的艰苦,一些事情交给朝中高位权臣处理。

这些权臣手握大权,又没有皇上的监管,自然私欲横生,嚣张跋扈,到处想办法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也不乏一些清官能臣,也为朝廷江山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其中文诫大夫张逸清,足智多谋,机智勇敢,在朝中处处为了百姓的和乐、江山的太平出一份力,颇有成效,因此也深得金政的喜欢重用,因此奸臣贪官恐逸清地位超出自己,又嫉妒逸清家世背景弱小却聪明极有学识才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对逸清很是嫉妒怨恨。

早上候朝时分,文武百官皆已在昭阳殿内列候,突然天泰王朝皇帝金政从后殿走出来。

头戴金冠,身披金色龙袍,然而却是打着哈欠拖拖散散地走到镶金龙椅上坐下,简直是玷污了龙袍的威武尊严。

文武百官低头拱手高呼:“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殿下右侧逸清无奈地叹了下气,皇上如此模样,如何治理国家呢?

金政如今沉迷于美色,对朝政敷衍了之,不甚过问,要不是金政不拒贤臣能臣,那朝廷上贪官当权,他在这朝廷就没什么用了,毕竟奸臣贪官势力太大,邪不胜正。

金政随意放高声音道:“平身。”连招呼文武百官都显得那么随意漫不经心,早已没有了刚刚登基的满腔热情和为国为民的宏图壮志。或许日后便会不再上朝了。

阶下山呼:“谢皇上。”

随即御侍高呼:“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丞相张从孝看到皇上如此模样,趁着金政没有注意,脸上很是不屑,“哼!”他如今已是丞相,下一步便是皇上。

收起心思,张从孝毕恭毕敬装模作样地走到过道上,从袖内取出一封书信,自信而恭敬道:“皇上,臣有要事启奏。此乃千璃国王派使臣送来的一封信。”边说边双手捧着书信。

御侍下阶来接过书信,承给金政。

金政一看那书信上写着战书两字,不禁吃了一惊,抽出一看,上面写道:

金政老贼,你当初答应我千璃国,只要千璃国向你俯首称臣,必保我千璃国上下安宁,衣食无忧,如今我国已臣服于你,你却对我国敷衍了之。国内大旱,境内几乎寸草不生,本王几次三番写信向你朝求助粮草,却都石沉大海,本王看你并无抚恤我千璃国之心,那我千璃国就不必对你俯首称臣。三日后凰城西北千沙渡一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若敢弃战,我千璃国必举兵入境,烧杀抢掠,让你天泰王朝生灵涂炭!

信尾题名千璃国王闵诚。

金政从头到尾无不怒气横生,生气的是千璃国君竟敢对他如此不敬。

他将信纸捏作一团,扔下阶来,怒道:“岂有此理,千璃国狗贼竟敢挑衅朕之龙威!”

千璃国国力兵力虽与天泰王朝相距不远,但也不能和天泰王朝相匹敌,还要仰仗着天泰王朝的庇佑才有自己的自由,竟然敢公开与天泰王朝叫战,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是打算与天泰王朝玉石俱焚,拼个你死我活吗?

看到金政如此生气,殿右侧文官文诫大夫张逸清也是担心,一身正气道:“皇上息怒,何事引皇上如此大动肝火?”

张逸清面容白俊,仪表不凡,这金政沉迷美色无所作为,要不是他还有一颗仁心,想要凭自己的智慧为百姓谋得和乐太平,逸清才不尽这愚忠呢。

皇上又一拍龙椅,怒气不消:“自己看!”又指向下面那团信纸。

逸清俯身拾起那信纸,将其展开,有几位文官也忍不住凑过来一看,才看到信首那“金政老贼”,不禁都吓了一跳。再忍着看下去,不禁都担忧万分。

其中一位资质平庸,没有大见识的道:“皇上,这该如何是好?”

皇上怎么会知道,还正在气头上呢,不禁怒道:“朕如何知道?朕养你们有何用?!关键时刻不能出谋划策,反而还来问朕!”

