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为人三会
本书标签: 二次元  不看后悔  原创作品   

第二节 不要让怒气冲昏头脑

为人三会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在外面做生意失败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鱿鱼;孩子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找上门来等等。

假使你遇到上述情况,你会有“发疯”的感觉吧。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就是因为当事在突发情况下不理性,而使事情发生恶变,把自己变成了其中的受害者。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应聘于一家公司搞产品营销,公司提出试用三个月。三个月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没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于是,他一怒之下愤然提出辞职。

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请他再考虑一下,他越发火冒三丈,说了很多抱怨的话。于是对方也动了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其实公司不但已经决定正式聘用他,还准备提拔他为营销部的副主任。这么一闹,公司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用他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自己的不理性而白白地丧失了一个绝好的工作机会。

当一个人冲动时,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导致他冲动的这一件事情上,对于其他的诸如后果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考虑。因此有人说“冲动是魔鬼”。无数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再向众人诠释了这句话。包括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也多少有些体会。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受到伤害时,愤怒是正常的反应。而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攻击伤害自己的人,但在行动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做能否达到目的?对解决事情有无帮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临近高考还有23天的那天早上,在一个时常洋溢着欢乐笑声的班集体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填着志愿表。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谁也不敢相信一场流血事件即将发生……小全,全级师生公认的一名高才生,拥有无限的前程。但他做事很冲动,只要情绪一来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冷静,什么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其实他并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想毁了自己的前途。那是理智与他无缘呢,还是他自己放弃了对理智的索求?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同学从小全身边走过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小全不高兴地说:“走路看着点!”那位同学不以为意地说:“怕碰就别在这里坐着。”小全的火“腾”的一下窜了上来,对着那个同学的面门就是一拳……待他冷静下来后,他才发现不应该发生的一切已成了现实。他把那位同学的双眼给打瞎了,年满18岁的他将要面临严峻的刑事处罚。

冲动,让一个前程似锦的少年走向了囹圄,知道此事的人无不唏嘘。因为冲动而使自己受伤害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自己向来尊敬的人,如果做出令我们伤心的事情,我们很可能立即讽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气,恨不得用原子弹炸他等等。

办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怒火的场所,当我们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晋升,而自己却备受冷落时,便会怒火中烧;天天为公司卖命,偶尔早点下班,主管就语带讥讽地说:“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动下班了呀!”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面前拍桌子,把辞呈往老板面前重重一摔,然后自以为很帅地说:“我不干了!”等等。这些做法,在当时可能是出了一口气,但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容易产生冲动的。在一种氛围中、在一种情景下,冲动的情绪会急速冲破理性的防线,使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出现非常规的反应。

专家证实,人在冲动时,大脑就容易短路。人在短路大脑的控制下,要对棘手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信息:某人跳楼自杀后,其朋友都说他平时是很平静、很容易沟通的,没听说过他和谁有积怨,甚至都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或者某人动刀砍人犯罪之后,说自己之前从未想过要砍人,和被砍的人也只是因为小事而起冲突的。

那为什么这样的信息我们会经常听到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容易做出一些平时连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从而造成对自己或是对他人的伤害。

在生活当中,理性地面对社会百态,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提高品位。理性处世,是为人的高素质的体现,也是情感睿智的反映。就像韩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因为怯懦,恰恰体现了他过人的理性。而刘邦与项羽决战在即,要韩信出兵相助之时,韩信提出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勃然大怒,大骂韩信不该在这个时候要求封为假齐王。

然而经张良提醒,刘邦马上恢复冷静,转而向韩信骂道:“大丈夫要当王须当个真王,怎么可以要求封为假齐王?”随后,立即封韩信为齐王,从而使韩信能出奇兵,最终打败了强敌项羽,夺得了天下。如果当时刘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势,那天下最终归谁所有,便不是个定数了。

生气的人是世界上最傻的人,人只要生气了,其所说的话必是傻话,所做的事必是傻事。人只要生气了,对自己好的话偏不说,对自己不好的话却偏要说,人只要生气了对自己好的事偏不做,对自己坏的事却偏要做。

上一章 第一节 老实做人的智慧 为人三会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节 小事不妨糊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