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东方上空的鹰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歼-11歼击机

东方上空的鹰

歼-11B战机,是我国第三代重型、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具有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对地攻击等多种作战功能,主要用于执行夺取制空权、遂行防空作战等任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歼-11B

翼展

14.7米

所属国家

中国

代号

J-11B

重量

16380千克

生产单位

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发动机

2×ws10a

类型

战斗机

机身长度

21.9米

乘员

2人

外文名

Shenyang J-11B

机身高度

5.93米

最大起飞重量

33000千克

续航里程

4390千米

后掠角

42°

发动机推力

2*12500公斤

翼面积

62.04 平方米

载重

23926千克

推力

79.43千牛/89.17千牛

后燃器推力

122.5千牛/132千牛

功能

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对地对海攻击

众所周知,远程攻击能力是进攻型空军的基础,但装载大量空地武器后的轰炸机、攻击机速度变慢、机动性能变差,需要战斗机的护航,同时战斗机还要驱逐对方攻击机来保护我方地面、海面部队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英伦之战就是德国空军无法压制英国战斗机,而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而美英在对德国的 战略轰炸中,由于初期缺乏远程护航战斗机,不得不让轰炸机单独面对德国的防空体系而损失较大,直到P-51等战斗机加入战斗以后才得以改观,所以战后美国空军重点发展大型空优战斗机,其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轰炸机提供远程护航,由于为保证战斗任务的顺利进行,护航战斗机必须伴随攻击机群飞行,并清除航线上的敌机,因此限制了战斗机速度和高度,深入对方区域作战,难以得到我方雷达情报支援,而对方却可以在雷达网的支援下作战,因此往往容易受到对方的袭击,在越战中,越南空军的米格-21就是利用美国预警机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点,采用低空出航,高**进,然后超音速掠袭的战术让美国空军倍感威胁,因此重点发展具备下视能力的预警机,如E-3A,由于E-3A航程远、探测范围大、指挥控制能力强,可以支援战斗机深入敌区作战,这便是“鹰之墙”——也就是所谓的战机扫荡,就是让己方战机编队进入对方区域,诱使或者迫使对方战机交战,从而达到清除战区对方空中力量为我方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贝卡谷地之战,以色列空军正是利用E-2C与F-15组成的联合空战系统,紧紧的控制了战区制空权。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大批引进俄制苏-27SK

由于无论是护航还是战机扫荡都需要深入对方区域,因此航程是第一个指标也是基本的指标,大航程意味着战斗机有较大的作战半径,同时也可以在战区较长时间滞留以尽可能为我方提供更多的保护,另外由于空中加油机容易受到攻击,难以深入对方区域提供空中加油支援,所以也需要战斗机拥有较大的航程,同时由于现代防空体系的发展,战斗机可能会受到多种威胁和应付多次空战,因此需要战斗机具备拥有完善的航电系统、较多的武器搭载数量和较佳的反应速度,特别是要及时、准确的向飞行员提供战场态势,以便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良好的人机界面必不可少。要想做到这些,重型战斗机必不可少,只有重型战斗机才会有足够的机体空间来容纳和挂载这些系统和武器,轻型战斗机如F-16可以凭借其较大的载油系数得到的航程,但其难以象F-15那样在机身保形外挂4枚空空导弹,而只能采用阻力较大的外挂的翼挂方式,因此在同样的空战外挂的条件下,其航程和性能都比F-15要低。

苏-27的机载雷达,数据处理能力非常有限

在冷战时期,我国空军以国土防空为主要作战任务,加上国家经济技术实力有限,因此重点发展较轻的防御性战斗机,因此直到歼-10战斗机仍旧以防空拦截为主要作战任务,由于难以在机腹挂载中距空空导弹,因此其在执行较远距离的作战任务时,难以同时兼顾战机扫荡任务所需要的弹药与燃料携载的要求,而冷战结束后,由于陆地威胁的消失,我国的主要作战方向转向海洋,不论是在东南执行维护国家统一还是在南海执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空军预定战场距离祖国大陆均较远,因此歼-10执行防空作战任务虽然一流,但要执行较远距离上的维护空优作战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

