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时空one
本书标签: 穿越  邀请驻站 

鲸落的故事

穿越时空one

鲸,尤其是巨型须鲸,是地球上的一种较特别的动物,总能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这也难怪,那上百吨重的身躯、跨越数千千米的长途迁徙,以及神秘莫测的生活习性,使得鲸比其他海洋动物多了一些神圣的感觉。在古代的神话中,有3头巨鲸托起整个世界的故事,这足以看出鲸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

鲸 落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遨游、以气吞山河之势进食的鲸都是鲜活的。这些海洋巨兽的归宿鲜为人知。有时,人们会在海岸边发现鲸的尸体,但大多数鲸死后去了哪里呢?直到深潜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海底探测,这一秘密才逐渐被揭开。人们惊讶地发现:失去生命的鲸沉入深海,竟成了海底的生命之源。它们支撑众多生命形成一个个小型生态系统,像一座座深海孤岛般存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这,就是鲸落。

贫瘠的海底

并不是所有的海洋都像有珊瑚礁分布的海域那般富饶。事实上,大多数海洋和海底非常贫瘠。这是因为海洋中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受限于深度。珊瑚礁之所以丰饶,是因为其位于浅水层。那里光照充足,浮游植物和一些与动物共生的藻类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物。然而,水深超过200米的海中只有无尽的黑暗。没有阳光,利用光能制造能量的植物自然也不存在。在这里,生物非常罕见——每个生命都竭尽全力地吸收少得可怜的能量

海底绿洲

在深海,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被称为“海雪”。它是海洋表层的有机物碎屑、动物排泄物及动植物残骸沉入深海的产物,就像落入海底的细雨,绵延但细微。然而,一头巨鲸的尸体能让一小片贫瘠的海底暂时丰饶起来。这也难怪,除去水分,一头巨鲸有近一半的重量来自蛋白质和大量脂肪。这些丰富的有机物对贫瘠的海底来说,无异于一笔巨大的财富。鲸尸周围能形成由数十种生物聚集的生物群落,犹如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鲸落中也存在许多复杂的生态关系。其中,“先来后到”这一点尤其突出。

第一批客人

鲸尸落入海底后,第一批“客人”是那些嗅觉敏锐、擅长游泳的家伙——主要是盲鳗。盲鳗虽名为鳗,却不是鳗鱼,甚至连鱼也算不上。它们没有下颌,如同数亿年前鱼类的祖先一样,也没有真正的牙齿。不过,它们的“口”周围布满尖锐的角质刺。盲鳗就靠这些角质刺从鲸尸表面的伤口、眼、口等薄弱处侵入尸体,进食腐肉

投 机 客

一些体形更大的“投机客”也会前来光顾,比如睡鲨。睡鲨是一种行动莫测的鲨鱼,通常生活在500米以下的深海中。它们游速缓慢,比起生活在大洋表层的其他亲戚,简直可以用“懒洋洋”来形容。但是,睡鲨却擅长用尖锐的牙齿和有力的下颌撕开鲸的皮肤。

在盲鳗、睡鲨这些肉食动物的“光顾”下,鲸尸的大量软组织会在数月内被吃光。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大量小型食腐者聚集在看上去已成为累累白骨的鲸尸周围,刮取那些残存的软组织碎屑

搜狐网

多云 / 25°

海洋科普 | 深海孤岛——鲸落之后的故事

江和美海洋生活广场2019-05-31

订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海洋探秘(ID:qdhytm)

鲸,尤其是巨型须鲸,是地球上的一种较特别的动物,总能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这也难怪,那上百吨重的身躯、跨越数千千米的长途迁徙,以及神秘莫测的生活习性,使得鲸比其他海洋动物多了一些神圣的感觉。在古代的神话中,有3头巨鲸托起整个世界的故事,这足以看出鲸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

鲸 落

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遨游、以气吞山河之势进食的鲸都是鲜活的。这些海洋巨兽的归宿鲜为人知。有时,人们会在海岸边发现鲸的尸体,但大多数鲸死后去了哪里呢?直到深潜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海底探测,这一秘密才逐渐被揭开。人们惊讶地发现:失去生命的鲸沉入深海,竟成了海底的生命之源。它们支撑众多生命形成一个个小型生态系统,像一座座深海孤岛般存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这,就是鲸落。

