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聊斋童年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童趣  邀请驻站 

耍猴

聊斋童年

小时候在邻村上学,课间时村里来了一个耍猴卖艺的,老师组织我们一群孩子停课去观看。

  这个不要惊讶,八十年代左右,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除了听收音机和半年看场免费电影,有卖艺耍猴的那是相当新奇的事情。

  偶尔老师还组织过我们课间集体收听评书的活动,就当自习课或者课外课了,因为老师也好这一口,听完一段之后,就给我们讲解历史知识。

  那个年代在贫困农村,授课还是比较灵活的,不能和现在相比,村中能看懂报纸的,不管会不会写就可以教课,称作民办教师,可见那个年代农村的落后情况。

  从外村的聘用女老师文化比较高,基本上也是民办教师,女教师一般比较瘦弱,吃水都指派小学生去井房挑水。那个年代,六七岁的男孩子会挑水司空见惯,不会挑水的反倒是新鲜。

  虽然我上初中时就落户京城,现在两个肩膀因为挑水压的还有点高低不平,猜猜挑水的肩膀是高还是低,故事结尾揭晓答案。正文开始:

  小猴子带着帽子,穿着裤褂,要么表演钻火圈,要么表演走钢丝,或者表演骑自行车,踩滚筒,玩跷跷板,或者骑着迷你三轮车拉着狗转圈。

  对于我们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还是非常新奇的,表扬演到一半的时候收一回钱,孩子们免费看,大人们不好意思免费,或心疼或慷慨的掏出毛了八分的钱打赏。

  老师很大方的掏出两毛钱来,作为一群孩子们顶一个大人的角差,算是土豪中的土豪了,引得艺人连连作揖道谢,别忘了,那个时候一斤羊肉也不过五六毛钱。

  行走江湖实属不易,什么脾气秉性的人都能遇到,虽然好人居多,但是遇到一两个嘎咕溜湫的也会砸了场子,围观的人趁机走人不给赏钱也是正常,哪有那么多自觉的人,就是有也是凤毛麟角比珍稀动物还要珍惜。

  表演结束时在收一次赏钱,主要是照顾后来的和漏网之鱼,基本上都是一句给过了拉倒。

  艺人收完第一次钱之后,表演继续,这时候有个后来的加入围观,当表演到猴子拉车载着狗转圈的环节时,这个后来的嘎咕小子从兜里掏出一个枣来扔在了地当央,猴子见到枣,扔下三轮车和狗,急忙去捡,引得围观的人群一阵哄堂大笑,艺人很无奈的作揖告饶。

接下来的节目嘎咕小子时不时的扔枣,猴子再也不听艺人的吆喝,要么紧盯着这个嘎咕小子,要么四处乱窜的捡枣,在围观的笑声中,人群逐渐散去,艺人的表演也无法继续了,老师也组织我们回去上课了。

正文完。

  这就是一种没好心眼儿的行为,殊不知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欺负外乡人不是正人君子行为,我在刷视频时发现有些人,脏话连篇,虽然拍摄水平良莠不齐,但是那也是人家的劳动成果,你感觉作品优秀的,给个双击加个关注或者调侃几句以示鼓励,千万别说脏话,暴露了自己不高的素质,打击了作者努力创作的信心,损人不利己。

  自从我接触了这个读书写作软件之后,读一读书增长点知识,手痒了写几篇参与一下非常惬意,对其他刷屏能挣外快的东西,实在是失去了兴趣。

  答案:经常挑水的一侧肩膀略高一些。

这篇文章有点啰嗦了,证明写作时没少喝,凡是在作品里看到我太啰嗦时,基本上是喝高了,如果修改又觉得没的可写。

闲话少说,故事继续,精彩不断。

上一章 过梁神功 聊斋童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井中白鸡