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林深见梅落
本书标签: 古代  中医  古代穿越     

田园牧歌下的残忍

林深见梅落

       等不是农忙时,梅襄就见缝插针地找时间默写《温病学》的知识。当然,用的是简体字,繁体字,她还是不太熟,容易提笔忘字,也会影响默写速度。梅襄每整理一篇,就会让林深用繁体字抄一遍,顺带巩固他的记忆。林深看着梅襄的简体字有点哭笑不得:“梅襄,没想到你写字竟然会缺笔少画!平时也没见你偷过懒,怎么就在写字上喜欢偷懒?对了,来,你跟我讲讲,你这个是什么字?不会是你自己造的吧?”林深指着“蚕”字问梅襄。

     “蚕,僵蚕的蚕。”梅襄想想繁体字蠶就烦躁,那么多笔画,写起来真的是太费事了,还有很多字也一样,你比如蘆葦,也就是芦苇,濕熱,即湿热,憂驚,即忧惊,肝鬱氣滯,即肝郁气滞,鬼知道她在写处方时有多痛苦,好在处方写得潦草一点也没大关系,她偶尔还能糊弄一下。提起写处方,梅襄就无比怀念现代的简体字,怀念电脑,怀念打字时键盘那啪啪啪啪的声音。

       梅襄打着考林深功课的幌子让林深抄《温病学》,林大夫也支持让林深抄,林深无法,只好趁有空时老老实实地抄书。

       夏粮种上,接着便是端午。这边关于端午有首童谣“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挂香包。喝佩兰,插艾蒿。”端午前一天,有小贩到林家庄卖粳米和槲叶,村民纷纷拿出小麦来交换,一斤小麦换十两粳米,一两小麦换十片槲叶。今年小麦大丰收,每家都换一斤半斤的粳米。这时还是十六进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是八两。梅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从小用到大的十进制,所以算数一不小心就会算错,在梅襄这里,十六进制比繁体字更难适应。因为算数算错过好几次,梅襄没少被林深嘲笑,说她算数差,林萱也叮嘱梅襄,作为医者,经常处方开药的,算术还是要好好学习的。梅襄默默在心里替自己辩解:我高考数学140分呢,我数学不差,真的,请让我适应适应,请让我适应适应。

       第二天包粽子煮粽子,粽子还没出锅,便香气四溢。梅襄是第一次吃槲叶粽子,槲叶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香气,做出的粽子比普通的箬竹叶、芦苇叶都香很多,粽子里只包了大枣,却也香甜无比。

        清晨开始,相继有村民过来买香包药材。香包多以苍术、白芷、菖蒲、香附、辛夷、薄荷、紫苏等组成,芳香避秽,也能防一点蚊虫。林大夫家在麦收前就开始准备相关草药,村民装完香包,又去野外采集艾草和菖蒲,挂门边,再煮佩兰茶,也是芳香避秽的。佩兰是芳香类中药的一种,芳香化湿,醒脾避浊,梅襄很喜欢佩兰的香味,所以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佩兰的那段话记得比较清:“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其中的兰,便是佩兰。

         端午这天,林姑姑回娘家,一家在快中午时才到达。饭后,林大夫拉姐姐到医馆,说起鼠疫防治的事情。林姑姑对灭鼠没意见,但对老鼠传播鼠疫一说不屑一顾,对疠气之说,更加不赞同,道:“这些都是老祖宗从来没有讲过的,你都从哪里听来的痴言妄语?这些离经叛道之说,你听听就罢,千万别去乱用,毕竟人命关天,我们做医者的要为病人的性命担责!”

       梅襄没想到医术更高的林姑姑反倒更难说服。想想也是,为什么林大夫那么容易接受梅襄的理论,那是因为他从小医学天赋不高,先是不如爹,后又不如姐,这对他自信心打击蛮大的,猛然碰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医学水平又比自己高,他那点关于医术的自信于是被敲得粉碎,因此梅襄说什么他便信什么。但是林姑姑不同,她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名医,又熟读伤寒杂病论,有足够的自信心,所以对梅襄口中这种闻所未闻的惊世之言,很难接受,不,是不接受。再说现在也没有鼠疫给梅襄治,梅襄也无法用事实说话。

        林姑姑不好说服,周老爷子更难说服,这两位名医不说服,治疗鼠疫的方法则很难推广。现在林大夫名气是比以前大点,但肯定没有林姑姑、周老爷子大,还能怎么办?梅襄有点着急。

