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白叔游记
本书标签: 短篇  旅游记  无名文社   

04 夫子庙

白叔游记

寻访乌衣巷,夜游秦淮河,品金陵各色小吃,似乎是每个年轻人向往夫子庙的原因。

夫子庙为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初建于东晋,由孔庙、学宫与贡院三部分组成。后因连年战乱,损毁严重。自八十年代重建后,夫子庙贡院街一带成为旅游商业街,集美食、购物与景点于一身,每日自傍晚至深夜,十里长街华灯璀璨,人流如织,端的一片盛泰祥和。

自下车后,道路两边便是商铺林立,游人来往穿梭,到达夫子庙后,更觉热闹非凡。不必说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纪念品店,也不必说随处可见的美食小吃,单是那墙根的砖、屋檐的瓦、虫草花木,皆似铺了层流光,与古朴又年轻的秦淮河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穿梭于人群中,格外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似乎不经意间就要回归数百年前的光景了。

秦淮河畔的秦楼楚馆自六朝以来举世闻名,以至于在往后的几百年岁月中,在诗词话本、歌舞曲艺里,“秦淮”二字都代表了一种不可宣之于口的暧昧气息,将整个故事晕染出旖旎的蔷薇色,令人心旌摇荡、浮想联翩。然而秦淮景毕竟是秦淮景,与寻常勾栏相比门槛高得多,据说与秦淮名伎秉烛夜谈一次,须得交自创诗词五首,送银钱于老鸨约人民币三四千块,还须抗过内心道德律与外界风评的折磨——毕竟正经人是不愿与勾栏产生瓜葛的。当年柳七郎才情卓绝,却因流连烟花为歌妓填词,被仁宗榜上除名:“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从此,宦海激流,再无七郎影。

夜晚的河水并不如何清澈,河中央砌了高台,正上演着一出红楼戏曲;画舫装点着暖色彩灯,华光照水,络绎不绝往来河中;河岸上人头攒动,俱是想一睹画舫凌波的风采。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提过:“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如今我们所见画舫,檐下垂灯,雕花的门窗紧闭,隐约看到舱内小桌小椅,显得拥挤非常,便不知作何评判了。我毕竟不似文人大家,眼中万物皆有风韵,此刻只心想舱内机油味道应是很重的。

我们从秦淮河边的桥头经过,一人一只鸭腿和一袋鸭脖——南京盐水鸭历来是皇室专供,不尝一尝着实心痒难耐。第一口下去,便只想着一个字——咸。待咽下肚,只觉满嘴的紧涩,还带着些许的辣。我的味蕾对辣尤其敏感,于是此刻只能不停地往肚里灌凉水以疏解。整条街的小吃店琳琅满目,茶饮、甜点、西餐、快餐、传统中餐,一应俱全。我仍记得一五年春节时看到长沙大肉肠与臭豆腐占据了整条街的半壁江山时的震撼。

当年,我与父母无意间吃了整条街最贵的鸭血粉丝与灌汤包——鸭血粉丝汤一碗28,灌汤包一个15。这一回,我们兜兜转转,饥肠辘辘之际,还是走进了那家小店,点了最贵的鸭血粉丝汤。汤的颜色清淡,甚至寡淡,香味很浓,汤面飘着几块油炸豆腐,粉丝只给了一小把,鸭肝鸭肠鸭血倒是齐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一个轮回,就像有人业余追星,最后变成了一个经纪人;有人热爱看小说,最后手痒试水,变成了一个作家。

路上竟遇到了故友,格外兴奋。说来也巧,假期三个月里,于同一天来到同一个地方,着实应好好畅聊一番。可惜跟团游就这一点坏处,每个景点都有时限,故而只得作罢,依依惜别。

上一章 03 题外话 白叔游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