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月之小,何皎皎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六章:皇宫之宴(2)

月之小,何皎皎

第六章:皇宫之宴(2)

马车摇摇晃动,轻轻扫起尘烟,穿过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繁华落尽的街市,由于官兵于一旁守候,虽人群哄闹却规整有度。

中间停顿了会,遣人打听,说前面的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那边因马车谁先前而吵了几嘴,后来中郎将来了说如今时候不早,耽搁时间,皇上恐怒,到时谁也料不到好果子吃,两方人马才骂骂咧咧又回了马车。

车内美人轻挑帘子,外头树深月明,蟋蟀声声絮絮响起,城内官兵整齐排列,迎着一辆又一辆马车进入富丽辉煌的皇宫。

众车停至落停点,宫人出来打点,众为官人携妻带子跟着首领太监前往宫宴席地。

走过十尺筑台小径,转角相见巨大假山,流水潺潺流淌,绿珠点翠,靛蓝台腹地,宫内几个掌灯人走过,山池的鱼儿探出脑袋撅着嘴。

左方宽大的鹅卵石铺就路处疾步走着一排排金甲披身的武士,正容装束,腰佩利刃剑刀,正往前方高楼台梯处去。

——汀阳宫

巨大的琉璃屏风,画着山水风光,透着宫内琉璃珍珠彩石以及各类烛火的光,倒影在玉石铺地砖上如动影一般。

香宫奢华,极尽繁荣。

一个个婢女端着糕点酒水茶果整齐有序地进进出出,里面众官着常服敬着各自,哄哄闹闹,女眷着早已往后院花园去。

着蓝袍,鬓间稍有白发,仍五官俊凌的人,大齐王朝左枢将军,未闻声先至:“允献兄,来迟啦,你们家可是主宾家一方呢,喏,是该自罚三杯了先!”

其他几位与其好友也上前,附和着:“是呀是呀,允献兄快来罚酒几杯。”

礼部侍郎上前按下酒杯,摸着胡须哈哈笑着:“各位,各位,今日允献兄家与皇家结亲之日,不如让他献诗两首吧。”

何徽中没有居官自傲的架子,在朝廷中多有和他一同知音着之人,故玩闹者人甚多。

“是啊是啊,我出任扬州三年啦,如今回京可念允献弟的病中不忘百姓事啊”,太常博士上前拍着何徽中的肩膀,哈哈附和着。

“那次意外,莫要再笑我了,若非左枢将军赶到,只怕安申兄也要卧床三月啦”。

“诶不对不对”,左枢将军插入话来,“诗词令要行,酒,难逃三杯啊”,说完,又递了酒过来。

“哈哈哈”

“对,酒不可逃,安申兄也莫要放人啦,哈哈”

围着的人,说好给人家三杯,结果让人家五六杯下腹,最后实在惯不住,只好止杯。

——后园处

巨大的池塘中,满是莲叶朵朵开。月光清冷照在水光波粼上,石桥从宫延像是天桥一般跨越银河延至礼乐宫墙旁的凤凰花树处。

各品夫人华服披身,拿着手帕掩面和旁处人谈笑着。

宫女们繁忙地端着水果盘和糕点盘来来回回,微风也在席间来来呼动。

热闹几息后,宫乐奏起,丝竹之声此起彼伏,汀铜鼓乐齐响。

各公侯夫人拉起裙摆,渐起身。

“郡主和王爷的文定之喜好生盛大呀”!

女子是文息侯家宠妾的孩子,年方十五,正挽着自己家嫡姐的手,边走边环看着各类装饰珠宝彩石,红珊瑚挂壁翠珠似血。

文息侯前身为木瓦将军,是安元之乱时归降大齐之后又参与平定水洲农民起义的功臣,多时出征在外,也在边疆处迎娶了当地县官的女儿,便是现今的文息侯夫人。

“看着你的嘴,没世面,要非父亲让我带着你,可要丢尽脸了”,说完便放开妹妹的手。

“姐姐别生气,等我”,说完跑前去拉住衣袖。

后头跟着走去汀阳宫大厅的武启侯夫人和她的嫡生女儿,两人将话尽收耳内。

“母亲,那不是文息侯家的庶女么,听说受宠,没想到这般地方也敢让人来”?