        端午过后第二天,有妇人来就诊,看着非常憔悴。陪着来的丈夫讲,他们前几天割麦子,他媳妇正割着麦子呢,突然镰刀下出现一个东西,定睛一看,是个被野兽啃了半边的死孩子,把他媳妇当场吓个半死,之后他媳妇就开始手抖,精神恍恍惚惚,夜间也老是做梦、说梦话。梅襄知道,这是给吓着了,拿银针去刺这个妇人的十三鬼穴,林深会说,给予语言疏解,林萱则给妇人开了几剂甘麦大枣汤加减。妇人离开时,手抖明显减轻了点。

        最近村中倒也有婴孩出生,这个妇人的遭遇,让梅襄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林家庄的小孩,三四岁以下的,似乎多是男孩,女孩几乎没有,十岁左右的,女孩也不多,而且村里,不,是整个营盘乡,似乎也没见到有残疾的孩子,病弱的孩子也极其罕见。这,不符合常理。梅襄去问林大夫,林大夫说,有病残的孩子,农家人养不起,都丢野外了,也就大户人家可能出得起药钱,有能力给孩子治病。如果碰上灾年,为了保证家中男丁不被饿死,一般会饿死女孩,也会饿死老人。有些大点的,模样周正的女孩,会被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换取钱粮帮一家渡过难关。林大夫说这些时,并无多少惋惜或愤慨之情,似乎这种事情,在农村、在这个时代,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

        梅襄想起村中有户人家,生了五个女儿,还在生,因为还没有生到儿子。林大夫讲,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有生过,他们头胎便是儿子。那个儿子一岁多时高烧,用药后仍高烧不退,夫妻二人见孩子精神不好,就把孩子扔在了村北的桥洞下。有住在林家庄方向小朱楼村的村民走亲戚时从桥上路过,听到孩子哭声,捡回家去,孩子竟然烧退,病也好了。这夫妻二人,后悔不跌,但也不敢去要回,要人家也不会给。他们以为再生一个儿子很容易,毕竟头胎是儿子,谁知一连串儿生了五个女儿,还没有生到儿子。林大夫还讲,他们实际也不是生了五个女儿,而是六个,其中一个前年被卖了。

        梅襄又想起现代的事,想起有一次回农村,有个亲戚说家里养的兔子打架时被咬伤,那个亲戚就把兔子脖子拧断弄死了,因为不弄死那兔子也活不好。当时梅襄刚到医院实习,听亲戚那么说,心中一惊,这要是放人身上,怎么会允许发生!谁敢这么做,等着被发现后坐牢吧。

        但是到了古代,这种事情,却真真实实地在人身上发生着,还是人们默认的。梅襄感到好冷,大夏天,她感到好冷。她很庆幸梅母把她打扮成男孩子,不然,她长得漂亮点,可能会被卖掉,长得普通点,可能没人收养会饿死。她又想起以前看小说,那些穿越到古代的种田文,那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的女主们,想说那些作者真是太天真了,穿越到古代,作为一个女孩,没准刚出生就被溺死了,或饿死了,或长大点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被打死了,就算平安活到大,过了十四五岁就要嫁人生孩子、养孩子,那里会像现在社会那么自由。再说古时农民大多数时候都穷得吃不饱穿不暖的,衣食住行,能自家解决的尽量自家解决,自己纺纱织布,自己舂米做饭,自己养鸭养鸡,出行靠脚,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又哪里有闲钱去买各种成衣、肉食、书籍,一般富户的日子也未必如现在的普通人,数量又少。

而且古时人少,村庄离县城、离州府又远,哪里有什么机会给穿越到贫穷农家的穿越女们做生意发家致富。还有些种田文说什么农村人不吃动物下水,然后那些穿越女们就利用这点做五香大肠、麻辣猪心什么的,拿去集市上售卖,赚取第一桶金。这种也是胡扯,别说农村人吃动物下水,农村人简直啥都吃,凡是能吃的都吃,不仅猪下水,鸡鸭的肠子林大夫家也要洗干净煮熟吃掉的,狗屁的农民不懂得猪下水能吃!至于以前农村的人不吃鸡爪子,那是因为那时的鸡都是走地鸡,鸡爪子又瘦又干,除了粗糙的脚皮,就是骨头,就算煮烂了也没有吃头,跟现在那种肥肥的鸡脚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另外,士农工商,重农抑商,又哪里有像现代那么宽松的政策给你经商!真以为随随便便就能开个铺子就经商了呀,想得太美了!

上一章 芒种麦收忙 林深见梅落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乱世中的一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