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白芷
本书标签: 短篇  当一个人不再自卑  当一个人充满信心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人

白芷

一 个小小的男孩,背着大大的塑料袋子,手上却捧着一本或薄或厚的书,奔波在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他,成了那个城市道特殊的风景, 却是有点寂寞的风景, 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八岁之前,除了个子比同龄人稍显矮小,他与众多的孩子并无不同。上小学二年级,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因为他的个子是班上最矮的,只有一米二。而这个身高从此没有再改变过,直到长成二十岁的成年人,他依然是一张胖乎乎的娃娃脸,连声音都那么细脆。他患了-种奇怪的病, 医学上称是内分泌失常导致的。在他的身上不容易看到岁月的痕迹,他的生活却因此陷人了困境。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却供着三个孩子念书。他上中学了,父母终于支撑不住三个孩子越来越沉重的学杂费,他们决定从学校抽回一个孩子,而他们的目光首先落到了矮小的他身上。用周围的人的话说,他这么矮,上大学有什么用?可是他倔强的回绝了父亲:“我要上学,学费我自己想办法!”

从此,他拎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开始了自己的拾荒生涯,然后再将那一包包的废品换成他的学费。再后来的一次事故中,父亲不幸丧失了劳动能力,矮小的他不得不连兄弟的担子也替父母扛了起来。在家乡一带转,那点卖破烂的钱已远远解不了渴。

偶然的机会,他听人说烟台带拾荒的人少,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读书的学校,和父亲满怀希望踏上了新的拾荒之旅。

到了烟台,他才发现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烟台街角的垃圾箱差不多和他的身高一样,望着那样的高度,他只有叹息。他忘记了在来之前考察一下当地垃圾箱的高度了。没有办法,只能到处转着去拾一些人们随手扔掉的瓶瓶袋袋,那份微薄的收人连糊口都困难。

父亲拉着他上街去乞讨,他说他不愿意去做不劳而获的乞丐,但最终还是因为生计,他加入了乞讨的行列。

拾荒乞讨的间隙,他坐在人来车往的大街边捧着书本旁若无人地看。父亲说讨饭的看书有什么用。他反驳父亲说,乞丐也有两种,一种是形式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他是第一种,他要尽早地脱离这种乞讨生涯。父亲对儿子的话大为不解,乞丐就是乞丐,就是讨饭的。一个讨饭的人还谈什么理想。

他不同意父亲的观点,到处留意着招工招考的信息,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做的工作。

阅报栏前,他垫起三块砖头才能昂头看清楚上面的信息,他一条条贪婪的读着,用手中的笔又写又记。

他更加用功地学习,在拾荒与乞讨的间隙,他以超平常人的毅力与决心,学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他珍惜身边的每一点机会,收购来的破旧书刊也成了他绝好的教材;他到烟台各大高校门前转,不仅仅为了拾荒,他要自己去感受那份神圣殿堂的气氛……他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他也想自由地飞翔,而知识是唯一能让他飞翔的翅膀。

2003年6月的一天,他带着自己整理的故事走进了烟台晨报记者的办公室,他要向人倾诉,他有一个梦想。

他的故事感动了记者,很快见报,并很快感动了那个城市。市民们纷纷打电话到报社,要求资助这个自强不息的孩子。他真的不孚众望,那年,他参加高考并以超出本科线30分的成绩被重庆工商大学录取。

他就是袖珍男孩,名字叫魏泽阳。有人问魏泽阳为什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从容地说:“我可以贫穷,却不可以低贱,我可以矮小,却不可以卑微!”

魏泽阳,这个袖珍男孩,一直在寻梦的路上跋涉。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事迹感动了那么多的好心人,他们资助他去读书,他们给他关爱,他们点一点帮助他向他的梦想靠近。

而他的这份幸运却不是从天而至,回首看看他走过的每一步路,无不洒着一个自强不息者的汗水与泪水。

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好心的人们已在忙着为他联系工作单位。烟台一家企业已向魏泽阳发出邀请信,希望他毕业后到他们公司任策划顾问。那位企业领导说:“我们并不是同情魏泽阳才决定要他,我们只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和尊重!”

感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你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心理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意识,二是潜意识。当人在意识中有了一个念头或者做好决定以后,潜意识也会随之做好所有的准备。

上一章 输什么不能输自己 白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