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为人三会
本书标签: 二次元  不看后悔  原创作品   

第四节 信守承诺才能确立威信

为人三会

说话要守信,行动要果断。有命令就要执行,有禁规就要制止。法度不轻易改变,制度也不轻易变动,政务不轻视,策略不轻随。领导就要这样来立信。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诗经》中说:“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去;言语上的污点,就不能掩盖了。”

领导立信在上,官员百姓遵守在下;法制政策令行在上面,所有官员百姓共同执行在下面。就是说:只要是言语都得守信用,没有信用的言辞不是正人君子所说的话,而与禽兽没有差别了。所以古代的圣贤注重诺言,一言九鼎。周公以桐叶封弟,文王以存原立信,尾生高以守信而淹死,季布一诺千金,这些都成了千古美谈。示信于人,所以能得人;示信于国,所以能得国;示信于天下,所以能得天下。所以老子重视戒除“轻诺”,孔子重视“讷言”。

老子说:“轻易许诺的人,必然少有信用。”

孔子说:“君子不善于言辞,却每捷于行动。”又说:“守信用的人,人们就信任他。”

叔向说:“君子的言辞,守信用而有验证,所以怨恨就远离于他身边;小人的言辞,超越本分而没有验证,所以怨恨很快就上来了。”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后,才去役使百姓,不然百姓以为是虐待他们。先要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他人,否则君主以为你在诽谤他。”信发自于心,诚发自于意。信出自于口,所以成就于德。

曾经有人说:“黄金不能改变我的言辞,死亡不能改变我的信守。”又说:“信用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则困难。小信守于言,大信守于心,君子守言,圣人守心。”这些都是千古名言。

从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以大胆的行为,使敌人的精壮降兵,都变成自己的骁勇死党。在他起兵攻破采石矶后,长驱直入集庆,水陆并进,先攻破陈兆先的兵营,随即就利用他们。

在降兵中挑选精壮骁勇的士兵五百人,直接归纳于军中。这五百人都感到惊恐不安,朱元璋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后,便筹划着怎样才能让他们安稳而不害怕,信任而不怀疑。

最后,决定采取用他们先对他们信任,而招致他们有信仰的策略。在晚上进入营区五环侍候,自己也解甲就寝,而且把自己原来的人员调开,仅留冯国用一人侍睡在床前。此后,人心大定,都相信了他的至诚。

攻打集庆时,冯国用就率领这五百降兵,首先冲锋陷阵,在蒋山下打败元军,威逼城下。各路兵马快速奔进,一举攻克南京,这五百人确实出了大力,立了大功。所以说,没有威信,就不能役使人;没有威信,就不能使人服从。古人说:“言语忠信,行为笃敬,虽是在少数没有开化的民族中都行得通;话不忠实、不信用,行为不诚实、笃敬,就是在本乡也行不通!”这的确是真诚的话。

从前晋文公攻打原地,只带十天的粮草,并与大夫约期十天后到原地。时期到了,晋文公鸣锣退兵,罢休而去,却有来自原地的人说:“原地三日就可以攻下吧。”

左右官员也认为对方的粮食力量都快完了,请求等待。晋文公说:“我与士人约期十天,不去,就是我失去信用。得原地而失信,我不这样做。”原地的人听说后,就投降了,并说:“作为君主像他这样守信用,没有不归顺他的。”

卫国人听说后,都投降了,并说:“作为君主像他这样守信用的,有不归顺他的吗?”孔子听说后,记载下来,说:“攻打原地而得到卫国的人,是靠信用。”所以说:“在人民中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身。”作为国君,军队、粮食都可以丢弃,唯有信用不能丢。

上一章 第三节 把真诚放进我们的话语 为人三会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节 用诚信架起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