“玉晴,别那么多疑问在这里”,武启侯夫人小声说,按了按武玉晴洁白的手背。

——大厅处

各个为官着饮着酒,作着词,赋着诗。看着其乐融融,像是各地风流才子齐聚一堂展风现采。

实际上朝堂上局势不定,虽然新皇登基已三年,但是各大势力依旧波荡不定。就如在桥山之地的山匪动乱,左枢将军领旨奉命抓拿山匪头子,成功抓捕却在运输途中在赣江地带遭遇水贼,抓捕几个水贼进行审讯却只说他们是临时招募因佣金多才心动参与行动其余一概不知,只知带领的其中一个头目人称虎啸哥。

丞相左翎之,年过四十,胡髯甚长,狭长的眉眼紧紧拧着,看着皇上那些人还没出来,便遣人去找皇帝身旁的海公公。

其他人也奇怪,礼乐已奏起,但是皇上不在,齐贤王和若昭郡主也不在,有心人也发现兵部尚书和林淳宣将军以及工部侍郎李越等人都不在。

此时,巨大圆扇绣凤嬉戏飞天现出,随后一双洁白修长的玉手带着紫玉雕红梅手镯挑开纱帘和玉石雕刻的珠帘,现出绝美的容颜。

手一抬,声乐停住。

三千青丝挽成金丝八宝攒珠髻,戴着金花八宝凤冠,绾着点翠鎏金珠钗,额间血红钿花印,彩云莲金丝绣凤凰碧罗逶迤拖地金黄暮阳裙,手挽屺寒翠软纱,项上挂着金翠鸟项圈,腰间别着玫红宫绦银鱼佩,踩着竹蝶纹花样软鞋,向人缓步走出来,一步一彩莲。

双眉似柳,浅笑嫣然,肤若凝脂,如出水芙蓉之貌,深邃的眼睛透着淡淡的清冷的光,气若幽兰,清雅高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

她便是当今大齐王朝的皇后,高贵之尊,倾城容颜的南国公嫡女,南佩瑶,年仅十九岁,为当今太皇太后的孙侄女。

“众大人平身,各位大人稍等几息,本宫奉陛下之口谕,先礼乐舞师演奏,酌酒几许,稍后陛下与另外几位大人谈政事后便开宴”,声音轻缓清晰大声又似流水之声好听。

说罢,皇后南佩瑶便拉起裙摆坐在宴会的主位上。

其余各参宴的官员一一从高阶排下落座,其妻坐旁,子女后坐。

丝竹之声又响起,袅袅笛音,舞女翩翩然进殿,飞燕倚彩霞装,霓裳羽衣曲响,舞袖纷飞。

此时,主人公何皎皎才从太后的静思宫出来,旁边跟着晤谨,那双透亮的眼睛里拧着寒霜,清冷孤傲更是在月光下像幽兰一样。

“小姐,时辰不早了,现在该去汀阳宫了”,晤谨轻轻开口,看着容颜绝美的何皎皎温声道。

“等等,二哥如今是禁军副统领之身,他夜时护宫走不开,宴后来不及寻,我现今去寻他一下。”

禁军副统领如今在工部造户司旁的外殿处,后宫嫔妃住处,禁军整顿规范,分几十个巡视班,他是后夜才亲自巡视。

也就是说,要见自己的二哥哥,必须先领令牌去皇宫的前殿处,正好她和太后谈完事情拿到了令牌便直接往户军司去。

远处清风吹来,摇动着池塘边的柳树,宫墙瓦壁上闪过一丝黑影,月光清冷,照在波面上,静影沉璧。

“小姐,怕是有…”,

晤谨刚想说什么话,何皎皎便按住了她的肩膀,轻轻摇摇头,“不是冲着我们的,会有人抓他的”,说完便继续走。

那个黑衣人迅速疾步略过宫瓦,另一道的巡视的头领眼睛似鹰,瞬间让手下人往前头跟去,自己飞上瓦檐追在后头。

——户军司处

何书南正一身银甲装坐在灯延下看着手中的军册卷,不多时便有人上前禀报,说有女子拿着太后令牌请见将军一面。

宣人进来,布帘一挑开,入目相对的是那秀色玉颜和美目流盼的清冷藏着碎星的眼睛。

左参将恰逢有事寻人,一进殿司看到了人瞬间愣住,少息低下头去不敢抬着头。

梳着十字髻的青丝上,攒着银镀金镶珠宝平安钗,插着十二花神金丝竹步摇,另一边攒着白玉花鸟纹簪,远山黛眉,耳朵坠着红色琉璃赤兔耳环。

皙白柔嫩的肌肤,着石榴色金丝绣云落广绣流仙裙,纤细的腰身处挂着奶白色雕比目鱼玉佩。

看着妙美一步一摇,轻缓过来,裹挟着月光的清风带来清冷的气息,何书南微微带着血丝的眼底闪过一丝惊艳,起身,手中还握着书简,“姑娘是何人,来此何故?”

听到话后,左参将瞬间懵住,何皎皎轻敛眼眸,也瞬间理解何蓁泠的话和自己母亲给自己荷包的意义了。

何皎皎走上前一步行了个常礼,方开口:“我叫何皎皎,二哥哥若不信可见过这个”,说完递上一个荷包。

何皎皎,大齐王朝从建立至今,唯一一个不因和亲和家族原因获封郡主之位的人。

上一章 第五章:皇宫之宴(1) 月之小,何皎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皇宫之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