那官员被吓得跪了下去,求饶道:“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皇上见他那畏畏缩缩,贪生怕死状,更是气得把头拉到一边,不屑看他,而逸清正想着计策。

片刻平静后,金政对逸清道:“张爱卿,你素来智谋过人,可有何良策?”

逸清恭敬不失礼道:“臣斗胆问皇上,为何千璃国写信求粮 ,皇上却置之不理?”

旁边太尉高靖出来见风使舵:“张逸清,你此话何意?你不为皇上出谋划策,却为千璃国王来质问皇上,难不成你与千璃国君有勾结?”

逸清身正不怕影子歪,对皇上道:“皇上,臣需弄清此事是皇上的主意还是另有他人作祟。方可作计,”又看向高靖,“而高大人上来就一口咬定下官叛逆,请问高大人有何证据?我看高大人是见不得下官吧。”

金政道:“你们休要争论,此事确是朕为了一己私心,不舍拨粮草救济千璃国,没想到千璃国君如此暴躁,竟敢挑战朕的权威,真是气死朕了!”语气中带着些不屑。

逸清道:“皇上,战不失为一计,不过千璃国兵强马壮,国力虽不可与我朝匹敌,却也相距不远。如今千璃国国力尚未衰弱,士气尚未挫败,若轻易应战,恐大损我朝兵力,于我朝不利,可写一封信派使臣去送给千璃国王,说明我朝愿拨粮草救济千璃国,再请能言善辩之人运粮草去讲和,若事成,便可不耗一兵一卒而免一战。”

高靖又上来添油加醋道:“张大人,你未免也太懦弱了,自古以来谁不靠打仗而平定天下,张大人此言可是看不起我天朝的强兵!”又对金政道:“皇上,张大人对应战之事推三阻四,明明是胆小怕事,看不起我朝大军,如此清高宵小之徒,理应被罚!”

一旁丞相张从孝也附和道:“皇上,高大人此言有理,张大人此等奸臣理应处斩!”

皇上喝止道:“够了!若两位大人觉得逸清之计不好,那有何良计可退敌?”

两人不禁都闭上了嘴,即使没有办法让皇上不听张逸清的 ,张从孝也不会让逸清出尽风头,道:“皇上,臣弟张炙身为总兵元帅,又勇猛过人,若派他去应战,定能将敌军击退回老巢,不敢再作乱!”

逸清理性分析道:“皇上,千璃国国力兵力皆与我朝相距不远,不宜轻易应战,以免大损我朝兵力。况且张炙虽勇猛过人,却年幼经历不足,又有勇无谋,倘若敌军使计,我军极有可能无胜算,宜先派人迅速并讲和,若不成,再挥师攻打不迟。”

高靖反驳道:“张大人,千璃国君已说明弃战便入境屠城抢掠,张大人如此,若千璃国君来真的,到时生灵涂炭,天朝陷入危难,张大人吃罪得起吗?”

逸清辩驳道:“若讲和不成,自是挥师攻打,高大人何来弃战一说?况且,若是讲和成功,敌军必退,便可不耗一兵一卒而止战,岂不是好事?”

众人听后觉得此计可行,高靖也无话可说。

皇上道:“就先依张大人所言,不过派何人去讲和,较为稳妥呢?”

逸清又道:“皇上,臣愿意去走一遭。”

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觑,惊叹不已,互相讨论,不禁佩服逸清的勇气,此乃关乎国家大事,若讲和不成,不仅会在文武百官面前失了面子,还可能会被皇上治罪,这么个烫手山芋,张大人就这么接了!

皇上素来知逸清足智多谋,巧舌如簧,这种事应该难不倒他,便道:“好。就依逸清之言,过后之事,再作商论,退朝!”

皇上从后殿绕出,文武百官行礼后,便各自退出朝堂。

注:

丞相:正一品。天泰王朝最高文官,辅助皇上处理政事,掌管一些下部事物。

太尉:从一品。天泰王朝最高武官,掌管军事事务和高级武将。

文诫大夫:正二品文官,上可向皇上弹劾丞相太尉,下可管理下级文官。辅助丞相完成一切政务。

浊世清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共商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