贫瘠的海底

并不是所有的海洋都像有珊瑚礁分布的海域那般富饶。事实上,大多数海洋和海底非常贫瘠。这是因为海洋中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受限于深度。珊瑚礁之所以丰饶,是因为其位于浅水层。那里光照充足,浮游植物和一些与动物共生的藻类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物。然而,水深超过200米的海中只有无尽的黑暗。没有阳光,利用光能制造能量的植物自然也不存在。在这里,生物非常罕见——每个生命都竭尽全力地吸收少得可怜的能量。

海底绿洲

在深海,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被称为“海雪”。它是海洋表层的有机物碎屑、动物排泄物及动植物残骸沉入深海的产物,就像落入海底的细雨,绵延但细微。然而,一头巨鲸的尸体能让一小片贫瘠的海底暂时丰饶起来。这也难怪,除去水分,一头巨鲸有近一半的重量来自蛋白质和大量脂肪。这些丰富的有机物对贫瘠的海底来说,无异于一笔巨大的财富。鲸尸周围能形成由数十种生物聚集的生物群落,犹如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鲸落中也存在许多复杂的生态关系。其中,“先来后到”这一点尤其突出。

第一批客人

鲸尸落入海底后,第一批“客人”是那些嗅觉敏锐、擅长游泳的家伙——主要是盲鳗。盲鳗虽名为鳗,却不是鳗鱼,甚至连鱼也算不上。它们没有下颌,如同数亿年前鱼类的祖先一样,也没有真正的牙齿。不过,它们的“口”周围布满尖锐的角质刺。盲鳗就靠这些角质刺从鲸尸表面的伤口、眼、口等薄弱处侵入尸体,进食腐肉。

投 机 客

一些体形更大的“投机客”也会前来光顾,比如睡鲨。睡鲨是一种行动莫测的鲨鱼,通常生活在500米以下的深海中。它们游速缓慢,比起生活在大洋表层的其他亲戚,简直可以用“懒洋洋”来形容。但是,睡鲨却擅长用尖锐的牙齿和有力的下颌撕开鲸的皮肤。

在盲鳗、睡鲨这些肉食动物的“光顾”下,鲸尸的大量软组织会在数月内被吃光。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大量小型食腐者聚集在看上去已成为累累白骨的鲸尸周围,刮取那些残存的软组织碎屑。

主 力 军

在这些参与聚餐的动物中,虾蟹类和等足类等甲壳类动物是“主力军”。虾蟹会用灵巧的螯足夹取组织碎屑,而深海水虱则干脆直接趴在鲸尸上刮食。此外,沙蚕、海参、海星等移动缓慢的动物也会被扩散的气味吸引,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跋涉,到鲸尸旁分一杯羹。在这些动物的进食下,鲸骨表面的任何软组织都不会浪费。慢慢地,巨大的鲸尸变成一堆零散的白骨

最后的食客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最后登场的“食客”只能在显微镜下被观察到,那就是细菌。这些细菌会深入鲸骨内部,将鲸骨内其他动物无法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硫化氢或甲烷,同时获得能量,而一些特殊的“嗜硫细菌”又能利用硫化氢合成有机物。它们对鲸骨的侵蚀和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在这期间,周围的一些生物也能享受“细菌大餐”,如深海贻贝。当最后一点鲸骨的残渣被消化殆尽后,鲸落这一“深海的绿洲”才真正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繁茂的生物群落消失了,海底又回归宁静,好似一切从未发生,只留下一点残骸,成为一头巨兽曾经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只有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底,鲸的尸体才有可能成为贫瘠海底的绿洲,支撑起一个能延续上百年的生态系统。然而现在,这些为深海提供能量的绿洲正在减少——商业捕鲸让鲸的数量锐减。对于人类而言,只是捕捞起了一头头鲸,可对于深海生物来说,失去的却是一座座丰饶的绿洲

一鲸落,万物生

上一章 通知 穿越时空one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海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