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型战斗机,与空军其他战机相比苏-27SK最大特点就是载油系数高,航程远,并且由于有较大的机体空间,可以配备较多的航电系统和武器,最有价值的是其可以在机腹挂4枚中距空空导弹和翼尖挂2枚格斗导弹时,仍旧能维持上千公里的作战半径,也就是说其可以抵达较远的战区作战,或者在战区滞留较长的时间,以减少战机续航能力差,只能过较多战机进行频繁轮换而出现的空中掩护空白期,这也是为什么有操纵轻型、灵活但航程低战斗机传统的前苏联前线航空兵也选择了苏-27的主要原因。

苏-27传统仪表座舱已经无法适应作战需要

不过苏-27SK虽然从平台来讲适合执行战区扫荡这样的任务,但其航电系统及座舱显示系统的落后却限制了其作战能力的发挥,苏-27SK的雷达由于信号/数据处理能力限制,在锁定一个目标后就失去了对其他目标的控制,这在有我方雷达网支援的地区作战尚可以借助外部探测系统来维持飞行员对战场态势力的感知,若深入对方区域作战就比较危险,同时苏-27SK的座舱显示系统也比较简单,只有基本的平显和下视系统互为备份,并且没有实现显示系统的综合,飞行员需要从不同的仪表中得到不同的信息,然后由自己进行处理,并且空战瞬息万变,因此飞行员需要随时保持对外界的警觉,如果频繁的低头对座舱仪表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会让对方有可趁之机,同时在紧张的情况下,由于座舱的仪表繁多还有可能造成飞行员误读,其座舱界面也不够友好,如雷达告警系统只能用灯光或者音响的方式提示威胁的存在,而不能告诉飞行员威胁的类型和具体的方位,从而帮助飞行员进行正确的战术动作,所以我国空军需要这样的苏-27,采用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座舱显示系统来提高飞行员对战场态势的掌握能力,以便深入敌区作战时能够应付多种威胁,这便是歼-11B。

设计特点

国产火控

出厂试飞的歼-11B,机翼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

歼-11B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综合火控系统替代原来苏-27SK的简单的攻击/导航系统,其着眼于作战要求的提高和机载武器的增加,围绕着作战任务的相关系统,可以提供更快、更准、更多的目标信息,具有多机协同和多目标攻击能力,整个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为骨干,以任务计算机为核心,将火控雷达、光电探测系统、外挂管理系统、综合显示系统、惯导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有机相连,并且综合了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由于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化程度提高,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飞行员顺利的执行战术操作,并赋予战机良好的操作特性,由于使用了模块化结构也助于系统方便的进行功能的扩展、升级和维修。

作为系统主要的探测系统歼-11B配备了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雷达采用了平板缝阵天线,根据我国相关外销产品的介绍其应该具备远程探测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可在高、中、低三种脉冲重复率多种波形条件下工作,形下工作,可完成自适应的脉冲压缩和自动波形管理。敌我识别器与雷达交联,辨别目标敌我属性。

主动雷达制导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

与其配套的国产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采用引进的俄罗斯主动雷达导引头,其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可以提供超20公里的探测距离,其采用的信号/数据处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较强,另并且配备了俄罗斯研制的光纤陀螺,它可使导引头立即入准备状态,并能精确地控制和稳定天线"快速热仅需8s,因此导弹可在惯性飞行状态下预热",提高了导弹的攻击能力,因此霹雳-12与机载雷达相结合,让歼-11B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空战能力。

另外歼-11B可以通过数据链与预警机形成联合网络作战系统,可以在远离国土防空雷达网的战区执行作战任务,形成“中华侧卫之墙”对战区敌机进行扫荡,这在我国空军预定战场远离大陆的情况是极其宝贵的。

上一章 歼-10歼击机 东方上空的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运8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